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常態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我國的經濟發展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設高水平的創新創業型教師隊伍,不僅是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前提條件,也是保障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闡述了創新創業型教師應具備的知識與能力,從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教學科研、評價激勵、學習培訓等方面探討了高校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提升與發展的路徑與對策。
關鍵詞:創新創業;高校教師;提升路徑
創新創業的關鍵在于人才,而人才主要靠高校高素質教育的培養,這充分體現出高校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高校教師的創新創業能力影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其能力的提升是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途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責任主體最終需要落實在高校教師身上,高校教師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既有優勢又有不足。因此,加強高校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高校創新創業型教師應具備的知識與能力
《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中指出高校創業教育要“以教授創業知識為基礎,以鍛煉創業能力為關鍵,以培養創業精神為核心”。因此,作為創新創業型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深入研究健全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機制,因材施教,培養高水平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
(一)扎實的創新創業知識
創新創業教育強調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相互融合,突出創新意識與創業能力的培養,體現了多學科之間的交叉整合。因此,創新創業型教師既要熟悉創新創業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又要具有多學科淵博、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學術素養,去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新精神,對大學生進行有效引領和規范指導。
(二)豐富的創新創業實踐經驗
創新創業教育注重理論與實踐相融合,因此創新創業型教師既要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更要具備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教師高水平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是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重要保證。經驗豐富的教師能及時發現創新創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有效的建議。而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師缺乏創新創業實踐經驗,能力不高,無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大學生開展的創新創業活動進行有效的指導。
(三)創新創業課程開發能力
目前大部分高校非常重視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已將創新創業課程納入通識教育的必修課程,課程與學生所學專業緊密聯系,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發展其創造精神,還能加深學生對本專業的理解。因此,高校創新創業型教師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對其專業及市場進行充分調研,開發出適合不同專業學生學習的創新創業課程,提高創新創業教育效果。除理論課程教學以外,創新創業教育還需組織各種實踐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通過課內組織教學,激發創新熱情;課外指導學生撰寫創業計劃,進行創業實踐,將創意轉化為實際。然而,當前高校很多創新創業型教師只能紙上談兵,缺乏必要的創新創業知識和技能,與專業結合不密切。
(四)良好的心理疏導能力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敗的關鍵因素。大學生創新創業并不容易,常常會遭遇失敗。他們社會經驗不足,一旦失敗很容易打擊自信心。因此,高校的創新創業型教師要積極學習心理學等知識,一方面在教學組織和實踐活動中能掌握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增加學生參與度;另一方面要熟悉大學生的心理特征,有效地引導大學生積極創新、主動創業。
(五)敏銳的社會洞察能力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要求教師具備洞察和理解社會發展需求,并能夠根據自身習得或借鑒別人的知識、能力和經驗開展創新創業研究和實踐;結合自身的綜合素質和社會活動能力,能夠提出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有價值的思想、知識、技能、產品和服務;或者能夠引導、指導、輔導學生具備這樣的能力和素質的能力。
二、高校教師創新創業教學能力的發展路徑
教學創新能力是教學能力最高水平的體現,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創新性人才的培養。因此,促進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創新能力的發展已成為必然。
(一)更新傳統教學思維,強化創新創業教學意識
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首先需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思維,如果還是遵循原有的教學規律重復教學,實現不了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教學能力的提升。大學教師樹立創新創業理念,強化創新創業教學意識,一方面要有教學改革的自主意識,另一方面還要培養自身教學的責任感與積極性,不斷更新既有的教學觀念。同時,教師也需要增強多元化教學設計的實踐,使教學在過程中呈現多元化的教學樣態,從而形成多元化的理解和思維。
(二)以科研促教學,提高創新創業能力與水平
高校通過對大學教師開展專門的創新創業教學培訓,可以更好地讓教師了解其人才培養規律,掌握科學新穎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然而,教學工作離不開科研工作的支撐,高校要創設條件讓教師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創新創業教育課題研究工作中來,以科研工作促進教學工作,教研相長。創新創業型教師要結合新時期大學生的特點,把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領域的難點和熱點作為研究的出發點,把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作為課題研究的關鍵點,在科研中促進學習和實踐,提升自身創新創業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自主學習和高校培訓相結合,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融合
當前高校教師普遍缺乏創新創業教育的學歷和背景,創新創業理論和實踐存在不足,使學生想創業卻無人指導,會打擊學生的創業激情。因此作為高校教師,一方面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創業理論知識和技能,了解創業政策和創業知識,不斷研究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思路與方法,主動參加專家和企業家開設的講座,豐富創業理論知識。另一方面,高校要根據教師的不同職稱、專業背景,進行個性化和有針對性的輔導和培訓。邀請國內外相關培訓組織進行系統的培訓,邀請相關專家、學者、企業家來校作創新創業報告,為他們參加各種創業創新教育培訓創造條件和提供便利,要注重“產學研”項目的發展,為他們深入企業體驗創業實踐搭建平臺,從而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四)完善評價體系,營造教學創新氛圍
高校應建立科學的評價和激勵機制,充分發揮教師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其積極性和創造性。突出教師的教學創新能力,加大教學創新成果的獎勵力度。比如,借助課題、公開示范課等方式在校內開展教師教學創新能力實踐活動,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鼓勵教師進行教學創新,將創新創業教育考核與職稱、薪酬、獎懲相掛鉤,并予以適當傾斜。同時,高校要營造一種鼓勵教師教學創新的文化氛圍,形成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共同體。
綜上所述,在雙創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師應積極樹立創新創業意識和理念,轉變教育教學思維,主動提升自身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進而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不斷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創新型人才貢獻力量。
主要參考文獻:
[1]魏喜雯,等.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反思與構建[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5):121-123.
[2]徐春霞,李文博.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課程建設探究: 以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為例[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9(3):60-62.
[3]權彥,鳳閣,王梟洋,等.淺談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J].教育現代化 ,2017,4(49):70-71.
[4]王侃,曲洪權,王寶成.“分層教學 、分流培養 、分類成才” 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9,6(52):12-13,24.
作者簡介:于曉彤 女 山東協和學院 副教授,研究方向:創新創業、高等教育,電話:13869149483,聯系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遙墻鎮山東協和學院遙墻校區。
山東協和學院 山東濟南 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