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大環境背景下,微課作為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對教育教學工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微課作為一種以電子信息設備為播放平臺,將其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助于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為積極推進教育教學工作的展開,需要不斷強化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意識,著力課堂教學中的微課運用,并借助微課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
微課是一種內容簡潔、重點突出的微課程內容,每節微課集中于5到15分鐘左右,可以包括展示性、情境性、知識性等不同的內容。[1]。2020年初,一場疫情,使得很多教師臨危受命,走上了直播授課、網上授課的階段,也是對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一場大考,需要針對小學語文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展開討論,積極探索借助微課提升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
一、微課對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的價值
相對于日常教學中教師熟悉的PPT等軟件的應用,微課以一種更符合教學需求、教師需要,且與互聯網緊密結合的姿態進入到教師的視野中。就微課的來源,很多微課是教師從網絡獲取的,從選擇微課的那一刻,教師就已經通過網絡互聯與更多的教師、教育平臺產生了關聯;就微課的傳遞而言,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共享;就微課的運用而言,用以課堂的教學、用以學生課前的自主學習與思考等,不僅豐富了學習的方式、教學組織的方式,也使得教師更多的依賴于網絡,打開了課堂與課下的界限,形成教學的發展思路所在。
小學語文是一門關系到我國語言、文字、文學的學科,在組織教學中,看似教材中最為簡單的漢字,看似一句精簡的詩詞,背后都有萬千氣象。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經常苦惱于,如何將“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文字內容以更為清晰、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表達出來,也苦惱于如何將背后更為深刻、有意義、有傳承的內容傳達出來。顯然,以微課為代表的信息化教學工作,能夠將這樣的困擾巧妙解決,以最為直接、便捷的形式展示出來。因此,對于很多教師而言,從最初的網上下載,到最終的自主創造,意味著從一個資源的獲取者轉向資源的創造者。
二、基于微課的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
(一)強化教師信息化教學意識
新課程改革深度推進對于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學三維目標建設中,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而教師是學生的學習合伙人、指導者[2]。以微課為代表的信息化教學,在向教師提供新的教學輔助手段、教學思路的同時,將新的行業訊息、教學表達方式等帶給教師,指導教師進行新的嘗試,為教學工作的改革及轉變帶來思路。微課逐漸打破課堂的設置,使得教師與學生積極進行互動,有效激活課堂,使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此外,微課所依托的信息技術能夠將更為新鮮的內容傳遞給教師,拓展教師的教學視域。學生的自主學習機會與意識也逐漸增強,教學內容也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學,需要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意識,接納以微課為代表的技術性手段進行新時代課堂教學方式的革命。
(二)課堂教學中微課運用實踐
積極將微課運用于課堂教學,能夠對課堂教學產生現實的轉變:一是微課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可以實現課前的預習或學生的自主學習。如學生借助微課,幫助學生在課前的預習中進行輔助或誘發思考,抑或設置疑問、趣味情境等。總之,一切能吸引學生關注,并且將知識點高效傳遞給學生的微視頻,都能帶來不同的反應,使得教學變得多變。二是嘗試將微課運用于課堂教學中,能夠為課堂教學帶來不一樣的趣味。常見的微課可以分為11個類別,而問答、講授、設疑又是教師常用的、比較熟悉的方式。將微課積極運用于課堂教學中,能夠輔助教學的突破,幫助學生成長,促成教育教學工作的展開。課堂教學中的微課帶入,能夠將抽象的語言文字具體為可觀、可感的內容,使語文不再因文害意,而是能夠更好地促成發展,鼓勵學生的學習與成長[3]。三是微課能充分運用于課下的復習與反思。學生可以借助微課及時進行自我的反思與學習補充等,全面提高學習效率等。在教學組織中,學生可以通過微課隨時獲取重難點知識的解析等,解決問題,以達成發展,促成學習的展開。
課堂教學中的微課運用,也給教育工作者帶來一些積極的思考與進一步色探索,如從網上獲取資源轉變為自己設計、錄制更適合本校學生實際情況的微視頻,如何將微課更好地與課程教學融合,更好地實現教育教學的突破等。使教師在不斷的反思、設定中,逐漸實現對教學工作,對信息化教學運用的突破。
(三)以微課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指導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也是微課模式下教師需要思考的內容。將微課運用于預習及復習的過程,將微課運用于小學語文課程知識點等進行補充學習的過程,意味著學生自主學習過程的開始。對于教師而言,指導學生的學習與成長,不僅應當為學生找到優秀微課內容,也是指將學習的主動權、自主學習的能力等教給學生,指導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與探究。必要時,借助微課實現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輔助。如學生利用微課展開的預習、復習工作等,通過語文增加對閱讀內容的延伸與理解等,這些都是當前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所在。事實上,當教師關注到學生的微課學習時,可以理解為教學思路的進一步拓展,也是小學語文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何博,蘭國帥,王祖源,張一春.基于混合學習的微課教學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20(9):89-90.
[2]戴曉華,陳琳.我國中小學微課發展現狀及其優化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29(9):78-83,119.
[3]王艷紅.巧用微課激活語文課堂[J].學周刊,2016,13(4):132-133.
作者簡介
張陽(1990.05-),女,安徽阜南人,本科,中小學一級,安徽省阜南縣第五小學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