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自媒體"技術隨之產生,此類技術具有較強的碎片性和交互性,可以較好地應用到現代化的各個行業中,滿足年輕人的各種需求。自媒體技術對大學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分析自媒體技術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影響,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強化自媒體技術在大學生創業活動中的應用。
關鍵詞:自媒體技術;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
目前這個社會是網絡發展的鼎盛階段,自媒體包含了多元化的內容,每一個個體都是自媒體。自媒體指的是個人或團體借助信息化網絡的傳播渠道,在所有平臺上對特定或非特定的群體進行信息傳播,是新時代發展中新媒體的統稱。目前已經形成了多個類型的自媒體平臺。處于自媒體時代下,大學生開展學習的途徑越來越多,極大地増強了學生對事物的認知水平。大學生不需要專門組織學習活動,就可以利用一些自媒體平臺的傳播來進行學習,這在某種程度上極大地增寬了大學生的眼界。自媒體可以幫助大學生創業形成正確的思維。大學生可以借助自媒體平臺來收集網絡上的信息,可極大地提升收集信息及學習知識的能力。而自媒體本身所具有的碎片性,可以幫助大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自媒體平臺所具有的開放性及自由性可幫助大學生形成較好的思維。由此可見,自媒體技術應用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當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文基于此展開研究。
1自媒體技術對大學生創業的影響
1.1積極影響
加強大學生的創業能力,目前我們所能接觸到的自媒體常常以圖文形式存在,可以為人們創造較好的視覺體驗。自媒體包含了大量的內容,可以在其中增加一些音頻及視頻,對這些元素進行適當的處理,使學生有較好的收獲。例如抖音等,這些自媒體平臺運營的形式及其技巧,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是可以自己去探索和研究,這也是當今社會的一種基本技能,充分地掌握這些自媒體的技巧就可以有效幫助他們掌握更好的自主創業知識。此外,增強了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網絡媒體中存在著較多的信息交流和互動途徑,目前所形成的平臺比較多,對于自媒體而言,不僅僅是一種信息傳播,也是各個用戶之間的信息交流和互動,而且有效利用自媒體平臺就可以與其進行良好的信息交流。當今社會,大學生對網絡信息化有著較高的需求和依賴,通過這些信息化平臺可以極大地改善和提升在校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技巧,而且如果要想開展自主創業,大學生就必須具備較強的溝通技巧。
1.2消極影響
隨著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自媒體技術在我國流行度越來越高,大學生們就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到各個方面的資料和信息,并且緊緊地聯系社會上各個時政熱點話題,這些資料之中既包含有正能量的內容,也充盈著負面的內容,對于大學生也可能產生較大的不良影響。第一,自媒體資料的質量和數據庫是良莠不齊,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選擇有著一定的影響。自媒體有著較多的類型,既會傳播正面信息,也會傳播負面消息。第二,利用自媒體平臺缺乏深度溝通。盡管自媒體有著較快的傳播速度,且傳播較為頻繁,但是這種溝通僅僅處于表面,缺乏深度。每個人之間都可以利用網絡來開展溝通,雖然較為方便,但是與面對面的交流相比較,這種方式缺乏深度,過于表面化,這就對大學生的自主創業造成了極大阻礙。
2自媒體技術在大學生創業中的實踐應用
2.1加快建設大學生創業基地
大學生大多不具備充足的實踐經驗,也沒有開展自主創業的途徑,更是缺少資金及物資等方面的支持,創業的起步發展較慢。因此,積極建設創業基地,其作用就在于為大學生創業創造一個良好的平臺,將大學生創業的愿望與科技進行較好的融合,使其成為一個有效的經濟實體。同時該基地的建設也可以為大學生提供充足的條件,如制度、資金等,以確保剛剛創立的企業可以有效規避風險,降低成本,提升企業的存活率。
2.2自媒體技術在高校教育中的應用途徑
第一是基于"雙創"口號運用自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新型技術,自媒體技術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而它的根本動力就是信息之間的互動。在龐大資訊量的巨大沖擊下,仍然可以考慮借助自身的信息技術開展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一個全新的發展道路。換句話說,通過充分運用自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地收集及整理出各行業的信息資源,為大學生的創業課程提供有效的教學資源及實際經驗。除了大量收集信息,教師可以借助自媒體技術來制作教學的課件,以此來完成各項教學活動。高校還可以創建有效的創業網站,采取以老帶新的形式來帶動大學生的創業,同時也可以幫助即將畢業的大學生迅速進入到社會之中,避免他們因參與一些非法的實習活動而受到欺騙。但整體而言,不管學生運用怎樣的方法來進行創業創新,其實質都是以自媒體技術為核心來展開的。對高校而言,可極大降低教學所需的成本,提高教學的效果。而對學生而言,可極大提升他們的創新精神和能力。
第二是轉變教師的思想觀念。目前,盡管大部分高校都開設了自媒體技術和創業的課程,但是擔任此課程的教師大多是其他專業的畢業生,更多的是思政教師,甚至有些是剛剛上任的輔導員。這些教師從思想上對創業課程的重視度較低,這就導致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常常存在較強的僥幸心理,他們認為只要學生可以按時聽課,考前劃重點,考后判試卷就可稱得上成功教學,他們并未真正重視學生的創業意識及能力,也沒有調動學生創業的積極性。因此,高校學生和教師必須積極地轉變自己的思維和意識,為大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創業環境。
3結語
從整體上講,當今社會處于知識化時代,我們只有充分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擁有大量的高素質人才,才可以提升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目前,作為一項全新的科學技術,自媒體技術可以更好地滿足信息化及大數據時代下的需求,也可以滿足大學生在創業方面的需求,使大學生的知識面不斷擴展,降低信息獲取的時間及經濟成本。在各大高校的創業課程中應當積極融入自媒體技術,促使越來越多的教師及學生可以掌握這項技術,使其成為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的一個有效媒介。
參考文獻
[1]蔡素露.評估新媒體技術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應用效果[J].智庫時代,2020(14):201-202.
[2]王松華.自媒體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O2O教學課程設置探究[J].科技與創新,2020(05):91-92.
[3]賈娜.面向創新創業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藝術類課程體系建設探討[J].現代營銷(經營版),2020(02):231.
山東協和學院 山東濟南 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