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妮 杜文慧
摘要:教育是社會各界都關注的話題,只有注重教育事業的發展才能促進社會的進步,為社會輸出更多專業性較強、綜合素質較高的優秀人才,其中學前教育時期是幼兒智力啟蒙的黃金階段,同時也是孩子性格和思維塑形的關鍵時期,教學質量和幼兒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非常關鍵,所以這就要求教師要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掌握音樂理論知識,具備扎實的實踐技能,還要學習、提升組織管理能力,開展多樣化教學工作,這就要求基于音樂素養背景下對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優化創新。因此,本文將圍繞音樂素養下的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創新為主題展開分析,通過詳細了解當前在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再提出促進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創新的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音樂素養? 學前教育專業? 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J60-0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21)19-0119-03
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其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所以應當嚴格要求自己,加強學習,掌握專業技能。而在音樂素養背景下則要求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工作創新、改革,為我國輸出更多專業性技能較強、綜合素質較高的幼兒教育人才。音樂素養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所具備的基本能力,所以在后續教學工作中應基于核心素養落實創新教學工作,教師也要善于掌握學生的基礎,依據其個性化需求以及音樂素養所提出的要求,轉變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
一、針對于音樂素養對學前教育專業提出各種要求的探究
在音樂素養背景下,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和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驗。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步入社會后,面對的都是幼兒,主要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在面對音樂學習時,幼兒是沒有任何基礎的,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加強引導幼兒,確保其始終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所以,在音樂教學中要善于把握幼兒對個性化需求、求知心理以及對新事物存在的認知規律,循序漸進地開展對幼兒發展有益的音樂活動,而這又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提出要求。學生想要未來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就要具備終身學習的意識,善于反思,總結教學經驗,不僅要掌握專業的音樂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強化音樂實踐技能,具備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因此音樂素養背景下開展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工作就要讓學生掌握更多專業的音樂理論知識。幼兒教師是音樂課程教學工作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實施者,最為關鍵的就是要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作為支持,全面了解幼兒音樂教學工作,具備明確目標和教學要求,采取有效手段提升自身音樂綜合素養,在實際授課當中靈活采用理論知識,讓幼兒能夠逐漸具備各種基本能力,為后續更加深層次的學習提供保障,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步入社會后大都會從事教育工作,所以要具備靈活的組織管理能力。音樂教學工作的進行是學前教育實施教學的關鍵手段,同時也是提升教學水平的主要途徑,更是音樂教學的核心,要求學生要形成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發揮出自身活動策劃者的各項職能,確保在教學工作中每個幼兒都能具備主動性,積極參與到各個學習和活動中,促使各項活動有序開展,順利實施,增加幼兒學習熱情,提升情感表達力。除此之外,音樂素養要求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具備良好的音樂實踐技能,在學前教育音樂教學工作中把課堂教學活動進行趣味化和生動化,始終處于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確保幼兒能更加全面地掌握演唱技巧,落實獨立演唱。所以學生要具備扎實的音樂實踐技能,有兒童曲目演唱意識,在以后自己授課時能夠準確把握各種演唱風格和技巧,科學利用樂器輔助教學。
二、針對于當前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存在各種問題的探究
依據當前學前教育專業實際教學情況分析,依然存在各種問題有待完善,其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第一,生源的質量有待提升,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基礎,根據相關數據調查,了解到學前教育專業有50%左右的學生因為自己成績不理想而選擇了這個專業,這一類學生基礎較為薄弱,學習能力有待提升,所以在教育學、心理學、各科教育活動指導中存在著各種問題。第二,學生對教育教學理論學科缺乏重視。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部分學生報考該專業的主要原因就是認為該專業學習的內容具有較強娛樂性,像學習美術、鋼琴、舞蹈、聲樂等內容,而上述學習內容都是學生較為喜歡的課程,平時也愿意花更多時間和精力在這種訓練項目上,所以大部分學生對該專業中內容的學習具有娛樂目的性,但是缺乏重視度。雖然學校會開展專業課程的學習指導,但是大部分學生依然不重視學習,以至于教學效果并不顯著。
三、針對于音樂素養下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創新可行性對策的探究
(一)善于采用多樣教學手段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可供學前教育專業教學采用的手段是多樣化的,當前音樂素養背景下,為了促進教學工作創新,要求教師采用多樣化手段,積極利用多媒體技術引入網絡學習資源,拓展教學空間和內容,把各教學重點以更加直觀、形象的形式展現,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依據教學內容采取可行性對策,收集課外學習資源,并利用圖片、視頻等形式展現出來,創設和音樂內容相關的情景,從而激發學生想象力,加強和日常生活的聯系。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蝸牛與黃鸝鳥》這一內容時,這首音樂描繪了葡萄樹在萌芽階段,蝸牛背著沉沉的殼往葡萄樹上爬,然后卻被黃鸝鳥無情的嘲笑,該歌曲表達出了蝸牛持之以恒、不輕易放棄的精神品質。所以,在授課中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和這一類相關的視頻資源,創設良好教學情境,加強和教學重點的聯系,開啟思維,提升自身學習能力,這樣在后續教學工作中將會更好地跟上教師節奏。
教師應突破傳統的教學形式,發揮出現代化模式利用優勢,并重視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和參與度,教師作為教學工作的指導者、輔助者,應當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改變以往的學習態度,善于融入到學習過程中,并為學生提供相互交流溝通的空間,實現共同學習探究,提升表達能力。所以,在音樂素養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工作應為學生合理劃分組,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教學,教師應為學生安排各重點學習內容,像聲樂、舞蹈、鋼琴等教學重點相互融合,或者讓學生編排表演劇目,比如跳舞、演唱、朗誦,而教師要發揮出自身引導優勢,加強指導和輔助,讓學生全面展現自我,提升自主學習能力、藝術表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