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瑜
摘 要:隨著我國高職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再加上疫情的影響,高職學生就業工作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形勢。從高職學生的就業情況入手,通過對我國目前高職學生就業形勢的分析,指出當前高職學生就業難的原因,既包括社會因素、學校因素,還包括學生自身的因素。如何充分利用校友資源做好畢業生就業思想教育工作、積極開展就業指導、轉變擇業觀念,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從社會、學校、學生等幾個方面,提出解決高職學生就業質量的對策。
關鍵詞:校友;育人;高職學生;就業
認真貫徹落實重要講話精神,高校就應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主線,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努力實現全程、全員、全方位“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其中,全員 “四位一體”的育人機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資源就是優秀校友。校友作為社會力量中參與人才培養工作的主力軍,越來越受到急需謀求新發展的高職院校的重視。在“創新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大背景下, 高職院校的校友工作經過多年發展,理念不斷深人,組織架構逐步完善,服務功能持續拓展。
一、高職院校校友工作狀況
經過多年努力,高職院校校友工作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建設理念不斷推進,組織架構和功能逐步完善,很多學院通過校友會成功獲取了可觀的有形或無形的辦學資源,但和國內外成熟的校友工作相比,我校校友工作仍處于淺表層次,在合理利用校友資源育人的理論探索和工作實踐上都存在一些明顯的缺失,需要在觀念和機制等方面進行深層次探究。
(1)認識理解偏差。部分高職院校的決策者沒有從思想上重視校友工作,更沒有把校友工作上升到事關高校育人和發展成敗的戰略高度,沒有把校友工作貫穿于辦學活動全過程。
(2)隊伍建設薄弱。當前,很多高職院校校友工作部門人員配置大多是“靠船下籬”,沒有針對性和全局意識,工作缺乏“以人為本”理念,對校友資源“重開發利用,輕積累培育”。
二、高職學生就業現狀
從1999年實施高校擴招政策以來,中國高等教育迅速實現了從精英階段到大眾階段的跨越式發展。特別是職業教育的增長速度史無前例,用短短的幾年時間就完成了國外幾十年才能達到的目標。但是,難以避免的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就業質量不高,尤其是近年來全球疫情防控形勢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質量問題已成為當前學生及家長乃至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盡管高職高專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就業增長幅度均高于研究生和本科生,但從整體結構看,高職高專生的就業質量很不理想。從高職高專教育發展現狀來看,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規模在高等教育中己達“半壁江山”。在這種情況下,高職院校畢業生,在勞動力市場上并不占有優勢,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形勢極其嚴峻。主要存在一下問題:
1、就業準備問題:學生對于就業準備度不足。對于工作,比較茫然,對自身定位不準確,對行業形勢估計不足,對企業情況及用工形式不了解,需要一定的學習和適應期。
2、就業困難問題:部分女生、少數民族學生和成績較弱、自信心不足的學生也存在就業信心不足、就業面窄等問題。
3、就業與擇業問題:畢業生在選擇單位時,大多數過多考慮首先考慮的是單位的待遇和地理位置,以高薪、省會城市和離家近或者選擇原戶籍所在城市、專業對口為首要條件。
4、就業意愿問題:隨著家庭環境和個人思維及行為特點,很多學生就業意愿不強,選擇學歷提升或者滯后就業的同學越來越多。還未就業的學生中,不少是選擇專升本或者觀望情緒較重。
6、就業質量問題:限于大專學歷,學生的就業質量、就業穩定性還是有提高的。
三、校友工作平臺建設的育人意義
1、優質的校友資源擁有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以及社會閱歷、創業歷程與人生體驗,是在校大學生的活教材。特別是杰出校友,他們的成就及崇高品格,對在校大學生具有很強的導向力和影響力。對育人工作來說,校友們雖然不是在編老師,但是他們是充滿活力的育人資源,校友的成長與奮斗經歷為在校大學生提供成才示范。
2、優化頂層設計是改善人才培養質量的第一步,高職校友大多供職于行業企業一線,對于母校的人才培養工作而言既是培養模式的親歷者,又是培養成果的展現者,更是培養質量的檢驗者,對母校人才培養的社會適應性最有發言權。因此,廣納校友意見,從中提煉出對人才培養工作有益的真知灼見,是髙職院校優化人才培養頂層設計的重要途徑。
3、校友資源在學生培養中的協同作用既體現在充分發揮校友本身的示范引領作用,也體現在深度挖掘校友資源的成長助力作用。校友是在校學生瞭望、接觸社會與行業的窗口和跳板,校友能以何種方式參與在校生成長、能多大程度地發揮育人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校友參與育人工作的科學合理的體制機制建設。
四、加強就業指導,利用校友育人平臺,提升就業質量
根據各專業特點、社會需求狀況和學生實際情況,打造“兩平臺、三分類”,充分利用校友資源實施三全育人、分級分類就業教育指導。
1、圍繞立德樹人主線,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實效。
以理想信念教育為主線,深入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學術、進教案、進課件、進課堂、進頭腦、進教材”。學校行政領導為新生講授“開學第一課”、“畢業最后一課”,學校領導、專業帶頭人帶頭講黨課、上思政課,引領帶動教師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成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學習興趣小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興趣小組”、“四史學習興趣小組”等,由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為主體的導師團隊指導和引領學生學習紅色經典、深化理解,強化理想信念教育,打造校、院、班、宿舍四級聯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圍繞全國兩會、勞動、愛國、感恩、榮校等,開展“每月一主題”主題班會展示活動,引導學生切實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生活和人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