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夢含
摘要:伴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在傳統行業發展的過程中,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新的機遇。在金融業發展的過程中,通過對網絡技術的整合,能夠進一步優化金融業的發展思維和發展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基于此,在當前形勢下,更需要金融業進一步加速自身在管理和服務方面的創新,實現自身的持續穩定發展。因此,本文立足問題,提出幾點建議,以備后續參考。
關鍵詞:新形勢;金融管理;金融服務;創新對策
引言
在一個國家發展的過程中,金融是最為核心的產業,也是全面推動一個國家經濟建設的重要動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的金融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問題。基于此,為了營造出金融業發展中的良好持續,有效抵御金融業發展中的風險問題,還需要進一步做好金融業發展過程中的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為金融業的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
一、當前形勢金融管理與服務中面臨的問題
(一)金融結構不平衡
對家當前金融業發展情況,首要問題仍體現在金融結構的不平衡方面。我國雖然針對金融業的發展出臺了很多支持性的政策,但是這些政策的作用僅僅是滿足金融業在市場中的生存,并不能夠推動金融業的發展,在金融業建設的過程中,仍面臨著很多危機。同時,從我國資金持有量來看,大都集中在國有銀行方面,這就導致了很多金融業務的展開仍需要依托銀行來進行,而金融機構本身能夠開展的金融服務是十分有限的。過程中,企業的發展需要融資,而企業的融資則只能夠依托于銀行來展開,而在目前金融結構不平衡的基礎上,企業的銀行貸款同樣伴隨著一定程度的風險。此外,從普通居民的角度來看,大部分局面能夠實際支配的資金很少,他們本身能夠選擇的投資渠道也比較少,加之受到物價上漲的影響,這就在程度上限制了資金的流動,同樣會影響我國的金融業發展。
(二)缺乏高素質人才
高素質人才的匱乏始終是限制金融業發展的一大原因。一般認為,人員作為工作展開的主體,其意義在于向行業傳遞主體力量,但人員本身帶來的主體力量大都屬于變量因素。包括人員的專業能力差異、人員的理論認知差異、人員的工作經驗差異、人員的責任態度差異等都會導致不同的工作結果。同時,從當前企業金融人才的組成來看,大都是企業自身的財務人員,那個這就限制了人員主體作用的發揮,無法保證工作展開的專業性和質量。
(三)企業金融管理模式存在不足
在經濟全球化的視角下,全球范圍內的經濟互動越來越頻發,這也給我國的金融業發展帶來了很多國外的理念和模式,并同時對我國傳統的金融業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沖擊。那么對先進理念和先進模式的借鑒本不是壞事,但是在借鑒的過程中,由于沒有考慮到我國的實際情況,以及企業的實際情況,這就會導致借鑒的不倫不類,在生搬硬套的基礎上,反而限制了我國的金融業管理模式完善。
二、當前形勢下創新金融管理與服務的對策
(一)完善企業的產品和服務
針對以上問題,在當前形勢下金融業管理與服務創新的過程中,企業首先需要樹立產品意識,進一步完善自身的產品和服務。金融業是基于市場經濟下的行業,那么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對市場進行分析,必須要明確用戶的實際需求和用戶的實際利益,要打破傳統模式下的單一產品結構,切實提高自身的金融服務質量。同時,在與客戶進行交流的過程中,企業要避免一味地向客戶推銷金融產品,而是要了解客戶的實際情況和真實需求,向客戶提供金融咨詢服務,幫助客戶了解不同的金融產品,同時在與客戶交流的過程中,也能夠向客戶介紹產品的優勢,以及幫助用戶樹立理財的意識,消除傳統觀念里人們對金融產品的負面態度。此外,則是要針對不同的客戶來做好個性化的金融服務工作,切實讓客戶感受到企業是為了他們著想的。一方面能夠拉近企業和客戶的距離,另一方面也能夠為企業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形象。
(二)積極引進高素質的金融人才
在當前形勢下,為了進一步推動金融業的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企業方面還需要做好高素質人才的引進工作。人才是金融業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支持,尤其是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人才的比拼已經成為了企業之間比拼的核心競爭力。那么從人才引進的角度來看,企業要打破傳統認知中的被動引進模式,主動探索人才的引進道路,建立長效的人才發展模式。過程中,企業應當積極與各大高校建立合作管理。一方面是通過校企合作模式,對高素質的大學生進行引進,并同時借助企業的力量來完善大學生的培養。而另一方面通過校企合作模式的開展,也能夠組織利用學校的師資力量,利用教師的理論知識來對企業現有的人員開始培訓,并同時完善企業的自主培訓模式,切實推動企業人才體系建設的持續發展。
(三)根據互聯難金融的特點強化風險控制
在網絡時代下,一方面是給金融業的管理服務創新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另一方面也給金融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多風險問題。那么從網絡風險的存在方式來看,大都是多樣化的。這就需要企業切實對焦不同的風險,來制定出針對性的風險防控措施。同時,企業還需要改變以往的事后風險管控模式,對風險進行分析和預測,構建集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為一體的立體化風險管理系統。同時,利用網絡技術的優勢,加速金融風險同信息化建設的結合,對海量的數據信息進行充分的整理、利用,并成立金融風險的資料庫,加速經驗總結和方法總結。最后,則是需要進一步完善企業內部的結構,明確各個崗位的職責,保證企業內部各個部門、各個人員的工作有序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新形勢的大環境下,針對金融業的發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也給金融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那么在此基礎上,就需要金融業進一步做好自身的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打造全新的發展模式和發展體系,實現金融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海洋. 淺析當前形勢下創新金融管理與服務的對策[J]. 商訊, 2020, No.193(03):86-87.
[2] 高艷芳. 淺談當前形勢下創新金融管理和服務的對策[J]. 理財(財經版), 2019, 000(008):124-125.
[3] 覃夢盈. 新形勢下創新金融管理與服務的對策[J]. 商情, 2020, 000(007):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