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華
【摘要】教師在課堂上要注重學生獨立思考,要使得學生在感受只是的發生過程中獲得知識,培養自主意識和實踐能力,進而獲得在以后的人生中生存所必需的能力、意志和思想道德品質等等。這種教育思想的提出對當前的教學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這種新的變革性體現的最突出的特征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著重要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運用能力,通過問題教學是實現這一要求的方式之一。因此教師在實施課程標準時,要求我們必須充分重視學生的獨立性,積極鼓勵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創設問題進行問題教學,讓學生學會獨立學習,培養并發揮他們的獨立性。
【關鍵詞】問題教學;自主學習;課堂教學
專家認為,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內在本能驅動的。很多孩子對客觀存在的諸多因素感到好奇,這就是本能。這驅動他們去發現、認識并解決問題。有研究顯示,某些電腦游戲很容易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很大原因是因為電腦游戲中的一些模擬問題情景使他們著迷。假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也能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那歷史課堂也將成為學生快樂的學習樂園,從而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甚至獨立探究。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設計問題教學呢?首先我們要解釋什么是問題教學。
歷史教學中什么是問題教學呢?簡單地說就是教師將課堂教學中的教學內容根據教學要求和目的,轉化為一串串面向所有學生的有序的問題,用問題來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行為。問題教學是自主學習的重點與關鍵所在。所以接下來我主要談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如何設計問題教學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一些體會。
一、以疑啟發,用疑問開啟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在實際的自主學習和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水平、經驗和認知規律等不同因素,抓住學生思維的興奮點。在學生喜愛的的形式中設計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使他們產生疑問。過往的歷史教學和傳統的認知讓學生覺得歷史課就是死記硬背,使學生感覺枯燥無味,又讓他們對歷史的難度認識不足,因此不能引發特別的重視。因此我們可以利用有啟發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調動其學習興趣。舉個例子:在上初中歷史第一節課,即七年級上冊第一課《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一課時,我先提出問題“同學們認為人類是從哪里來的”,并讓大家討論發言。同學們因為從小就聽過人的由來相關的各種說法,因此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來自中外的各種傳說和神話故事,甚至還有來自外空移民等大膽的答案。課堂氛圍十分積極活躍,大家學習的興趣也就調動起來了。這為大家的自主探究做了良好的鋪墊。
二、以問導之,創設問題教學,是最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措施之一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聽到學生類似的抱怨:“老師,歷史知識好容易混淆啊,總是記不住,如果歷史知識能讓人印象深刻就好了。”正是學生的困惑促使我反思:能否通過挖掘與課文重難點相關的內容并通過一系列有序有層次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討論,并內化到學生的內心深處,加強記憶?經過多次課堂教學實驗證明,有針對性地對重要內容設計教學問題,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有助于培養學生閱讀史料、理解史料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講《美國獨立戰爭》一課時,我先通過視頻介紹了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由來,英國政府向北美各殖民地強加稅收,并實行高壓政策。然后跟同學們介紹了著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隨后創設問題:面對如此情形,英屬殖民地的民眾可以怎么做?學生得出結論:奮起抗擊,從而導出課文第一目——獨立戰爭的爆發。第二目的講授是通過學習《五月花號公約》并提取關鍵字:如民眾自治團體、自由獨立、生而平等、人民主權等等,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問題:美國獨立戰爭受到西方那些思想的影響?導出《獨立宣言》及美國獨立戰爭的過程。在講到美國《1787年憲法》的時候,我引用了美國制憲會議記錄中的場景“1787年5月,美國12個州(羅德島拒絕參加)的55名代表來到費城為新生的美國制定憲法,召開了為期116天的制憲會議,這也是美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一次會議。會議開得并不順利。先是有人遲到,后是有人早退,最后又有3人拒絕簽字”。從時間長、遲到、早退等等這些細節中可以看出,制憲會議內部矛盾重重、派系紛爭,……出現了嚴重分歧。從而讓學生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美利堅合眾國憲法》來之不易,那更應該凸顯出其可貴及重要性,最后設問:1787年憲法的作用和影響是什么?整一節課,通過具體的史料,創設三個問題教學,從而導出歷史事件的背景、過程和結果影響幾個重要要素,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在探討史料的過程中也就引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角度、多層次 地設計探究性問題,引導學生深入到教師創設的歷史情境中去突破難點,這樣的教學問題的設計既讓歷史賦予生命力,又能提高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鼓勵學生質疑,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很多時候,學生不敢向課文和資料提出質疑;不敢向教師提出質疑;也不敢發表與答案不同的看法。問題教學是雙向和多向的:可以教師問,學生回答;也可以是學生問,老師答;還可以學生問,學生答。回答問題固然是一種能力,但是敢于提出,善于提出問題也是一種難得可貴的能力,也需要鼓勵和培養。教學學生質疑和提問,這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精神的重要基礎。現代教育理論覺得:“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原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對學生的主動反問或質疑教師應當及時回應,做出肯定。錯的要注意正確引導,給予保護和鼓勵。
最后總結一下,我們設計一些問題教學時,必須具有啟發性,承前啟后,最好能環環相扣,以保證整個教學過程的通暢無阻,勢必能事半功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鞠 勤.經典教學案例與創新課堂設計. 世界知識出版社.
[2]教師創新能力的培養與訓練.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3]仲 執.教師的創新意識.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4]中學歷史教學參考.陜西師范大學雜志社出版.
(責任編輯:鄧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