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紅
摘要:歷史的長河不斷向前奔涌,優秀的傳統文化恒久不變,隨著時代的發展,作為從教20年的教師,,理應接過前人的接力棒,激流勇進,為我們的未來教育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傳承;奉獻;經典誦讀;讀書
正文:
獻身講臺,青春無悔,我用奉獻書寫人生美麗的篇章,情系教育,關愛孩子,我用真情描繪孩子幸福童年的多彩畫卷,從三尺講臺的歷練中一路走來,我把智慧的種子播撒在學生心田,從親情校園的執著中一路走來,我用關愛培養學生一路成長,這就是------喀喇沁旗蒙古族實驗小學,一名普通人民教師的我。
2001年畢業于內蒙古幼兒師范學校,先后從事過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教學工作。自從走上工作崗位的那一天起,無論是從事幼兒教育還是小學教育,我始終奉獻如初,執著如初,關愛如初,讓教育之路在激情的涌動中一路延伸,在從事幼兒教育工作的十年里,將自己美好的青春奉獻給了鄉村里可愛的孩子們。從培養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做起,既當媽媽,又當老師,任勞任怨,無怨無悔。農村學校的孩子,往往最缺失的就是家庭教育。所帶的每一個班級里,大多數都為留守兒童,年輕的父母在外地打拼,年邁的爺爺奶奶帶著孩子既要操持家務,又要從事農業勞動,只知道讓孩子吃飽穿暖,哪里懂得家庭教育。我深刻體會到孩子家長們的各種不容易,除了做好日常教育,面對實際情況,耐下心來自己編制了許多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如“小手勤洗洗,病菌不找你”“微微笑,拉拉手,互相幫助好朋友”。從一點一滴做起,培養和引導好孩子的生活習慣。除此之外,還經常家訪,與老鄉們聊天,潛移默化地為家長們灌輸家庭教育理念,培養孩子的方法,家長們雖忙于生計,但是對后輩們的希望都是望女成鳳,望子成龍,在每次嘮嗑中,將教育方法傳播。我對每一個孩子的情況都了如指掌,真正做到學校、家庭教育的統一。播撒一片愛意,收獲一片真情。當初教過的幼兒早已長大成人,并在高考前結伴到家中探望和感謝我這個啟蒙老師。從事幼兒教育,在孩子們懵懂的幼兒時期能留下些許痕跡,是為師者最大的欣慰。
2011年,由于工作需要,我調入喀喇沁旗蒙古族實驗小學工作,新的學校,新的考驗,新的空間,新的挑戰。在新的學校,我從一年級帶起,北派名師李衛東說:小學階段,老師頭腦中應有自己所教學科的課程體系,在小學里,一、二年級尤為重要。應放最好的老師從事教學,作為新手教師,接到如此重任,每天走在學習的路上,背包里盛放著厚厚的教參和教科書,每頁都布滿了勾勾畫畫的詳細標注,學校的教室、辦公室,隨處可見我執著學習的身影,只要有語文學科的聽課活動,總是積極參與,認真傾聽,詳細記載,聽評討論,在學習中提升自己的知識積累,在互動中增強教學業務能力,在執著中升華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同事說我堪比教導主任的影子,聽課堂堂不落,形影相隨,也被同事們一致評為好學好同志。在孜孜不斷的學習中,在勤勤懇懇的工作中,硬核的教學成績是灑下汗水的見證,所教的第一批孩子們,在小升初統考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王錚同學以299分摘取了小升初狀元。
我是執著的,任教的每一名學生都曾得到過我無微不至的關懷,我是熱情的,熱愛生活,喜歡參與各種教學和德育實踐活動,我是上進的,熱愛讀書與學生共讀商討成了我的一件樂事,我是有思想的,一直信奉魏書生老師的一句話,做教師而不做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長能力的機會。我注重有風格、有創新、有品位的教育,力求用獨特有效的方式對學生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除日常教學外,還摸索出了一套獨特有效的方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強調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成立班級微信群,QQ群,及時溫馨提示家長怎樣做好孩子的教養教育工作,要求學生每天早晨進行經典誦讀,采用137累積法,每天誦讀三樣經典,每天至少讀一遍(多遍不限),堅持讀一個星期,七日往復,周期循環,為孩子們一生奠定了文化底蘊,每日聆聽古圣先賢的智慧之音,熏陶一身的經典古韻,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誦讀了《小學生必備古詩75+80》、長唐詩88首、《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幼學瓊林》、《聲律啟蒙》上下卷、《孝經》我們三年多的時間里,班級里大部分孩子對這些經典已經能熟讀成誦,每天的誦讀,不但培養了孩子們自信心,而且提高了孩子們的記憶力,大大地提升了老師與孩子們的人文素養和語文素養。
我們每月評選班級讀書大王,實時激勵孩子進行課外閱讀,每月推薦兩本適合學生閱讀的圖書,月末時根據這兩本書的內容出測試卷,檢查孩子對圖書內容的撐握情況,到目前為止,我班孩子,每生必讀的圖書已經達到七十多本,每周必上的好書推薦課,向學生推薦的好書也是周周更新,比如《不一樣的卡梅拉》、《我們的身體》、《我們愛科學》等都是在大家的智慧下出爐的適時的適宜的圖書,時時激勵孩子們進行閱讀,與這個語文為王的時代同頻共振。
因為付出,因為真情,因為擔當,學校領導總是說,‘我所帶的班級孩子們很懂事,同事們也經常議論‘我班級里的孩子真像樣,為了讓教育的路走得更穩,更扎實,在完成工作之余,我總是及時總結經驗,寫成案例或者反思,所撰寫的《頭多了沒有兵》,以及《我和你們一起長大》等反思案例,分別在旗級優秀論文反思案例評比中獲得一等獎.
不斷拓寬教育視野,我總是利用自己從事過幼教工作的經驗,在班級中不斷開創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做全旗觀摩課《春節文化研究》,錄市級光盤課《我的家鄉------喀喇沁》,發表區級綜合實踐活動論文《行走在鄉村小學的綜合實踐活動》,成為全體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路者。金杯銀杯不如口碑,金獎銀獎不如夸獎,如今我正在以飽滿的熱情,專業的知識,精湛的技能帶領著又一批孩子們揚起風帆,乘風破浪,駛向輝煌的彼岸。
為教育奉獻青春無悔,為優秀文化傳承貢獻點滴力量,為孩子們鋪就陽光道路快樂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