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 姜樂
摘 要:以史鑒今、資政育人,面對當今社會不斷變化的形勢,加強民族高校“四史”學習教育,是提高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做好民族高校立德樹人工作的有效途徑。民族高校的任務是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能夠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立足新時代和新發展階段,從民族高校大學生的特點和實際出發,不斷加強學生“四史”學習教育,創新教育方法,對于落實民族院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和戰略意義。
關鍵詞:立德樹人 民族高校 “四史”學習
2020年1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指出:“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同新時代我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豐富實踐聯系起來,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苦功夫,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在深化認識中提高認識,切實增強貫徹落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1]自此,全國上下掀起了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以下簡稱“四史”)的熱潮。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指出:“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把制度自信的種子播撒進青少年心靈,引導師生不斷增強‘四個自信。”
當今社會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而高校則是當今社會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最主要陣地。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6月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愿服務隊全體隊員的回信中指出,希望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結合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努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在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時期,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在高校學生中開展“四史”學習教育是實現高校立德樹人目標的重要途徑。
民族高校是黨和國家為解決中國民族問題、促進中華民族大團結、培養各民族干部和高級專門人才而創建的特色鮮明的高等學校,兼有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的雙重屬性。當前民族高校立德樹人新任務新要求的核心,是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能夠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立足新時代和新發展階段,從民族高校大學生的特點和實際出發,不斷加強學生“四史”學習教育,創新教育方法,對于落實民族院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和戰略意義。
第一,開展“四史”學習教育,能夠幫助民族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
“四史”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團結帶領人民抵御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實現人民解放和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四史”學習教育能夠引導民族高校學生用辯證發展的歷史眼光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的重要道理,自覺抵制各種抹黑“四史”的不良言論影響,進而幫助民族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
第二,開展“四史”學習教育,能夠幫助民族高校學生的堅定理想信念。
民族高校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他們的思維發達、精力充沛、接受和學習能力較強,同時,在理想信念方面尚未發展完善,“四史”學習教育能夠引導民族高校學生了解祖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艱辛歷程和革命先烈們為理想獻身的感人事跡,進而堅定自己的政治信仰,真正將個人夢和國家夢結合在一起,努力奮斗,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第三,開展“四史”學習教育,能夠增強民族高校學生的使命意識。
高校學生正處于我們國家最好的時代,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尤其來自民族地區的高校學生,肩負著民族地區發展的重任。在民族高校開展“四史”教育,能夠引導學生深刻認識自身的歷史使命,更好地把握現在中國的發展大勢,樹立自己的使命意識,自覺地把自己的指向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實現個人成才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有機結合。
第四,開展“四史”學習教育,能夠助力民族高校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從“四史”中去找尋共同的歷史記憶、挖掘共同的歷史情感、凝聚共同的歷史共識和明確共同的歷史責任,從而不斷增強各民族學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自覺性和牢固性,培養各族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共同體意識。
“四史”學習教育在全國上下的開展過程中,仍存在學習不夠深入、形式化、表明化等問題。因此民族高校在開展“四史”學習教育過程中,如何能夠行之有效、深入人心,讓民族高校學生在“四史”的學習實踐中能去主動思考和辨析,進而提升“四史”教育的實效性、政治性,從而達到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至關重要。在“四史”學習教育過程中,要提高認識,提升“四史”學習高度;完善機制,保障“四史”學習力度;創新活動,拓展“四史”學習廣度;強化主體責任,堅決防止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
本研究來源2021年度大連民族大學黨建研究項目“立德樹人視域下民族高校大學生“四史”學習教育的有效途徑探析”項目編號:DLMD2021DJXM-YB002。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年1月9日.
[2] 靳諾.圍繞立德樹人,加強“四史”教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0年5月.
[3] 邱再輝、周治華.新時代青年“四史”學習教育的價值、目標及實施路徑[J].中共南昌市委黨校學報,202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