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翠琴
摘 要:計算能力是小學生應具備的基礎數學素養,但從實際數學學習來看,小學生計算失誤的問題頻繁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應注重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做好小學生計算能力成長輔助工作。本文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從夯實學生基礎、開展口算訓練、培養審題習慣、注重計算檢驗、加強計算指導等幾個方面入手,努力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能力;計算法則;口算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2-01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2.064
數學計算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本素質和能力。但在數學的學習中,許多學生在數學計算能力上存在欠缺。計算錯誤是學生數學學習中最大的問題,雖然有的是粗心導致計算錯誤,但絕大多數的計算錯誤是因為學生對題目的不理解、對計算方法運用不當造成的,培養學生數學計算能力也就成為數學教學的一大重點[1]。
一、夯實學生基礎,鞏固計算法則
培養學生計算能力應注重學生計算基礎的夯實,鞏固學生對數學計算法則的理解和認識,使其在計算過程中學會正確計算數學內容,提高計算能力。鞏固計算法則讓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實現了有跡可循而不是胡亂計算,在計算過程中形成固定的計算邏輯,通過指導的方式幫助學生形成計算思維,實現有效計算的發展目標。
小學數學計算法則眾多,其核心在于加減乘除四則運算以及圖形的公式。在計算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計算的一般性邏輯,在計算過程中學會利用計算法則進行計算,在計算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計算能力。對加減乘除的計算邏輯來看,教師應幫助學生強化計算先算小括號然后在算乘除,最后再算加減的計算邏輯,避免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出現計算邏輯混亂的情況;對于圖形的公式計算則以記住公式、套用公式為主,如果公式記不住顯然無法得到正確的計算結果[2]。因此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學習基礎的夯實,在指導過程中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計算的思維和邏輯,在計算的過程中形成計算法則的認識,提升學生的計算正確性。在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鞏固計算法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做好法則、公式、概念的解析工作,在講解過程中既要注重計算的邏輯也要注重公式的推導,幫助學生從計算法則的原理上進行學習,提高小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在計算的過程中主動去靈活變通,避免出現計算失誤的情況。
二、開展口算訓練,強化計算能力
口算是小學生應具備的基礎計算能力,也是教師教學培養的重點??谒憧梢詭椭鷮W生提高計算的效率和準確率,在計算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尋找計算的技巧和簡便方式,實行有效指導的教育目標,強化學生的計算能力??谒阌嬎阖灤┯谛W生數學學習的整個階段,在指導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進行口算,逐步實現口算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結合小學數學學科特點和小學生的規律,口算教學應從低年級小學生開始進行訓練,逐步提高口算的難度和技巧的掌握。低年級小學生的口算應注重基礎性內容,以簡單的累加、減為主,在口算訓練過程中強調學生的口算思維,掌握計算的邏輯性從而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中年級小學生的口算應注重知識的遷移,即小數點的位置確定,在口算過程中將整數計算、小數計算等進行合理的遷移,幫助學生在口算過程中找到計算的簡便運算,在計算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水平,幫助學生在計算過程中發展自身能力和水平;高年級學生的口算應側重于口算的質量,養成口算的自覺性,在計算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口算快速得到相應的結果,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口算是學生計算能力提升的一種表現。在口算教學指導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做好口算的指導工作,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和規律進行口算設計,幫助學生進一步強化口算的能力和水平。部分小學生的口算能力比較弱,對口算的重視程度不夠。針對這部分群體,要做好口算訓練的指導,通過多種口算訓練的方式幫助學生逐步提高自身的口算能力,讓口算真正成為學生數學學習的一種助力??谒阋呀洺蔀樾W生階段必備的基礎能力,在指導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口算的學習與助力,幫助學生在口算訓練中逐漸發展自身能力,不斷探索符合小學生成長規律的口算培訓方案,助力小學生口算成長。
三、培養審題習慣,提取計算要素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應讓學生正確審題,在審題過程中快速提取出相關的計算要素,構建計算的思維邏輯,提高計算的準確率。事實上,小學生計算失誤很大一部分來自審題錯誤,答非所問,其根本在于提取計算要素時出現了邏輯問題,導致計算失敗,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審題習慣,學會正確審題并提取計算要素,實現有效教學的目標。
審題是確保小學生數學計算正確的必要前提條件,培養學生審題習慣,提取計算要素避免答非所問的情況,要尊重小學生的計算邏輯規律,做好教學指導工作,通過指導的方式讓學生養成正確的審題思路,避免陷入慣性思維陷阱。在審題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讀,避免胡亂看一眼就解題的行為,部分學生喜歡粗略讀題干然后就進行計算,最終的計算結果與問題不符合導致計算失敗。通過通讀題意的方式,學生需要對題干中涉及的內容進行分析,尋找題干中的問題并進行回溯,根據題干中的問題回溯內容,分析需要涉及幾個數據然后在進行計算。如求長方形面積必然需要長和寬的數據而正方形的面積則需要找到其中一個邊的數據即可;求速度就需要指導時間和長度的數據??傊趯忣}過程中通過數據分析邏輯分析的方式可以根據問題整理相關內容,提取計算的要素確保計算的準確性。此外在審題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不能為了盲目追求計算的速度而盲目審題,而是在審題過程中可以專門騰出幾秒鐘時間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找出哪些是無用數據,哪些是有用數據,將數學知識構建起聯系然后在進行解題,提升學生的解題質量和效率。審題是小學生應具備的基礎能力,教師要逐步培養起學生的審題習慣,促使學生在審題過程中學會正確審題,學會提取計算的要素,學會分析題干的計算邏輯性,在審題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幫助學生在計算中實現有效指導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