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德亮
【摘要】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我國的傳統文化可以讓學生對我國的歷史發展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同時也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繼承和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使他們在傳統文化的熏陶和影響去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對學生的綜合發展和素質教育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將傳統文化的滲透當作教學重點,尤其是在初中時期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更要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中蘊含的傳統文化內容,以此來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那么如何才能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的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呢?我將根據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對此提出幾點觀點。
【關鍵詞】初中語文;傳統文化;滲透策略
在中華民族歷史長河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底蘊,這些文化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同時也是現代化教育教學的基礎。再加上語文學科屬于初中時期的基礎學科,它既承擔著對學生的文化知識傳授,同時也承擔著對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這一點和我國傳統文化內涵有著極強的相似性,比如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包含了艱苦奮斗精神和頑強意志力的培養,而初中語文教學中有很多教學內容的目的也是培養學生的艱苦奮斗精神和頑強的意志力,這一點可以看出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符合初中語文的教學本質特點。
一、在教學過程中深入挖掘傳統文化教育資源
想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的滲透傳統文化資源首先需要教師有意識的去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教育素材,因為在新課程改的背景下傳統文化教育在教學中的滲透已經成為了教學的重點內容,而語文學科作為初中時期的基礎學科不僅要發揮好自己學科的作用和優勢,更要加強對傳統文化的滲透,再加上語文教材中增添了很多傳統文化教育資源的內容,因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的挖掘和利用這些內容。就像我在開展人教版初中語文《屈原(節選)》這節課程教學的時候,在本節課程教學中我為了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就深入的挖掘了和本節課程有關的教學資源。比如本節課程和屈原有關,屬于屈原寫的詩句,于是我就講述了和屈原有關的端午節進行教學,讓學生對端午節的來歷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并且對屈原的生平事跡和優秀的文學作品進行了講解,這樣既可以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使學生的視野得到拓展并且讓學生對我國的傳統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二、結合教學內容拓展教學資源滲透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語文教學中有很多內容都蘊含著傳統文化內容,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教育資源,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資源延伸傳統文化教育,從而使學生的視野得到拓展以及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實現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資源進行教學。就像我在開展人教版初中語文《敬業與樂業》這節課程教學的時候,在本節課程教學中我為了滲透傳統文化教育資源就結合了課文的內容進行了拓展教學。比如本節課程主要講述的是愛崗敬業和艱苦奮斗的精神,而這些精神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于是我就引入了當今社會上的一些實例故事進行教育,比如雷鋒精神、鐵人精神等都體現出了愛崗敬業和艱苦奮斗,然后在從這些偉大的人物事跡進行延伸,延伸到學校的教師身上,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平常的工作就是敬業的體現,就是盡職盡責的體現,這樣可以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愛崗敬業和艱苦奮斗的重要性,實現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使學生在傳統文化的影響下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高尚的道德品質,從而為初中學生的未來發展和成長打好基礎。
三、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使學生感受傳統文化
語文教學中很多內容都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關,因為語文學科中教給學生的道理和意義是引導學生正確面對生活和社會的重要途徑。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教學。通過結合實際生活講述傳統文化教育資源,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生活技能,同時也可以使學生繼承和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就像我在開展人教版初中語文《社戲》這課程教學的時候,在本節課程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比如本節課程是和戲曲有關的教學內容,而學生在生活中又可以接觸到戲曲,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模擬戲曲表演,讓學生結合自己在生活中對戲曲的了解進行表演和學習本節知識的內容。當學生樂此不疲的學習時教師可以順勢進行我國傳統文化戲曲的講解,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實現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的教育,就可以讓學生對我國的傳統戲曲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從而實現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使初中學生繼承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當然,不僅在本節課程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在其它課程教學中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授課,在提高學生生活技能的同時實現傳統文化的滲透,讓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與生活之間更多關系,這樣在生活中他們就可以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以及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也讓學生繼承和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
結束語:
總之,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可以讓學生對我國的傳統文化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對初中學生的未來發展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要發揮好自身的引導和教育作用,對初中語文教材中蘊含的傳統文化素材進行深入的挖掘,以此來幫助學生對我國的傳統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并且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促進初中學生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偉.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措施分析[J].考試周刊.2019,(93).60-61.
[2]楊樂.淺議初中語文教學中傳承傳統文化的途徑和方法[J].考試周刊.2017,(89).78.
[3]唐小明.提高農村初中語文教學效果的措施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