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宗彩
摘要:懶惰是每一個人成長歷程中都要經歷的,只要選用正確的方法,就能很快克服懶惰。小學生心智尚未發展成熟,面對困難時總會產生退縮的心理,面對一些復雜的事物,也會產生懶惰的心理,久而久之就會基積懶成奔。面對這些問題,教師就要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尤其是針對于數學教學,更需要學生開動腦筋,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可以將復雜的事物拆分成一個部分,制定一個一個小小的目標,學生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時長督促學生,形成家校合作,為學生創造無窮的學習動力,從根源克服懶惰。
關鍵詞:小學數學 積懶成本 成因分析 策略探究
引言
小學階段學生就如同清晨的朝陽,應當擁有無限的活力,不能被懶惰所影響。面對學生存在的懶惰問題,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積極制定解決方案,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開展一系列多元化的數學教學活動。本篇文章基于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懶惰產生的原因展開深入的探討分析,并對此提出相應具體的教學策略。
一、小學生積懶成笨的原因分析
現如今每個家庭孩子的數量較少,在家庭中備受寵愛,因此孩子對父母與老師都產生了較強的依賴性,缺少獨立性,這種依賴性就是導致懶惰的主要原因。
其次就是學生對自己要求不高,得過且過的思想嚴重,做事不求真,不求質量,不求快節奏,這種缺少上進心的表現必然導致懶惰現象的產生。家長對孩子的過分嬌縱,大包大攬,只會使孩子從小養成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的不勞而獲的壞習慣。另外,有的家長本身就缺少時間觀念,沒有勤勞的習慣和雷厲風行果斷利落的作風。身教重于言教,這樣的家庭影響嚴重影響了子女良好健康習慣的形成和良好行為的發展,促進懶惰現象的發生。
二、小學數學積懶成奔的具體解決方案
(一)持之以恒,解決學生行為懶惰問題
在小學數學學習當中,一部分學生存在行為懶惰的情況,主要表現為,面對一些事物不能長久的堅持,教師布置了作業也不愿意完成,練習中出現了錯題,長久時間不進行分析改正,久而久之就會將其拋諸腦后。面對這一問題,教師就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引導學生持之以恒的做一件事。
例如,六年級階段的學生面臨的練習題也越來越多,難度也越來越大,學生練習過程中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如若學生出現錯誤后沒有馬上行動,再次進行分析,這個學習漏洞就會越來越大。面對這一情況,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要求同學們出現錯題之后,第一時間將其記錄在錯題本當中,并且記錄到錯題記錄的時間,以及出現錯誤的原因。每周教師都要進行兩至三次的檢查,面對記錄及時清晰的同學,或者是進步比較明顯的同學,教師要予以其一定的獎勵,同學激勵、獎勵的方式,調動班級全體同學的積極性。又或者是教師可以采用積分制,每次為學生錯題本打一個分數,當分數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就可以找教師兌換相應的獎勵,這樣一來學生就擁有了動力,自然而然的就會克服行為上的懶惰。
(二)開設探究性教學,解決學生思維懶惰問題
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常常會遇到一種情況,明明有一些學生非常的聰明,但是教師布置了作業與任務,這些學生就是不愿意動腦筋思考,這主要就是因為學生思維上存在懶惰。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就可以選用探究性教學方法,將課堂交換由學生手中,通過有趣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大腦思維。
例如,帶領學生學習“圓錐體積”相關知識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為同學們準備一些小道具,有圓柱與圓錐模型,沙子,量桶,水等物品,隨后教師將同學們分成若干學習小組,每組同學可以選擇相應的物品,完成圓錐體積的探究活動。這一部分知識每位同學都沒提前學習過,只有依靠全組的力量才能完成,每一位同學都需要開動腦筋,不能再依靠教師的講解。于是在小組當中同學們都進行了積極的思考,每一位同學都要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同學說道我們要從體積的概念去思考,有的同學說老師為我們提供了水與沙子肯定有一定的道理,我們可以將這個作為探究的突破口。很快同學們就發現,可以通過圓柱與圓錐對比的方式,通過測量,同學們了解到教師提供的圓錐與圓錐的高、底面積都是相等的,有的小組將沙子分別倒入兩個模型后,發現圓錐的體積容量為圓柱的1/3,這樣一來就得到了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在這過程中,每一位同學都進行了積極的思考,開動腦筋,將懶惰拋諸腦后。
(三)實現家校合作,嚴于管理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家長溺愛孩子的情況也越來越多。許多時候在學校教師進行了嚴格的要求與正確的引導,但是回到家庭中家長過于寵愛孩子,學生就會全然忘記在學校養成的良好習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學生身上懶惰情緒越來越重。尤其是在數學學習當中在,需要學生開動腦筋,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面對這一問題教師就要及時的進行干預,做好家校合作。
例如,對于小學數學學科而言,教師可以與家長組建數學學科群聊,教師可以每天在線上平臺發送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讓家長對學生在校學習有一定的了解。還可以將學生的在校表現拍攝下來,發送到群聊當中,讓家長看一看,原來在學校孩子可以獨立完成許多的事情,這樣回到家庭當中,家長也能放開手,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針對懶惰情況嚴重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的與學生家長進行單獨的溝通交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教育引導策略,全面推進學生的個人發展,幫助學生克服懶惰的行為與懶惰心理。
結束語:
總而言之,懶惰會給學生帶來十分不良的影響,他會阻礙學生的發展,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必然要借助學科特性,積極引導學生開動腦筋,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完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逐步擺脫懶惰的行為與思想,朝向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秀麗.探究小學數學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黑龍江科學,2017,8(11):70-71.
[2]劉紅梅.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07):79-81.
[3]李星云.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的有效性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30(01):97-101.
[4]汪勝奎.探究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3):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