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毅
摘要:大學生就業工作作為學校一把手工程,一直處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但近年來“慢就業”的現象愈發嚴重,對大學生就業工作造成了極大的阻礙。要解決“慢就業”,首當其沖是要因人施策,精準幫扶,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幫扶。
關鍵詞:就業;精準幫扶;“慢就業”
大學生就業指導在高校教育中占據極為重要的位置,它致力于讓大學生有一個清晰科學的擇業觀,進而幫助大學生制定未來的職業發展規劃。但就業指導如果僅僅流于課堂教學及理論,那么就業指導對學生而言也就慢慢失去了吸引力。因此,就業指導一定要結合學生情況,現身指導,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一、案例
許同學,男,江西宜春人,江西理工大學南昌校區2015級軟件工程(機械電子方向)本科生。該生出身農村,性格比較內向,朋友不太多,大四期間因為應聘一家想去的公司被拒絕,使整個人都失去了信心,覺得自己在大學期間沒有學到什么有用的東西,就業變得很消極,學校、學院組織的招聘會都不去參加,是班上為數不多的還沒有找到工作的學生。
二、案例分析及解決
本人從19年3月下旬接手學院就業工作以來,注意到該學生的就業狀況,并從班長、寢室成員及家長處進一步了解他的思想狀況,并認真分析了該學生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
1、自卑心理。學生自小比較好強,但好強的外表下卻暗藏著一顆自卑的心,從小喜歡超越別人,而一旦被別人超過就會黯然神傷,自卑的心理油然而生。由于應聘遭拒,使其覺得大學虛度,沒有學到本事,自信心受到打擊,進而轉為冷就業狀況。
2、逃避心理。看到大家基本上都找到工作,更是整天渾渾噩噩,白天睡覺,晚上打游戲,逃避和大家的交流,同學的要邀約聚餐也是盡可能的拒絕參與。
作為學院的就業輔導員,我看到這一情況,很是為該生感到著急,希望他能在畢業前盡快找到工作。我多次到學生寢室和他溝通,詢問學生的就業意向,但大部分時間學生都是在睡覺(晚上熬夜玩游戲),對我發的信息也是有一句沒一句的回復。對于就業意向,不是說沒有,就說覺得自己找不到工作,沒有單位會要他。
面臨這一情況,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和班長聯系,讓他平時多關注下他,我也是屢次都到他們班的宿舍和同學們交流。通過我多次的和該生溝通,最后和學生達成了一致,學生愿意接受學院的推薦,也答應去準備參加面試。我通過和領導溝通,立即溝通了一家南昌的企業,該企業需求軟件方向專業,并對汽車等機械類知識有所了解的學生。由于和企業也是初次合作,我們推薦也是很謹慎,開始還猶豫是否將該學生推薦給企業,但后來得知學生英語六級水平,我才知道學生水平可能并不差的。接下來2天,我對學生的簡歷及面試技巧進行了多次指導,最后學生到了面試環節,在學校等待的過程很漫長。最后人事部打電話給我,令我大吃一驚,人事部對該同學非常滿意,說學生上手很快。之后,學生一直在公司和學校兩點一線工作,很快也簽訂了三方協議,完成了就業。
三、案例升華
通過上述案例及分析,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1、對學生的能力充分肯定。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句話放在年輕的大學生身上是最合適不過,雖然有時候讓老師氣惱,但其實他們認起真來,又會讓你刮目相看。雖然上述案例中的同學初到企業的表現并非是特別優秀(后來了解到),但企業給予的夸獎更多的也是由衷的,他們看到了學生的潛力。
2、思想政治輔導員要時刻以人為本。樹立“以人為本”是高效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樹立的一種信念,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本質是一種培養人、塑造人、完善人的教育活動,也是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的關心學生,那是不可能做好的。時刻為學生著想,學生都是能看在心里的。
3、對冷就業學生要堅持個性化原則。在對待學生冷就業問題上,在堅持共性原則的基礎上,又要遵循個性化原則,不要“一刀切”。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成長經歷、心理素質、渴望和需求都各不相同,這就要求輔導員要因人施教,因勢利導,充分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指導效果。
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政會議上上強調,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十九大報告中也指出要健全學生資助制度,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國家對于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十分重視。輔導員在扶貧的工作中所充當的角色和所發揮的作用對于貧困學生大學的學習與生活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輔導員在其中的角色與舉措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蔣利平,劉宇文.大學生“慢就業”現象本質解析及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4):64-66.
[2]胡曉紅,王艷,常占仁.基于生涯適應力提升的大學生生涯教育策略[J].高校輔導員,2019(5):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