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順
摘 要:在社會不斷進步的形勢下,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形勢,教育行業也在進行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的改革,本文將針對當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應如何適應就業形勢。
關鍵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教學問題 就業形勢 適應
1 引言
目前國家對教育行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隨著計算機行業的不斷更新,國家對計算機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升,但在現有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中依舊存在各類矛盾與問題,使教學地位一直處于尷尬時期。想要提升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的質量,就需要以當前的就業形勢作為切入點,改革教學模式,為學生的后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的問題分析
想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適應就業形勢,就需要對傳統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使課程教學內容與學生就業之間的無縫對接,這將是教學改革的重要部分。在內容的整合上,需要對學生未來就業需求以及計算機行業的發展做優化,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獲得后續就業中需要的知識。同時也要從實踐方面入手,結合學校現有的優勢以及教育資源,為學生設置多元化的課程,并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通過學習了解自己未來的就業方向,能夠更好地適應后續崗位工作的要求。
3 融入創新創業內容
目前計算機行業發展迅速,想要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適應后續的形式發展,還要將創新創業那種納入其中,讓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能夠培養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思維,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現有的專業課程中,將創新創業教育內容納入其中,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計算機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動手能力。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還可以組織網站制作、軟件設計等競賽活動,以此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創新創業教育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中,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4 豐富教學方法
傳統教學方式會壓抑學生的思維,而新型教學模式能夠做到與就業形勢與時俱進。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作為時代前沿專業,需要根據教學要求將互聯網教育手段運用在教學體系中,同時利用多媒體翻轉課堂、微課等先進技術手段開發虛擬仿真,將虛擬仿真與理論實踐教學相結合,從而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對一些實踐操作的內容,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錄制微課視頻,供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以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充分貼近行業需求,針對高年級學生設置與工作實踐難度相符的任務,讓學生能夠提前適應職業要求,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起來。除此之外,教學方式的創新與學生未來就業形勢的結合,可以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以及認知能力,采用多元化方式教學,通過合作教學、情景教學、案例教學等綜合方法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5 推行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目前各類學校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模式,在校企合作中將政府、學校、企業納入其中,在當地選出有能力的企業搭建合作關系。校企合作貫穿到學生學習的整個流程中,在大一階段,可以讓學生進入實習企業學習參觀,并了解相關的作用以及應用價值。在大學二年級后,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到企業實習,讓學生獲取工作的樂趣,同時對于自己所學專業的社會價值也有了深刻的認知。在校企合作平臺中,學生能夠親自示范學習體驗,并在企業導師的帶領下逐步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最終可以達到明確后續就業方向的目的,真正實現了學校與企業的無縫對接。
6 建設“雙師型”隊伍
想要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學校就要構建一支具有先進教學理念、業務精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只有做好教師隊伍的建設,對現有教師開展培訓與教育,為其提供外派企業鍛煉的機會,并引進優秀的人才,才能綜合提高教師隊伍的實踐能力和講授水平。在現有師資隊伍的建設上還可以推行“請進來,走出去”計劃,邀請企業中具有豐富經驗的人才作為兼職指導教師,鼓勵教師參與企業真實的技術和管理工作中,提高教師的職業技能和工作實踐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校和企業的合力,搭建了共用平臺,最終實現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7 結語
綜上所述,就業形勢在中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課程教學理念中的有效落實,能夠使教師站在更全面的角度分析專業人才的發展趨勢,使教學質量得以提高。在計算機教學課程中,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實際操作能力不斷提高,為學生日后就業創造更多可能性,使學生成為社會上真正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闞靜.試論中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如何適應就業形勢[J].中國新通信,2018,(7).192.
[2] 董麗麗.基于中職院校產教融合模式的計算機專業調整優化案例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7).69~70.
[3] 韓建宏.淺析中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如何適應就業形勢[J].中國校外教育,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