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霞
【摘要】在教育事業改革不斷深入之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了新課改背景下教育教學質量得以提升的關鍵。在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實踐期間,教師要想保障教學教學,自然需要考慮到小學生愛玩這一特點,借助游戲來活躍教學氛圍、提高教學趣味,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玩樂中掌握科學知識、發展科學素養,真正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本文主要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就游戲在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游戲;小學科學;應用策略
引言:科學是素質教育環境下小學重要課程之一,可是因為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影響,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活動在推進的時候,教師還是習慣應用灌輸式教學法,關注的也是學生科學考試成績提升,對于學生科學探究意識、創新實踐能力培養重視不足,整個教學的過程相對來說比較沉悶,學生很難對科學知識產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學的效率一直比較低下。針對這一問題,現代教學中的三年級科學教師,需要積極轉變教學的理念,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征,利用游戲來優化教學,這能滿足小學生愛玩個性,讓課堂因此而更加的有趣,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科學教學中,進一步加強自身的學習效果。
一、游戲在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一)簡單化原則。結合小學生邏輯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較差的實際情況,教師在為三年級科學教學設計教學游戲的時候,要盡可能地簡單化,以免太過復雜而打擊到小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二)科學性原則。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師在開展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打破一味注重游戲形式而忽略游戲內容的不良習慣,強調游戲教學的科學性原則,要保證游戲在邏輯上的合理性和流暢性,并且在內容上也要遵循客觀事實,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為最終的教學目標。
(三)開放性原則。游戲之所以能夠受到學生的喜愛,主要原因就是游戲的開放性特點,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游戲互動,并在游戲的過程中掌握相關的科學知識。因此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師需要在遵循開放性原則的基礎上,設計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的教學游戲,促進游戲在教學中的順利開展。
(四)挑戰性原則。除了上述的開放性特點之外,另一個能夠吸引小學生游戲興趣的原因,就是游戲的挑戰性特點,學生可以在完成游戲的過程中不斷克服所遇到的困難,同時在游戲體驗中獲得成就,有效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及自主性,另外游戲本身的競爭性還能讓學社工形成一定的競爭意識,這對于學生綜合全面發展而言意義非常。
二、游戲在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應用游戲提高學生學習參與興趣。新課改主張學生自主學習與思考,而要想實現這一點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是關鍵,這也是三年級科學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重點??紤]到這一點,教師在開展三年級科學教學實踐的時候,即可應用學生感興趣的游戲來優化教學,將教材上以文字存在的枯燥內容以游戲形式展現,這樣就能讓原本無趣、平面化的知識變得生動且立體,讓學生可以在參與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加深對科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首先,教師在這一環節可以主動為學生構建出一個真實的教學情境,借由此來優化教學氛圍,讓學生參與興趣得以提升,同時還能從之前的“要我學”轉變成為“我要學”,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效率;其次,教師可以借助游戲活動來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這能直接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讓學生能夠在游戲引導下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從而有效提升科學教學實效。
(二)利用游戲來創新課堂的教學方式。在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中,游戲的合理運用可以幫助教師實現對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借助游戲的特點增加科學這一課程的趣味性、開放性,這樣才能讓小學生在趣味游戲吸引下,對即將要學習的知識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教師在為學生設計游戲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認知能力、生活閱歷有限的情況,從學生實際生活出發,引發學生對生活中科學現象的好奇,并結合課本上的教學內容進行積極地思考與探索,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理解與記憶。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導入環節引入游戲,畢竟導入環節是一節課的起始,若能引入游戲吸引學生注意力,就能確保之后教學活動學生的主動參與,而且學生在整個游戲實踐及參與過程中,還能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和經驗。
例如,在教學“蠶的生長變化”的時候,首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單位,對“蠶寶寶”在不同階段的成長特點進行觀察和記錄;然后,要求每組推舉一名學生,開展“你比劃我猜”的游戲。即由一名學生用肢體語言來展示“蠶寶寶”在某一成長階段時的狀態,其他學生進行猜測,用時最短的學生獲勝,獲勝的學生由本組其他同學替換,游戲繼續。如此,就能有效發揮出游戲在科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在豐富、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的同時,有效拓展教學內容以及學生視野認知,從而真正提升教學質量。
(三)應用游戲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欲望。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三年級科學教師在創新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順應小學生的這種天性,最大限度滿足小學生的心理需求,一方面這有助于學生主體作用得以發揮,還能讓學生學習興趣得以提升,使學生對科學知識有一個更加深入且全面的了解與掌握;另一方面,學生因為對游戲的好奇以及喜歡,自然能夠對科學知識產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有效點燃學生思維活躍度、創造力以及想象力,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與提升。
結語:總之,運用游戲開展的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是對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改革,其能夠讓教學因此而變得更加的有趣、生動,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學習參與度,讓其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科學知識、發展科學探究意識及能力,真正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祿書敏.淺談游戲教學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05):179-180.
[2]徐家磊.教育游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9(01):80.
[3]劉耀.游戲在小學三年級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7(34):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