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向華
摘 要: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很多因為種種特殊原因而無法進入學校的孩子。針對這些孩子,特殊教育學校采取了上門教育的教學方式,從而讓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得到公平的對待。但是特殊教育“送教上門”的實施還存在著不完善的問題。因此,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不斷地對“送教上門”的策略進行有效反思,設計出更加合理的教學對策,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更多、更有意義的幫助。
關鍵詞:特殊教育;教育公平;送教上門;教學對策
送教上門是專為重度殘疾兒童所提供的一種教育模式,可以讓學生在家里或者社區就接受到公平的教育,是國家為了實現教育公平所開展的一項重要舉措。重度殘疾兒童接受教育的問題一直都被整個社會所掛懷,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在適合的年齡接受應得的教育機會,特殊教育學校積極開展“送教上門”的行動,用“送教上門”的方式來為孩子們的生活增添光彩,溫暖孩子們的心靈,幫助孩子獲得更好的成長。
一、“送教上門”的特征和意義
特殊教育“送教上門”是指教師結合孩子們的特殊需求,通過進入學生家庭或者利用社區環境來為孩子提供更加便利的教育服務。在社會上,有一些孩子因為重重原因無法進入到學校接受教育,甚至有的孩子會因此錯過最佳的學習機會,給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成長帶來了十分嚴重的危害。因此,特殊教育學校專門采取了“送教上門”的措施,用教師登門入戶的方式來讓學生可以接受到公平的教育機會。
“送教上門”具有以下的特征:首先是教師主動地進入到有需要的孩子家里,或者社區,實現個別化的教育;其次是教師準備好學生學習所需要的材料,為需要的學生提供免費的教育;再次是接受服務的兒童多為重度殘疾兒童,無法正確地進入到學校當中接受教育;最后是“送教上門”的核心在于愛與關心,教師要更為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用恰當的方式來發展學生的智力。
“送教上門”的對象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如果不對這些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進行必要的干預,勢必會導致孩子走向暗淡無光的未來,而通過“送教上門”,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起和外界的有效聯系,使每一個孩子都接受到公平的教育,因此,開展“送教上門”活動十分有必要。
二、“送教上門”的實施策略
1.制定方案,提升教育針對性
“送教上門”的教育對象存在著特殊性,每一個孩子需要的教育指導都是不同的,因此,在“送教上門”實施的過程中,必須要實現每個教師對應一個學生或者多個教師對應一個學生,從而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教育方案,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在開展具體的“送教上門”活動前,教師必須要針對受教育對象的實際需求來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了解每一個孩子面臨著的實際問題,運用科學的心理學知識和教育學知識,找到教育的切入點。教師在制定計劃的過程中,要考慮到長期方案和短期方案,對“送教上門”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進行合理的預設,從而提升教育活動的科學性。方案的制定要強調各個活動的目的性、內容、具體措施和成效,致力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當然,由于“送教上門”的特殊性,教師制定的計劃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較大的挫折,因此,教師還要在心理上做好準備,形成良好的專業素養,更好地應對實際問題,及時優化教育方案。
2.多元送教,挖掘多元化資源
現如今,“送教上門”還處在起步的階段,需要我們進行不斷的摸索,給孩子的成長提供更加完善的幫助。因此,教師要不斷地探索各種有效的送教方式,結合現實需求,應用多元送教的方法,從而使教育資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比如,在可行并且必要時,教師可以使用遠程送教的方式,利用網課的方式來為學生進行服務。例如在遭遇不良天氣、以及學生主動尋求幫助但是教師無法立刻到場等情況,教師就可以使用遠程送教,從而及時地為學生提供服務;再比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用社區送教的方式來延伸“送教上門”措施,利用社區所具備的娛樂、休閑等優勢,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使“送教上門”的內涵得到豐富。
3.構建體系,形成社會合力
特殊教育是整個社會的共同使命,只有全社會都付出了足夠的愛心和關心,才可以讓孩子們愿意走出自己的小天地,融入到社會環境中去,走向健康光明的未來,因此,針對“送教上門”的措施,教師和學校也要尋求社會的幫助,構建社會合力的教育體系,從而用良好的社會氛圍和有意義的社會資源來提升“送教上門”的有效性。
比如,在“送教上門”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很多學生都存在著興趣愛好發展不起來的情況,很大原因在于學生得不到必要的技術指導,因此,為了點亮孩子們的興趣愛好,筆者利用貼吧、微博等方式發布了求助帖,向外界尋求一些基礎技術上的支持,讓專業人士來為我們的興趣愛好教育提供科學的指導。此外,學校還可以主動尋求政府部門、社會群體等的幫助,從而在不斷的努力中構建出完善的教育體系,讓“送教上門”計劃得到更好的落實。
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特殊教育絕不能被忽視,而在特殊教育中,那些不能正常進入學校的孩子更是應當被我們所重視。針對“送教上門”這項措施,我們教師一定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提升“送教上門”的針對性,確保上門教育的質量,讓殘疾兒童可以得到充分的關心和愛護,幫助孩子們獲得科學的培養,用“送教上門”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們接近自己的夢想。
參考文獻:
[1]周厚余.積極心理學視角的特殊教育教師情緒勞動策略研究[J].教師教育研究,2016,28(01).
[2]石學云.我國特殊教育教師勝任特征模型研究[J].教育研究,2015,3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