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火明
摘要:小學階段是個體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尖銳,而處于經濟水平等各種條件受限的農村地區,農村地區的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更為突出,心理健康問題的出現為我們教育工作者敲響了警鐘。本文就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現狀進行探討并提出自身看法。
關鍵詞:農村小學;學生心理健康;探討
小學階段的學生尚未形成完整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處于健康心理培養的關鍵階段。因此,教育工作者應當提高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度。農村由于社會經濟水平較低和教育資源較為薄弱,其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工作較為滯后,心理健康教育關系著農村小學學生的全面發展,應當著重注意農村小學學生的心理發展現狀,正確認識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解決問題。
一、影響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家庭教育對農村小學生的心理影響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和補充”,由此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農村家庭對于孩子的教育,往往采取“趕羊式”教育,在小學階段就開始催促孩子力爭上游,期望孩子能夠通過知識教育考一個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從而完成身份的改變。但在這一過程中,這種過高的期望與小學生心理發展規律產生沖突,并未能達成預期效果,反而易導致該階段的學生出現厭學、焦慮、情緒不穩定的心理問題。農村家庭教育缺失還體現在留守兒童這一群體之中,這類學生由于長期缺失父母的陪伴與關愛,易出現自卑、害羞、沉默的心理癥狀。還有部分農村家庭只關注對孩子物質上的追求,漠視孩子的精神發展,不易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自控能力差。
2.學校教育對農村小學生的心理影響
農村小學過分追求升學率,及格率,優秀率各種數字,提高學習強度,不符合該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拔苗助長”的方式雖然有一定的成效,但也只是短暫的,過雨云煙,且造成一連串不良反應,學生壓力過大的情況下厭學情緒會達到更高值。并且由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遲遲得不到有效開展,尚停留在口號層面,學生的煩惱得不到紓解,壓力的積壓,學生心理問題也接踵而來。
3.社會多元文化對農村小學生影響
大眾傳媒以及電子產品的發展,使身處在農村地區的小學生對外界消息的接受更為方便。也正是這份便利,小學生過早接受多元文化與自身所處的環境矛盾沖突所帶來的心理缺失,不同的生活環境所造成的生活觀念,讓農村小學生對自身以及自身環境產生懷疑不滿的情緒,且這種情緒來得迅猛,學校和家庭并未能及時認識和引導。且小學階段的學生分辨事物的能力水平較低,面對復雜多變撲面而來的思想文化,并未能夠做到明辨好壞,極容易受到負面思想文化的侵襲,進而導致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出現異樣。
二、應對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困境的對策
1.學校明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務,有序推進落實
首先,學校必須認識到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必要性,小學生心理健康與否深刻影響著其的成長發展,不可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當做硬式指標應付。其次,學校應當明確心理健康教育要有具體內容的這一理念。即從個性發展方面、青春期心理、學習方面的心理、生活適應方面、生涯發展方面這五大具體模塊入手,在明了任務方向的前提下,以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制定各項針對措施有效推進。最后,健全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培養機制和激勵機制。建立以學校領導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組,發揮組織領導的作用,加大人力物力投資,開設相關課程培養全體教師心理教育知識,并通過激勵機制提高教師參與心理健康家與工作的積極性
另外,班主任和各科任老師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關聯,對學生情況了解程度較高,理應成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主體。因此,全體教師應當認識到自身在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性,以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素質和能力為目標。
3.創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當結合學校實際條件創新開展形式,通過多渠道與學生交流溝通,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其中的積極性。比如可以組織家長學習心理教育學的講座活動,更好地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系,分享學生狀況。組建專門的心理輔導室,讓學生有專門的地方傾訴煩惱,在特殊情況之下得到專業人士的幫助,為學生建立心理檔案,密切關注學生不同階段的心理狀況。開展心理教育主題活動,利用校園板報、宣傳欄等傳播媒介分享心理健康教育小知識,向學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通過這些常規教育,為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構建良好的生態環境。
4.發揮學校、家庭兩者結合的教育功能,創設良好環境
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是密切相連,不可分割的。為了有效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進行,必須認識到兩者結合對學生的深刻影響,學校方應當積極主動與家長溝通,可以利用電訪、家訪的方式及時反饋學生情況,但在反饋過程中,建議多采用鼓勵贊揚的方式,避免出現學生家長采用體罰的方式懲罰孩子。學生家長也應當主動參與孩子的學校活動,配合學校工作。在這一相互過程中,應時刻尊重學生個體意識,避免傷害學生自尊,共同努力為學生個體心理發展創設良好環境。
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繁多,而明對尚未明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道路任重而道遠,教育工作者應該明確自身責任,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對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性,共同克服困難,努力推進此項工作,為農村小學生創造更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生長環境。
參考文獻
[1]陳亞囡,王穎.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文獻綜述[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0,12(05):86-88.
[2]張娟.淺析農村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科普童話,2019(4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