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和大調整的變革時期,呈現出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態勢。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推進,英語學習顯得尤為重要,新課程改革對英語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時期,而英語作業又是英語學習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英語作業的完成質量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質量。將思維導圖應用到初中英語作業中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為學生學習英語乃至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筆者從思維導圖的定義及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作業設計中的使用依據出發,具體講解了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作業中的應用,為推進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作業設計中的應用拋磚引玉。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英語;作業設計
【作者簡介】曾蘭香,福建省南平市建甌市教師進修學校。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常規課題“英語學習活動觀下思維導圖在作業設計中的應用研究”(課題立項批準號:FJJKCG20-380)階段性研究成果。
引言
思維導圖是一種圖式思維,它在初中英語作業中的應用就是表現在英語作業的設計中。把思維導圖引入到初中英語作業設計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可以有效開發學生的左腦和右腦,發展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等思維能力,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思維導圖與初中英語作業的相關概述
1.思維導圖概述。思維導圖,英文是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圖,是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托尼·巴贊于19世紀60年代在研究大腦的潛能和記憶規律時發明的一種思維工具,具有簡單性和有效性的特點。思維導圖通過實現圖片和文字的有機結合,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
2.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作業設計中的使用依據。眾所周知,人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左腦和右腦分工不同,左腦主要負責邏輯、語言,數學、推理、分析。右腦主要負責圖畫、音樂、想象力、情感、創意。人們學習時,往往只用左腦,右腦處于放松或休息狀態,造成了一定的浪費。研究表明,當人們去開發那些原本并不擅長的思維領域時,不但不會損害其他的思維領域,反而會產生一種協同效應,即所有領域的思維能力都會得到相應提高。
思維導圖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工具,它讓學生通過自然的圖形結構進行英語知識的構建,使大腦進行高速的運轉。思維導圖可以使學生的右腦思維能力越來越強,靈活性越來越高,還可以調動左右腦的各種因素,加強左右腦的合作,充分調動大腦的潛能。
運用思維導圖設計初中英語作業,既能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又能最大限度挖掘和發展個體的獨特性,更好地做到了個性化學習。通過構建思維導圖不僅實現了新舊知識的整合,使知識之間建立起有意義的聯系,還實現了師生之間真正的“教學相長”,提升了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二、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作業中的具體應用
1.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作業中的應用。英語閱讀教學不僅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運用英語來獲取信息,開闊視野,提高文化素養的重要渠道。英語閱讀過程其實也是一個促進新知識增長,優化認知結構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挖掘文本的意義和內涵,這樣學生對文本信息的處理就不會停留在語言知識層面。思維導圖屬于一種可視化的教學模式,將思維導圖融入初中英語閱讀作業中,借助圖形來進一步擴展學生思維,能讓學生發現新舊知識間的關聯,有效提高學生對文章整體及內涵的把握度。
要想讓學生在作業中有效地運用思維導圖,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白英語閱讀中如何繪制思維導圖,這就需要在教學設計上下功夫了。下面筆者以仁愛版八年級上冊Unit2? Topic3 Section C 的這篇“ Keeping Healthy ”為例,討論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作業中的運用。
首先,在Pre- reading 部分,教師拋出問題“ What can we do to keep healthy? ”,鼓勵學生進行頭腦風暴。學生躍躍欲試,學生之間的思想碰撞開拓了他們的思維,而作為教師,這也是一個相互啟發,達到教學相長的過程。
在While – reading 部分,要求學生自己閱讀文章并自主構建思維導圖,這就幫助他們建立起了閱讀文本的支架。當完成這幅思維導圖之后,學生對這篇閱讀文就有了清晰、完整的脈絡思維。這篇文章對他們來說不再是碎片化的語言點,而是塊狀的。
在After – reading 部分,教師設計的活動是 “Retell the passage with the help of the mind map.”。復述課文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幫助記憶,理清思維,提高口語表達能力。這部分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內化語言和文化知識,形成新的知識結構。
這堂課的課后作業是讓學生圍繞“Keep Healthy”這個主題畫出思維導圖,然后根據思維導圖進行寫作。即“ Draw your own mind map about keeping healthy. Then write a passage according to your? mind map.”。寫作是英語學習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很多同學一提到寫作就腦袋一片空白,沒有任何思路,不知道要從哪里下手,閱讀的目的除了閱讀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是為寫作打好基礎,以讀促寫。這樣的作業設計就將思維導圖與初中英語閱讀作業結合在一起。思維導圖剛好幫助學生構建寫作提綱,提供寫作思路。這是一個閱讀后的能力延伸,遷移創新。學生在自己創造的新的語境中,把新的知識遷移內化,整合性地學習語言知識,提升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2.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課堂作業中的應用。聽力也是英語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將思維導圖引入初中英語聽力教學課堂作業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自主預習課文,對課文內容有大致的了解,然后結合思維導圖,讓學生跟著教師布置的課堂作業一步一步完成知識的構建。例如,在學習仁愛版七年級下冊中的 Unit 5 “Our School Life”第一課時的聽說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相應的課堂作業。首先,教師指導學生從課本中找出本節課的主題,即每個學生上學的交通方式,將這幾個字寫到思維導圖的中心處并在周圍填上文章中相應的詞匯比如:by bus,by subway,by bike,on foot等等,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寫出其他交通方式,有的學生寫出了:by car,by train等,然后引導學生從字典上查出還有哪些關于此類的詞匯,學生通過自主查閱將找到的詞匯進行填寫,比如,scooter,airplane等等,在完成這一項操作任務后,讓學生試著朗讀這些詞語,并寫出相應的英語對話和學生進行交流,比如:“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I usually come to school by subway.”“Do you often come to scool by bus? Yes, I do.”,教師在這個課堂作業中設計的環節都是由學生自主完成的,這就巧妙地將思維導圖與初中英語聽力教學課堂作業結合在一起。為了提高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將本課的知識及之前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之后讓學生進行英語知識的交流,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聽力,在英語對話的過程中,學生根據思維導圖上的內容就能很容易聽懂其他學生的英語提問和表達了。
3.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語法作業中的應用。語法本身就枯燥無味,學生難以理解和運用。新課程標準也提出“語法隱形,功能為綱”。因此,初中英語語法既要“隱形”于英語語言的交際之中,又要內化成正確的語言應用能力,這就需要強化語法知識的識記。將思維導圖巧妙地應用于初中英語語法作業,可以使初中英語語法知識不再繁、雜、難,可以將難點簡易化,枯燥無味趣味化,抽象文字說明形象化,讓學生輕松牢固地記住語法知識,對提高英語成績有一定的幫助。
對于英語語法作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采用全文字的思維導圖方式來完成。例如,在學習英語語法中關于時態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思維導圖讓學生進行填空練習。其實施步驟大致如下:首先,英語教師將主題“時態”寫在圖片的中心位置,再將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中出現的6種時態“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式、現在進行時、過去進行時、一般將來時、現在完成時”這些一級關鍵詞用線條與主題“時態”建立鏈接。然后,讓學生將這6種時態的概念、用法、例句都填寫到相應的時態后面,并進行總結。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舉個例子。以一般現在時為例,其概念是表示經常發生的動作或經常存在的狀態,其時間狀語一般是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等等;用法是主語+be加上動詞或者是實義動詞,如:I go to school every day. He is always like that.最后,讓學師模仿教師的例子將剩下的5種時態進行依次填寫。
4.思維導圖在初中復習作業中的應用。英語課本[5]中每個單元都有不同的學習內容,英語的知識點比較零散,缺少一定的系統性,如果英語教師只是一味地教學,不注重每個單元知識點的總結,等到學生學完整個初中階段的英語,就很難再去構建完整的英語知識體系,這就增加了復習的難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對每個單元或每個模塊的知識點進行總結,使每個單元的知識點直觀地展現出來,使學生的英語學習內容系統化,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在學完仁愛版七年級下冊第5單元“Our School Life”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復習和總結,讓學生查漏補缺。首先,確定單元中心主題“Our School Life”,然后根據這個主題確定一級關鍵詞:關于學校生活的英語詞匯、詞組、重點句型和單元中的文章結構分析,然后讓學生回憶這個單元的各個知識點,接著讓學生通過線條將這些知識點與主題“Our School Life”建立鏈接,最后讓學生根據這幅思維導圖仿寫一篇英語短文。
結語
總之,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可視化的教學模式,在未來依然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它有待于教師不斷去探索、研究。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巧妙地使用思維導圖來設計英語作業,發揮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中的積極作用。筆者深信,經過我們的努力,在未來的課堂中,思維導圖不再是被遺忘的教學模式,它將全力釋放能量,充分服務于課堂。
參考文獻:
[1]王薔.核心素養背景下英語閱讀教學:問題,原則,目標與路徑[J].英語學習·教師版,2017(2):19-23.
[2]李瑩.淺談利用思維導圖開展英語作業設計的策略[J].新課程(中),2019(7):276.
[3]沈瑩.淺淡思維導圖優化英語作業實施策略[J].校園英語,2019 (12):163.
[4]周晶晶.應用思維導圖進行初中英語作業設計的策略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6(3):46-47.
[5]陳岳慶,王靜芝.巧用思維導圖設計初中英語作業[J].江蘇教育, 2015(2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