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摘要:數學學科屬于理工類學科,數學概念性知識較多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學生年齡較小,邏輯思維發展并不完善,在復雜且難度較高的數學學科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畏難情緒,以及學習抵觸心理。在核心素養視角下,為提高班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以科學探究的態度開展小學數學知識內容的學習,教師應在教學的過程中,從多元化的角度出發,構建并完善小學數學教學評價體系。因此本文從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出發,對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教學評價策略進行分析,以供大家交流和分享。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教學評價;研究
在核心素養的教學要求下,教師應以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全面提高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為教學目標,重視素質教學,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從本質上來看,教學評價是教師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應提高教學評價的有效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實現新時期的教學目標。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所創建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有著重要影響。在應試教育中,教師以學習成績來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衡量,重視學習成果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再加上數學知識點內容本身比較復雜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單一地以學習成績來作為學生學習成果的衡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忽略了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在這一教學情況下,部分教師忽略了班級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作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標,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體開展,看似高效的課堂教學,實則缺乏學生的有效參與,難以形成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難以建立數學學科的學習自信心,不利于班級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二、核心素養視角下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評價有效性的意義
在核心素養視角下,素質教學要求教師從多角度出發對學生的數學學科學習進行評價,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引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形成一個科學的認識。從實踐教學的角度來看,教師正確有效的教學評價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在數學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具備一定的探究學習精神,發現數學學科的學習樂趣,進而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進行有效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應善于觀察學生的學習反應,從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成績、學習內容等多角度出發,平等客觀地給出教學評價,以鼓勵的語言來幫助學生樹立數學學科的學習自信心,從而達到理想化的教學效果,幫助學生克服數學學科學習的心理障礙,引導學生進行拓展性學習,進而對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進行全面培養。
三、核心素養視角下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評價有效性的策略
1.語言豐富生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點觀察班級學生的學習過程,掌握班級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實際表現,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評價活動。當學生遇到學習困難時,教師及時以教學評價的形式進行激勵,為學生提供輔助性幫助,并鼓勵學生自主性地解決數學問題。為提高教師教學評價的有效性,教師在教學評價中,應合理地應用身體語言,比如鼓勵的延伸、激動的表情,給予學生學習上的肯定,促使學生根據教師的課堂教學節奏來對自身的學習內容進行修正。教師應注意教學切入點的選擇,以豐富的語言內容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有效的課堂評價,幫助學生建立數學學科的學習自信心,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進行綜合培養。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一課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實際生活舉例,以生動的語言促使學生對三角形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進行具體了解和認識。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評價,以豐富生動的語言來給予學生課堂學習的肯定。當學生遇到三角形難題時,教師以語言加動作的形式,引導學生對具體知識內容進行全面學習和理解,鼓勵學生對實際生活中三角形問題積極探究,引導班級學生對現實生活進行觀察,以激勵的語言和豐富的肢體活動給予學生解題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
2.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構建評價體系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以加強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來提高班級學生數學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多樣化的角度出發,來構建班級數學課堂評價體系。比如采用師生互評的形式開展評價活動,教師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表現進行鼓勵和肯定的課堂評價,當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中進步時,教師給予評價上的肯定,則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師生互評中,教師與班級學生位置平等,有利于創建和諧的班級氛圍和互動交流環境。采用生生評價的方式,鼓勵班級學生對其他學生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促使學生觀察和學習其他學生學習中的優點,改正自身學習過程中的缺點。開展學生自我評價活動,組織學生從客觀的角度出發對自身學習進行評價,并以記錄數學學習檔案的形式,在教師和其他班級學生的監督下,逐漸克服不良數學學習習慣,通過多樣化的評價體系,構建起完善的課堂評價體系。
例如在教學《多邊形的面積》一課時,多邊形面積求解有多種方法,教師鼓勵班級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通過分割填補等形式對多邊形面積進行求解,在求解過程中,記錄學生的求解過程解題思路。采用多種評價方式,拓展學生的數學解題思維,比如以生生評價的方式幫助學生意識到與同學之間的解題差距,以自主評價建立數學學習檔案的方式,促使學生發現自身數學學習能力的進步等等,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等等。
3.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評價因人而異
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教師評價主要以激勵為主,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進行客觀具體的評價。比如對于班級數學與學習成績較好,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來說,教師應從學生數學知識掌握的情況進行客觀評價。對于學習成績較差數學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當學生在學習中取得進步時,雖與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仍具有很大的差距,教師也應給予肯定評價,依據現實情況幫助學生實現數學學科學習中的進步,提高學生數學學科的學習自信心,關注班級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及時評價,并在評價的過程中做到尊重班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例如在教學《簡易方程》一課時,教師首先應尊重班級學生的個體差異,在課堂學習中不以最終學習成果來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應從實際教學觀察的角度出發,分析學生學習過程中對簡易方程理解方面的提高、解題能力的提高以及解題思維的拓展等等。對不同學習能力學生進行不同評價,以因人而異的具體評價,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幫助學生明確數學學習目標,鼓勵學生在數學學科的學習過程中不斷進步,并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建立數學學科的學習自信心。
四、結論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師應在核心素養視角下,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綜合性的制定評價策略和評價方法,根據學生表現合理調整科學評價,以有效評價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班級學生積極開展數學學習活動,樹立數學學科的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梅芬.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評價的優化探討[J].新課程,2021(26):96.
[2]邰羽.多元評價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新課程,2021(26):137.
[3]楊翠萍.談合理運用教學評價提高小學數學教學實效[J].學周刊,2021(20):57-58.
[4]祁軍民.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探究[J].知識文庫,2021(1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