摘要:新課程強調的教學過程是個師生互動、動態生成的過程,教學本質是"交往、互動"的。它所關注的不僅僅是學生是否參與學習,更重要的是解決一個學生如何參與的問題,即如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問題。我們所追求的是在學生期待得到新知的時候,通過全過程參與習得新知。本文即是從必須擺正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以及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分享三個角度出發,對于小學語文互動教學進行論述,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互動教學;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的小學語文知識教學模式已不再滿足當今時代教學發展的需要,一種注重引導學生互動教學的教學模式逐漸形成。所謂互動教學,指的是語文老師在開展語文知識教學時,其通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方式進行教學,如此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們的課堂學習積極性,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成效。因為學生在課堂互動的過程中,其心態比較積極,而是通過互動也能夠使得教學老師了解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思路,也就為自身語文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指明了方向。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針對小學語文互動教學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總結,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必須擺正學生的主體地位
知識的教育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這才是高效開展語文知識教學的重要方法。但是在傳統的語文知識教學中,很多語文老師錯誤的將自己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認為知識都是通過自己傳輸給學生的,所以關鍵在于怎么教學。這種想法看上去沒有問題,但是從教學的實效性角度出發,則會存在發現其中的不足。因為學生始終都是在被動接受語文知識,而根本未能夠參與到學生們的知識學習過程當中來,自然也就無法切實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成效。所以,語文老師教學工作的開展需要擺正學生的主體性學習地位。
例如,在教學“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課時,教學老師就要擯棄以往那種自己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而是和學生一起共同探索知識。老師:‘同學們,你們說說誰能夠在牛肚子里旅行?’學生:“不知道?!?“草。因為牛在吃草之后,就會進行消化最后排除體外,這樣就完成了在 牛肚子里的旅行?!崩蠋煟骸昂芎?,這種思路很正確,但是草屬于植物,本身缺乏感知,所以還是不夠準確。大家想想,還有什么可以在牛肚子里旅行?”學生:“微生物?!崩蠋煟骸昂芎?,如此一來,這篇文章的主角是不是我們就找到了?”學生:“是的?!崩蠋煟骸蠹椰F在閱讀課文,看看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什么內容?’學生在閱讀課后之后,教學老師可以通過學生們的回答,鍛煉和培養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反之,如果語文老師直接告訴學生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什么內容,學生確實知道到這篇文章的主題內容,但是自己卻并沒有真正對于語文知識進行思考,那么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效果也就會大大降低。
二、必須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傾向。人們通常走這樣一條成材之路:興趣-愛好-鉆研-成功。興趣是獲取知識,擴大視野,豐富精神生活的一種心理現象,它積極推動學生去探求知識。由此,語文教學老師要使學生要對語文產生興趣,就必須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具體而言,語文老師在開展語文知識教學時,其就可以從趣味化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課堂中來。例如,在教學“我不能失信”這篇課文時,教學老師可以咨詢學生:“同學們,你們說人能不能失信?”學生:“不能?!?“有時候失信也是情非得已?!崩蠋煟骸昂芎茫磥泶蠹覍τ谑欠袷糯嬖趦煞N意見。現在咱們就對這件事情進行討論,好不好,看看你們誰能夠說過誰?”接下來,教學老師即可以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是甲方,也就是認為人不可以失信的一組,另一組為乙方,也就是認為人可以失信的一組。然后,語文老師充當裁判,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討論,如此才能夠切實保證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而且也能夠深化學生對于文章的學習和理解。
三、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分享
知識分享是一種即為有效的語文學習方法,因為通過分享自己的知識,能夠幫助全班學生共同提升知識見聞,同時通過知識分享,還能夠鍛煉和提高學生們的思維能力以及表達能力。所以,語文老師在開展小學語文知識教學時,其就要鼓勵學時進行知識分享,從而保證和提高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一幅名揚中外的畫”一課時,教學老師就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知道的名畫進行分享。因為中國歷史上的名畫非常多,有的知道這幅畫,有的學生知道那幅畫。但是,大家知道的并不統一。所以,語文老師就要讓學生進行共享,以此提高學生對于中國名畫的學習和認識。其次,從語文知識教學的角度出發,教學老師可以讓學生分別談一談自己對于這篇文章的學習和理解,這樣不僅能夠深化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成效,而且還能夠了解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學習思維,從而面向學生展開更具針對性的語文知識教學,以提高學生們的知識學習效果。
總之,作為教學老師,我們首先應當做到的就是也要把學生當作一個主體的人來看待,認識到師生雙方都是彼此關系的創造者,都有交流的直觀能動性,師生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在這種師生互教互學的過程中,突現學生的價值,把課堂學習變成學生學習的樂園,使學生想學、樂學、愛學。
參考文獻:
[1]朱建梅.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J].教育現代化,2018,5(37):375-376.
[2]郭熙.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問題與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1):99.
[3]李愛菊.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融合與實踐[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7(14):262.
江西省上饒市第十二小學 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