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希亮 吳業強 林順寶
摘要:如何將信息化技術更好地運用于高職院校的實訓室建設,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質量。將信息化技術運用于實訓室建設,可以提高實訓室利用率,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學生更好利用實訓室資源進行學習,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培養更多大國工匠,推動我國經濟更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探索了一種信息化實訓室建設的方法,為進一步更高質量實訓室的建設提供了思路。
關鍵詞:實訓室建設;信息化;教育教學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由過去粗放式的發展方式,轉為技術型、創新型的發展方式,進一步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發展方式的轉變必須要有人才作為支撐,讓更多的“大國工匠”在經濟建設中發揮中流砥柱作用,這就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教育教學改革迫在眉睫,教育教學改革也應該以信息化、數字化技術作為引領。
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更高質量人才,在理實一體,“做種學、做中教”等先進教學理念指導下,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更加重視實踐教學環節,更加重視實訓室的建設,但目前實訓室的建設理念較為傳統,不能更好地服務與教學環節,導致投入產出比較低。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國內很多高校逐漸將信息化手段用于課堂教學和實訓室管理,但大多數都停留在初步的探索階段,實用性不強。各高職院校對實踐性教學環節的重視程度逐年提高,隨之對實訓室的建設投入上持續增加,實訓設備種類和數量也逐漸增加,這就對實訓室的管理帶來挑戰,為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國內一些院校將信息化引入實訓室的建設[12]。
為了提高實訓室的使用率,降低實訓室的管理難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將信息化手段用于現代實訓室的建設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各高職院校的實訓室建設中更加注重硬件的投入,而實訓室的軟件和內涵建設方面投入較少,將信息化手段用于實訓室的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度,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將信息化手段用于實訓室的管理,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難度。建設開放型數字化實訓室可提高實訓室的利用率,將學生學習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打破,學生可在課余時間進入實訓室學習和實踐,這樣可充分發揮實訓室的使用價值。
一、在當下實訓室管理中,實訓室并未向所有師生全面開放,只有當教師申請、領導視察、課程需要時才能使用實訓室[1],傳統實訓室存在的不足
(一)實訓室利用率低
(1)大多數實訓室都是在上課的時候使用,在非上課時間實訓室空置率較高,導致設備不能充分利用,實訓設備利用率低,不能充分發揮設備的價值;(2)由于班級學生人數較多,學生很難有充足的時間在課上進行實操練習或者課上練習時間不足,課下有沒有渠道去進行練習,導致學習效果一般;(3)實訓室利用率低,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打折扣,大多數的實訓室只是為師生上課時間使用,易導致實訓室資源的浪費。
(二)固定內容、固定形式,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不利于學生創造性的發揮
固定內容、固定形式導致學生思路不開闊,思維模式僵化,不利于適應未來學生發展的綜合性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傳統的課堂,傳統的教學方式,易導致學生思維方式的固化,而新時代的學生更希望用新的方法、方式進行學習。
(三)學生不能利用課余時間對講過的內容進行鞏固提高,對于理論基礎較差的學生也不能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課程的補習
新的教學理念強調個性化、個性化學習、個性化指導,但是傳統的學習方式,傳統的理念,不能真正實現個性化。學習好的學生不能實現個性化知識拓展,基礎差的學生不能實現個性化指導和練習。
由于傳統實訓室存在以上不足,需要探尋一種更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適應學生成長需求的實訓室建設經驗,才能更好適應未來,適應時代的發展的要求,本文探索了一種信息化實訓室建設的方法,為進一步更高質量實訓室的建設提供了思路。結合傳統實訓室存在的不足,通過對開放型信息化實訓室的探究,希望借助信息化手段改進現有實訓室的不足。
二、信息化開放型實訓室建設的主要思路
(1)加大開放型信息化實訓室投入力度。各高職院校要加大在開放型信息化實訓室建設方面的資金投入,將開放型信息化實訓基地的建設思路融入實訓室的前期總體規劃中來,硬件、軟件等設備設施、網絡布線、網絡安全及日常監控等內容要在規劃、采購等環節通盤考慮,做到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更新,最大限度保證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正常運行。另外,在日常管理中各學校應該有專門經費用于實習實訓室信息化系統的維護及升級,以滿足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最前沿的信息化技術運用到實訓室管理中,保障實踐教學的順利進行。通過以上措施,開放型信息化實訓室的建設才有保障,通過軟硬件的協同為以后實訓室的擴容、升級提供基礎支撐能力。只有在實訓室的建設上加大通入,才能滿足當前甚至未來實訓室的建設,才能更好服務于教師教學工作和學生的學習生活。
(2)開放型數字化實訓室規章制度建設。對于實踐危險性不大的實訓室可以探索建設為開放型實訓室,讓學生可以更加自由開放地學習、實踐,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同時提高學生學習效果、質量。但需要用規章制度對實訓人員的實訓進行約束,規章制度的建設可以保證實訓人員的安全,同時也可保證設備可持續使用。在網絡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新時代學生更加喜歡用智能手機的智能設備進行學習,在進入實訓室時首先讓學生通過智能手機等設備了解實訓室規章制度和實訓設備的使用注意事項,然后進行實訓室學習。通過學習能給學生以警醒,讓安全事項牢記心中,更好提醒學生注意操作安全和實訓室使用注意事項等,為學生的安全做好充分的準備。
(3)隨著虛擬仿真技術的發展,虛擬仿真技術越來越成熟,將虛擬仿真技術與教育相結合,虛擬仿真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虛擬交互設備、交互技術,讓學生進行全面的實踐訓練,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鍛煉應用能力[3]。通過將先進的虛擬仿真技術運用于教學和實訓室建設,讓技術更好服務于教師和學生,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新時代的學生更喜歡用新技術和新交互方式進行知識的獲取,將虛擬仿真技術運用于教學和實訓室建設,可以讓學生喜歡學習,喜歡動手,最終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人才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