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時代,德育教育的落實迎來了新的發展,當前我國的高職院校傳統教德育教學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將嚴重影響整體的教學效率。在新的時代,德育教育將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高職院校德育教育課程也應當盡快落實,強化課程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品德素養,滿足新時代下學生的素質教育需求。教師應當從教育的基礎入手,從基礎知識中挖掘具有深度的德育素材,實現課堂知識的延伸,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本文將基于新時代背景,對高職院校德育教育課程化實踐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時代;高職院校;德育教育;實踐研究
長久以來,我國的教育事業往往忽略德育教育的開展,注重學生的專業知識教學而忽略學生的德育教育成為了十分普遍的現象。這些年高職院校也普遍進行擴招,他們需要對更多學生承擔起教育的責任,雖然學生的專業能力培養十分重要,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品德教育同樣不能忽視。國家也同樣意識到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當前的教育行業中,德育教育正在逐漸落實在高職院校的每一節課上。對于當代高職院校來說,想要真正的落實德育教育是一種新型的挑戰,只有對德育教學進行創新,強化教學質量,才能夠真正的在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德育品質。
一、德育教育應當以愛國主義為核心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的提升,科技的發展也緊隨其后。人們的生活質量隨著科技的發展迎來了全新的變革,學生們知識儲備在互聯網的普及中不斷的提升。新時代既是一個知識繁榮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學生們通過網絡技術能夠獲取到對學習有用的信息,同時也會受到一些負面信息的影響,高職院校的學生涉世未深,還沒有擁有更多的社會經驗,如果他們并未接受正確的思想引導,很容易被網面網絡上的負面信息所影響,產生錯誤的價值觀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思想引導,應當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強化德育教育的指向性,讓學生能夠充滿著積極的思想用更正確的眼光,學會辨別是非的能力。擁有更加完善的價值觀,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播放一些革命戰爭的影片,讓學生們了解過去那個殘酷的歷史,讓他們能夠體會到現今的生活來之不易,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同時也可以利用紅色精神來傳達更多優質的思想品德,讓學生能夠延續先輩的革命精神,強化自身的素質,讓他們也能夠立志于為國家作出貢獻,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1]。
二、德育教育應當適合社會發展需要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各行各業迎來了全新的發展,各類企業如雨后春筍般逐漸出現,學生在就業的時候有了更多樣性的選擇,但是這些企業在招聘過程中除了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專業能力之外,還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德育素質。在當前的社會形勢而言,德育素質非常重要,只有學生具有優良的品行,才能夠保證自身的工作質量,才能夠擁有職業精神。由此可見,在很多時候德育品質往往比專業能力更加重要,學生的品行優秀也能夠讓別人感受到他是一個具有著深厚文化內涵的人,讓別人感受到自身的素養。學生在畢業后要走入社會,因此德育教育更應當以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為前提,著重對學生進行品行教育,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將社會中常備的禮儀規范進行講解,讓學生們了解自身應當學習的方向,同時培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讓學生具有著擔當能力,這樣學生在走出學校后也能夠通過自身的能力做好每一項工作[2]。
三、在教學中應當實行“以人為本”的 教育理念
專業知識教育目標主要是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讓學生具有更強的工作能力。德育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育人,讓接受教育的人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實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展德育教育。在進行教育之前,教師可以嘗試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思想與愛好,根據學生的個人能力選擇更適合他們的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中心強化教育質量。教師可以以學生的角度看待課程,如果感覺在學生的角度課程內容較為乏味,那么需要及時整改課程內容。對于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教師應該及時與他們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問題,并且提供適當的幫助。對于一些學生的不良思想,教師應當及時進行批評,并且進行正確的引導,將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育的價值,讓他們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時強化自身思想品德,讓他們的德育理念真正的與自己的專業素養相融合,成長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專業型人才[3]。
四、應當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我國是有著幾千年文明的古國,其中流傳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數不勝數,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我國流傳至今的許多優質傳統文化具有著極強的文化思想特點,教師應該讓學生去理解傳統文化中的優質思想,讓他們感受到文化魅力的同時,也能通過文化收獲一些思想上的感悟。讓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得到傳承,使其發揚光大。當學生們真正熱愛上傳統文化,也能夠實現德育教育的真正價值。而且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進高職院校的課程教學中,也能夠吸引許多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學生進行學習,讓他們通過課程的教學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成長為一名高素質的人才。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背景下,對高職院校德育教育課程化實踐策略進行探討是非常有必要的。隨著德育教育在各個院校的逐漸落實,高職院校迎來了全新的挑戰。教師不僅要承擔起教學專業知識的責任,還要滿足德育教育需求,在課程中融入德育思想,實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引導學生的思想,給學生傳達正確的觀念,讓學生成長為一名品學兼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馬芊. 新時代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開展路徑探索[J]. 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1(1):148-149.
[2] 戎靜. 新時代高職院校德育教育問題剖析與路徑探索——基于安徽省2297名高職學生德育現狀的問卷調查[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17):57-61.
[3] 奚源. 新時代高職院校提高學生德育工作成效的路徑探究[J].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29):22-24.
作者簡介:
鄭仕強 (1986- ),男,漢,四川成都,學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