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榮
摘要:隨著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等新興媒體的迅速發展,人們獲取和傳播信息的途徑,已經逐漸從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向新興媒體轉變。這也為縣級機關事業單位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渠道。科學利用好新媒體將極大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和時效性,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如何用好、用活新媒體,牢牢把握意識形態主動權,將是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新課題。
關鍵詞:新媒體;思想政治;輿論陣地
一、縣級機關事業單位運用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一)黨中央對新媒體的高度重視。隨著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1]。思想政治宣傳是新聞輿論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利用新媒體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成為各地面臨新的課題。黨中央要求各地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堅持“移動優先”原則,使主流媒體具有強大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形成網上網下同心圓,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
(二)新媒體自身的優勢。新媒體涵蓋了所有數字化的媒體形式,包括所有數字化的傳統媒體、網絡媒體、移動端媒體、數字電視、數字報刊雜志等[2]。新媒體具有交互性強、時效性強、開放性強等優勢。我們每天早上打開手機,就能夠第一時間收到全世界各地的新聞。看到感興趣的熱點消息,我們還可以參與進來發表自己的觀點,成為信息交流的主人公。而且這種融入文字、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為一體的模式,更加生動形象,便于受眾理解,特別受到廣大青年一代的喜愛。
(三)新媒體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上的重要意義。運用新興媒體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迫切要求,是新形勢下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基本內容,也是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務。新媒體為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內容、手段、渠道和載體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當前,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官方主流媒體紛紛占領新媒體領域,通過微信、短視頻平臺,采取豐富多彩的形式將國家大事、重要社會新聞第一時間傳達給全國受眾。在2021年東京奧運會期間,官方媒體實時推送我國奧運健兒比賽盛況,記錄他們的精彩瞬間,彰顯他們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奧運精神,讓無數觀眾心潮澎湃,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愛國情懷,這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創新,更是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
然而,新媒體雖優勢頗多,但是因為新興媒體互動性、開放性、匿名性的特點,使新興媒體上的思想文化和價值取向良莠不齊。[4]存在娛樂化傾向嚴重、負面輿論過多的問題,更需要基層黨政機關堅守輿論陣地,牢牢把握意識形態主動權。
二、縣級機關事業單位運用新媒體開展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途徑
(一)加強媒體融合,搭建思想政治宣傳工作新平臺。習近平總書記在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的問題中曾強調:“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要堅持移動優先策略,讓主流媒體憑借移動傳播牢牢占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按照黨中央安排和部署,全國各地縣級融媒體中心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融媒體中心為例:2019年8月27日,曹妃甸區融媒體中心正式揭牌。對區域內廣播、電視、報紙、網站、兩微一端等媒體資源進行全面融合,搭建全新的“一體策劃、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的管理系統,實現策、采、編、發流程的深度融合,為源源不斷生產優秀融媒體產品提供強有力支撐。該單位堅持黨對融媒體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因勢而謀,因勢而動,順勢而為,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方面提供了正確的輿論導向和良好的輿論氛圍。
(二)堅持正面引導,唱響網絡主旋律。站在“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全國上下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前所未有。我們必須堅持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激發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2021年7月,河南遭遇罕見暴雨災害,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社等中央及地方官方平臺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抖音、快手短視頻平臺推送大量抗洪官兵救助被困群眾的感人事跡,引得廣大網民紛紛點贊、轉發,為國家“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精神深受鼓舞。更有瀕臨破產的國產品牌鴻星爾克為河南捐贈5000萬元物資的消息一經傳出,引得網友為其紛紛點贊和“野性消費”潮流。這何嘗不是一堂堂正能量滿滿的思政課呢?新媒體讓這些新時代的“思政課”更具吸引力、感染力,讓群眾愛聽,愛看,產生共鳴,充分發揮了正面宣傳,鼓舞人、激勵人的作用。
(三)堅持改革創新,新舊媒體完美結合。“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思想政治工作離不開宣傳,而宣傳工作的創新重點是要抓好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努力以思想認識新飛躍打開工作新局面,積極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難題的新舉措,新辦法。2021年,為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的有效開展,河北唐山曹妃甸團區委依托共青團微信公眾號,結合新時代青少年特點,創新工作形式,扎實開展網上學黨史活動,參學青少年達1.3萬余人次。同時開展學黨史打卡抽獎、答題排名等活動,激發了青少年學習熱情,推進了網絡“青少年大學習”效果。曹妃甸區委組織部利用“互聯網+培訓”,打造云創學院線上培訓平臺,開辦兩期“新春第一課”專題培訓,開展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黨史學習培訓。在運用新媒體的同時,我們也要將傳統的工作方式方法加以創新完善,不斷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強大生命力。
(四)構建“防火墻”,保障新媒體健康發展。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一把雙刃劍,新媒體作為信息科技的產物,必然帶有信息技術所具有的隱患和缺陷,因此,要全面提升技術治網能力和水平,規范數據資源利用,防范大數據等新技術帶來的風險[3]。2021年,河北唐山曹妃甸區委網信辦大力推進“一中心一站”建設,即成立綜合指揮和信息化網絡中心、社區網信工作服務站,著力推進網信技術服務體系建設,籌劃建設區、街道、社區三級貫通的“網絡連心橋”工程,用網絡化、信息化技術手段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創新傳播方式,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把黨的聲音、法律政策傳遞到基層,同時把社區群眾奮斗的故事、幸福的生活傳播四方。推動網絡空間協同治理,筑牢網絡信息安全“防火墻”。
總結
對于利用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一把雙刃劍,既開辟了新途徑、新領域、新方法,也帶來了更多的問題和挑戰。縣級機關事業單位要圍繞各自工作中心,以新媒體為傳播媒介,堅持黨媒黨管,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的方針,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發揮好引導輿論、化解矛盾、增進團結、統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以寓教于樂、交流互動、快捷豐富的新媒體信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業務水平,利用新媒體技術為新時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活力與動力。
參考文獻
[1]廣播影視業務教育培訓叢書編寫組.廣播電視基礎知識[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8.8:91-91.
[2]李百靈.利用新媒體開展基本團組織建設的研究[J].赤子,2018(11):208-208.
[3]熊坤梅.探究如何利用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N].中國礦業報,2020 -6-28(4)
[4]劉自重.如何利用新媒體開展基層思想政治工作[J].魅力中國,2014(18):37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