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丹瑜
摘要:校本課程已經成為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學科課程體系建設與發展的大方向,是全面確保青少年全面發展的重要載體,農村小學體育校本課程開發也是如此。文章就立足依托小學體育新課程標準與現有資源,明確校本課程的特色;明確校本課程開發目標體系,制定出完整的課程實施計劃;打造全過程的課程評價體系,力求校本課程的實時優化與調整三個方面,就其實踐方案加以論述。
關鍵詞:農村小學;體育校本課程;開發;實踐方案
引言:
隨著我國小學體育課程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全面培育學生體育學核心素養已經成為光學體育課程教學的基本任務,農村小學體育課程建設與發展無疑要朝著這一新要求不斷努力,校本課程開發自然成為重要突破口。但如何真正做到切實有效的開發就成為擺在每一位農村小學體育教師面前最棘手的問題,需要就其實踐方案不斷進行深入探究。
一、依托小學體育新課程標準與現有資源,明確校本課程的特色
從校本課程開發的著眼點來看,首先應該關注的無疑是學校自身以及學校周邊有哪些特色資源可以借助,隨后應該思考這些特色資源的使用能與小學體育新課標所提的新要求相適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答案是肯定的顯然課程自身的特色能夠充分彰顯出來,農村小學體育校本課程的開發自然也不例外。在這里,筆者認為必須將明確體育校本課程的特色放在首要位置,具體操作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第一,深刻挖掘校園體育文化的自身特色。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無疑是當前農村小學體育事業發展的“重頭戲”,依托鄉土資源氣息和現行小學體育新課程標準建設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就成為廣大小學體育教師日常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對此,教師在開發特色鮮明的農村小學校本課程之前,必須先將學校體育文化進行深刻了解,進而為突顯體育校本課程的獨有特色提供有利前提。第二,深入探明學校以及周邊所具備的可用資源。由于農村小學固有的體育課程資源相對較為缺乏,具有一定的不完善性特征。針對于此,借助周邊現有的自然資源條件,開發體育校本課程資源則應作為重要的準備工作,進而為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順利進行提供強有力的保證,同時讓課程特色能夠得以進一步彰顯。
二、明確校本課程開發目標體系,制定出完整的課程實施計劃
再從校本課程開發的操作流程方面出發,目標的高度明確無疑是根本條件之一,因為目標指引方向,名表高度明確就意味著課程開發的大方向是正確的,反之則不然。農村小學體育校本課程的開發依然如此,必須將明確校本課程開發目標體系的高度明確放在重要位置,并以此為契機制定出完整的課程實施計劃,確保學校體育校本課程的育人優勢能夠得到最大化體現。在這里,具體操作應包括兩個方面:
解讀小學體育新課程標準(2017年版)和了解學校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內在需求。小學體育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新要求,無疑能夠為學校體育課程建設與發展提供明確的指向作用,而通過解讀當前小學體育新課標,不難發現培育學生體育情感顯然是第一位的,其次則是強化學生體育技能和運動能力,最終要促進學生良好體育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擁有新課標新課標作為指引顯然并不夠,還要結合學生體育運動參與過程中的內在需求,這樣才能確保校本課程的落實能夠體現出快樂育人的效果,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成果達到最佳。
三、打造全過程的課程評價體系,力求校本課程的實時優化與調整
毋庸置疑,校本課程的開發是從無到有、從不完善逐漸走向完善的過程,課程的完善性往往取決于保障條件是否充足,而提供保障條件的恰恰是校本課程評價體系。就此,筆者認為針對農村小學體育校本課程的開發而言,打造出全過程的課程評價體系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一環,能夠為體育教師不斷做出優化與調整提供強有力的保證,具體操作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課程教學方案設計評價。主要針對課程教學目標的合理性,教學信息和相關教學資源的適用性與充分性,教學手段選擇的可操作性,教學總結與評價的客觀性方面進行評價,確保校本課程教學設計能夠為教學實踐活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第二,課程教學實施過程評價。該評價主要針對課堂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評價內容包括教師動作交接與示范能力方面、指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能力方面、總結課上教學活動的能力、評價學生課上學習成果與狀態的能力、接納和采用學生建議的能力,為教師不斷提高校本課程執教水平提供重要保證。第三,課程教學效果評價。這一評價主要針對教師課上“教”的成果與狀態,以及學生課上“學”的成果與狀態做出客觀點評,評價內容要涉及學生學會了什么、欠缺的是什么、校本課程的認知程度如何、學生學習的期望又有什么、教師教學的側重點是否與課程目標相一致等等。這些評價結果顯然直接指向于該校本課程的優化與調整,為課程體系內部結構的完整性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通過以上觀點的論述不難發現,農村小學切實開發出具有特色的體育校本課程是一項系統工程。其間,不僅要將現行的新課程標準和現有資源進行深入的解讀與挖掘,還要在課程開發的目標、課程實施計劃、課程評價工作進行合理安排,由此方可確保開發的課程具有極強的可行性和實效性。對此,不斷深化上述論點自然成為廣大教師今后實踐與研究的新側重方向,以此為農村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不斷拓展空間。
參考文獻:
[1]孫明.新課程標準下中小學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赤子.2017,(22).
[2]馬希良.農村小學體育游戲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和路徑[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