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志謙 吳嬋君
【摘要】對中學生來說,理解能力是語文閱讀學習的基礎和必備要素。課外閱讀影響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已是共識。家校共育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利用科學的方法拓寬閱讀視野,學校定期組織開展系列活動并歡迎家長參與其中,可以更好地助力初中生提升課外閱讀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們在提升初中生課外閱讀能力方面做了以下嘗試,取得了一些效果。
【關鍵詞】家校共育;課外閱讀;閱讀習慣;閱讀能力
《新課標》對初中生課外閱讀有明確的要求:“學會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年閱讀兩三部名著。”我們曾在初中的一個年級進行過有關課外閱讀狀況的問卷調查,調查的結果是有70%以上的學生閱讀興趣不高,課外閱讀時間少之又少,學生的閱讀視野偏窄。同時,多數家長不重視孩子的課外閱讀,家庭閱讀氛圍不夠濃,也是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因素。針對以上情況,我們認為可以通過家校共育、方法指引、互動合作幾個方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整體綜合能力。
一、家校共育,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受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影響,多數家長更注重孩子的分數,認為課外閱讀占用孩子太多時間,排斥孩子花費太多時間進行課外閱讀,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課本知識,在考試中考個高分就行了。多數學生沒有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每天被練習冊擠掉了大量時間,各種名目的補習班、各科的作業讓他們無暇顧及課外閱讀。同時,很多家長經常在工作或忙碌的時候,把手機或平板丟給孩子當玩具玩。孩子總是缺乏自制力,很多孩子沉迷于網絡游戲不可自拔,不愿意讀書,這就給我們的閱讀教學造成很大的障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課堂。孩子的行為習慣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家長的行為直接影響著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終生。在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方面,家長應轉變思想,積極為孩子營造一個好的讀書環境,認識到培養孩子的閱讀的重要性。當家長帶頭讀書看報時,這些行為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行為習慣。家長可以與孩子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完成閱讀,與孩子探討書中內容,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在周末,家長也可以多帶孩子去圖書館閱讀或觀看讀書節目頻道,讓孩子沉浸在書香的氛圍里。對孩子來說,好的閱讀習慣一旦養成將受益終生。
對于學校來說,學校可以給學生創造各種條件和機會進行閱讀,創建書香校園環境,營造閱讀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開放圖書館,利用本校現有資源給學生提供一個閱讀的平臺,在班級設置圖書角,給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在班里,舉行讀書交流會,展示讀書筆記,交流讀書心得,這些都可以有效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孩子在家有父母的熏陶,在校有老師同學們的交流指引,好的習慣自然而然就能形成。只有學校、家庭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方法指引,拓寬閱讀視野
對中學生來說,理解能力是語文閱讀學習的基礎和必備要素。他們的知識面可以通過閱讀來拓寬,他們的思維可以通過閱讀來促進。首先,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時間作統籌安排,每周安排半節課或一節課作為固定的課外閱讀課,指定篇目或讓學生自由閱讀。或利用早讀或午練時間進行閱讀。教師可以教給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指導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精讀與略讀。從課堂出發,語文教材中的文本一般都需要精讀,課外閱讀的內容一般為略讀。教師也可以精選一些篇幅較短、內容淺顯的文章,限定時間讓學生讀,然后再推薦有一定深度的作品讓學生閱讀,堅持一段時間,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能養成,閱讀的視野也可拓寬。其次,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要養成動筆的習慣,對閱讀內容中的一些精美句段進行摘抄,對自己讀書時的感想和體會及時做筆記。這樣不僅積累了詞匯,還可以鞏固閱讀效果。再次,加強課外閱讀訓練,指導學生進行群文閱讀,廣泛閱讀各種書籍,學生接觸到的書籍多了,閱讀量增加了,視野開闊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自然會相應提高。
初中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加上平時學生的學習課程多,學業負擔較重,對老師布置的閱讀任務,有些學生可能會因課余時間的不足,不能盡情地閱讀或馬虎應付,最終閱讀效果不佳。在家的時候,孩子的閱讀是否按時按量完成,家長就要配合老師的工作,做好必要的督促檢查,把課外閱讀落實,閱讀效果才會明顯。初中生可以閱讀的書籍范圍比較廣,家長可以針對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讀物,其中科普類、文史類是不錯的選擇。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專門為孩子設置一個書柜,由孩子放置、管理、使用自己的書籍,便于孩子閱讀又能幫助孩子拓寬閱讀視野,提升理解能力。
三、互動合作,提升閱讀能力
學校可以定期組織開展系列讀書活動并歡迎家長參與其中,如家長會、教學開放日、“書香滿校園”等活動,邀請家長走進校內活動中來。家長參觀、閱讀學校的文化墻,欣賞孩子們的閱讀成果。學校老師將閱讀學習的重要性思想灌輸給家長,宣傳閱讀教育理念,與家長形成共識,讓其在活動中與孩子互動,進行親子閱讀,三者緊密團結,形成體系。家長可以將孩子在家的閱讀情況及問題及時反饋給老師,幫助孩子糾正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和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同時家長也可以通過活動與其他家長交流獲取更多關于親子閱讀方面的知識,向老師交流自家孩子在閱讀方面需要哪些幫助等。在家校互動中,既為家長們創造交流家庭教育技能的機會和條件,又密切了學校與家長的關系,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
初中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提升是以大量的閱讀為基礎的,它的形成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家長與學校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只有家庭教育的潛移默化、耳濡目染和學校教育的科學體系、循序漸進有機結合,才能更好地助力學生提高課外閱讀能力,提升語文素養,最終實現家校雙贏。
【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課題“欠發達地區家校合作推動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9YQJK321)】
【參考文獻】
[1]魏書生.好父母好家教[M].廣西:漓江出版社,2008.
[2]丘和,尚中興. 初中語文閱讀提分技巧[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