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菊
摘要:識字教學是語文課的基礎知識,怎樣讓學生認識更多的字是語文教師的一項重要責任。在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運用有效的方法,讓學生在趣味中學習,提高自己的識字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能力;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8-0127
俗話說:“得語文者得天下。”可見,語文的學習對我們每個人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學好語文的關鍵是讓學生進行海量閱讀,那閱讀的前提是學生會大量地識字。因此,識字教學是語文課的基礎知識,怎樣讓學生認識更多的字是語文教師的一項重要責任。如何提高語文識字教學的效率就是我們一直在不斷研究的問題。
一、注重識字方法的教學
1.形聲字認讀法
漢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語言,漢字的學習也較枯燥無味,尤其是形狀相近的字,它們的外形、讀音很相像,孩子們在學習中特別容易出錯。對于這類字我們怎樣來教學呢?(1)用辨析法學習,就是把這些字整理歸類并進行分析、比較。例如,筆畫相同,位置不同的,如:人、入、八;字形相同,筆形不同的,如:己、已、巳;字形相同,讀音不同的,如:治、冶、抬;字形相同,讀音相同,如:咪、瞇;部首相同,位置不同,如:旯、旮等等。教師可將這些形近字做好整理,讓學生對它們進行字音、字形、字義上的比較,再組詞,然后說句子,并且做好筆記,識字的效果就會大大增加。(2)用比較法學習,就是把相近或相關的漢字放在一起認識,加以區分并找出不同的地方,從而加強記憶。在教學中,靈活運用,把握時機,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可以在語境中記憶。教學同音字“做、坐、座、作”時,讓學生對每個字組詞。如,小明正坐在自己的座位做作業。(3)利用口訣記憶。學習形近字“戊、戌、戍”時,給學生口訣:橫戌點戍戊中空。讓學生記清楚字形的同時也掌握了這組形近字的讀音。(4)偏旁記憶法認字。利用相同的偏旁幫助學生從意義上分析與識字。如,筆者在教學“魑、魅、魍、魎”四個字時,讓學生猜它們都與什么有關。因為這四個字的偏旁均有“鬼”字,不難看出,它們都與“鬼”有關,古代指傳說中的鬼怪,現在指各種各樣的壞人。為加深記憶,給學生講了清朝文人智斗八國聯軍的故事,其中有“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關”的對聯。學生的興趣高昂,很快地掌握了這些生字。
2.象形會意字學法
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從漢朝以來,相沿有“六書”的說法。兩大類。六書之首,就是象形字。常見的學習方法有以下幾種。(1)圖解識字法。利用圖畫幫助學生識記字形的一種方法,主要在低年級使用。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最簡單的象形字都是實物的象形,筆畫簡單,與實物接近,學習這類字,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模仿古人造字,畫一畫大山的樣子。晚上觀察月亮,造“月”字。學生覺得自己也能造字,成就感油然而生。(2)猜謎語識字法。顧名思義就是編謎語或猜謎語的學習方法。如,一點一橫長,口子頂住梁,大口張開嘴,小口里面藏(高)。一點一橫,叉叉頂門(文)。一口咬掉牛尾巴(告)。根據字形特點用謎語識字,更能活躍學生思維,激發學生情趣。在活動過程中,字形、字義掌握得較快。會意字一般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字組成。常用的學習方法有以下幾種。①拆字法。例如“休”字,我們可以拆開,一個人在樹木邊坐著休息。“看”可理解為一只手放在眼睛的上方,往遠處望。通過字形字意的分析,學生非常感興趣,不僅識了字,還了解了一些漢字文化。②字形解讀法。根據字形,整體會意解讀。如“尖”,上小下大。“歪”,不正就是歪。“孬”不好就是孬。“甭”不用就是甭。這樣學習既可以提高識字效率與識字數量,又可以使學生悟到一些構字規律,將機械識記逐步變為理解識記。
二、注重識字能力訓練
1.學會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是認識文字、學習普通話的重要工具。因此,在漢字學習之前,孩子們必須學會正確的拼讀方法。對于陌生字,先要讓學生自己拼讀,包括聲調的訓練要準確、到位。在低年級教學時,筆者堅持讓學生每大周讀一本兒童故事書,以此來強化他們的拼音認讀和認字能力。這樣一個小小的習慣,使得孩子們在無意中認識了很多字,并且識字能力也大有見長。
2.利用好趣味活動。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有了興趣,學生才能有識字的樂趣。比如出對聯、講故事等活動來讓學生在快樂中喜歡上漢字,從而提高識字能力。一次,筆者在教學“寂寞”一詞時,即興發揮,給孩子們講了一個古代比武招親的故事,其中有對聯的上半句:“寂寞寒窗空守寡”,讓學生對出下半聯,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孩子們都在全力思考。在筆者巧妙的引導下,有一個學生答道:“遠避迷途返逍遙”。后來,學生驚奇地發現,這些字都有同樣的偏旁部首,深感文字的巧妙,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語文課。
3.生活實踐中識字
漢字來源于生活,那么作為識字的教學也應該回到生活。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比如班內學生名字的認識,讓每個學生收發一星期作業本,基本可以認識一百字左右;去逛超市時,讓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水果、甜點的名字;在等公交車時,可以讓學生讀車站牌上的站地名稱;還可以在家具上貼上其名稱標簽,孩子在家中接觸家具時通過這些標簽識字,增加了識字量,提高了識字能力。
總而言之,識字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運用有效的方法,讓學生在趣味中學習,讓學生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學生的識字量增加了,識字方法掌握了,識字能力自然就會提高了。
參考文獻:
[1]臘秀芳,周麗.淺談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的識字法[N].伊犁日報(漢),2010.
[2]李長海.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創新六法[J].新課程(教師),2010(4).
[3]李桂榮.“中國成語識字法”教學初探[J].林區教學,2003(4).
(作者單位:河北省邢臺市信都區白岸鄉中心學校05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