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雨晴
摘要:高職院校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時,應該對專業知識進行充分考慮,基于就業導向開展專業性、針對性英語教學活動。對此,本文分析了就業導向和語用能力教學之間差異,提出了幾點提升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學校與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就業導向;英語語用能力;提升策略
前言: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礎要求》強調:高職教育主要目的就是為社會發展需求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在高職教育中,英語課程屬于重要內容,應該將培養學生語用能力作為培養目標,注重基于職場背景下的語用能力培養[1]。
1 就業導向和語用能力教學之間差異
第一,學生學習效果無法達到預期效果。以學生角度分析,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學生學習語用能力過程中存在困難,主要是由于傳統教學活動主要以學生寫作與閱讀能力為主,但是語用能力更多地是鍛煉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學生此方面能力較為薄弱。其次,學生學習動力與自制力不足,雖然學生對于語用能力重要性有著清醒的認識,然而開展實際學習活動時缺乏良好學習動力,并不能夠有效保證教學效果。
第二,教材指導效果無法滿足預期要求。在語用能力教學中,教材具有重要作用,能夠為教師提供良好指導,然而現階段在語用能力教學中,英語教材和就業導向具有一定差距。首先,部分學校會直接套用原教材,此類教材并不注重語用能力培養。其次,部分教材的編寫思路缺乏連貫性,具有較大跳躍性,進而導致學生難以提升自身英語水平[2]。
2 就業導向背景下學生英語語用能力提升策略
2.1交際性與互動性課程教學
對于英語課程來講,就是一種交際語言類課程,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充分掌握,引導學生通過學習總結以及積累運用等不斷強化自身英語運用能力與知識應用水平。我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工作要求:對于就業導向下的課程,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應該為學生設計一些口語交際學習活動、演講比賽、寫作活動等,充分引導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知識,進而不斷強化自身英語能力,為自身職業發展與專業就業等夯實基礎。
比如,開展高職英語教學時,可設計演講活動,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演講主題,例如將“自我管理”作為課題,讓學生分析自身職業發展與專業學習等,收集演講資料,羅列大綱,以此為基礎進行演講。學生可以將perfectionism、procrastinatio、optimism等方面作為演講要點。學生查找資料時即可以獲得大量關于“自我管理”的內容,進而讓學生可以根據工作與專業發展等內容進行深入討論,完成資料收集工作后開展英語寫作,可以對學生詞匯運用與寫作能力展開綜合考察,同時借助演講培養學生口語能力,可以充分促進學生英語交際性與互動性學習。
2.2基于專業領域的詞匯教學
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時,還需要對學生基礎知識予以足夠重視,主要是由于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開展學習活動時缺乏自覺性,所以英語學習較為形式化與單一化,開展高職英語教學活動時,需要積極以就業導向為基礎開展課程教學,應該在基礎知識教學中設置一些專業知識[3]。
比如,針對機械專業的英語教學,應該在開展單詞教學活動時增加機械專業詞匯教學,讓學生可以積累以及掌握豐富的會計相關英語詞匯。機械專業學生進行專業學習時,應該有效把握機械類型、標準參數等方面知識,相關詞匯涵蓋Safety load(安全載荷)、Surfac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表面傳熱系數)、cutter(刀具)、Thermal conductivity(導熱性)、Single row bearing(單列軸承)、Equivalent gear(當量齒輪)等。
2.3英語教學和專業知識相結合,拓寬學生的知識范圍
在高職院校中,專業類型多種多樣,各個專業學生應該充分把握自身專業知識點與課程內容,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時,學生應該充分學習以及理解英語知識難點內容與重點內容,進行英語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拓展性學習活動時,對專業學習和英語知識進行充分融合,引導學生對專業知識進行充分融合,充分提高學生競爭力。
比如,開展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學活動時,可以通過閱讀理解,引導學生通過專業內容對相關問題進行解答,Data needs to be moved with the help of relevant media, such as atmosphere, cable and telephone line. However, before transmitting data, it needs to be converted to meet the communication requirements.在此段對話中,總結概括media等內容,就是atmosphere等,計算機學生對于這些名詞較為熟悉,讓學生可以結合專業知識深入了解相關內容。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所學知識分析這段對話,此種就業導向的學習方式可以借助專業知識對英語學習進行解析,同時,可以讓學生拓展知識過程中,不斷拓展英語語言學習范圍,同時增長見識。
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開展英語教育工作時,應該積極遵循以應用為目的、實用為主的原則,將學生創造性與主動性充分發揮出來,進而有效強化學生英語語用能力。在就業導向背景下,可以通過交際性與互動性課程教學、基于專業領域的詞匯教學等策略,提升學生語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曾素蓮.微課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1(07):13-15.
[2]彭湃. 高職院校大學英語“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探析[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區域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3]嚴瑾.高職商務英語畢業生就業情況和社會需求調查分析與建議[J].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0(02):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