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敏
摘要: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教育教學迎來了更高的挑戰,語文作為小學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點自然也不例外。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閱讀和寫作是舉足輕重的兩個模塊,直接關系著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發展。現如今,一些教師積極革新教學思路,嘗試將群文閱讀教學融入其中,以期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助推學生全方位發展。基于此,以下就將小學語文教學作為載體,著重分析群文閱讀與讀寫結合教學的結合方法,希望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讀寫結合
群文閱讀,主要是指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緊扣一個或多個主體展開閱讀教學,帶領學生就相類似的文本進行閱讀、探究,以此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優化學生的閱讀效果。而閱讀與寫作長期以來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以此將雙方有機結合具有極為積極的現實意義。那么,在實際教學中,如何實現群文閱讀與讀寫教學之間的有機結合呢?具體如下。
一、鼓勵自主探究,歸納文本規律
就群文閱讀來說,有著極為鮮明的特點,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開放性的議題和以學生為主。所以,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從以上兩個方面入手,將自主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就此展開自主挖掘、探究,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嘗試歸納文本規律。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制定任務,如歸納文本寫作手法、技巧等,明確寫作規律,在親身實踐中促進寫作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學《雅魯藏布大峽谷》這一課的時候,可以明確的一點是,本節課講述的是一篇描寫自然景觀的課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深入本篇課文時,就可以設計自然景觀寫作這一議題,將相類似的文章進行有機融合[1]。如:《富饒的西沙群島》、《美麗的小興安嶺》等,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教師可以將這些內容引入課堂,鼓勵學生歸納自然景觀文章的規律。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究,學生發現作者在寫自然景觀時都具有一定的條理性:《雅魯藏布大峽谷》按照總分順序,介紹了大自然留下來的珍貴遺產——雅魯藏布大峽谷;《富饒的西沙群島》按照總分總的順序,介紹了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美麗的小興安嶺》則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另外,在這類文本的創作中,作者常常會運用大量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以及排比等,由此增強文本的靈動性,同時更好地傳達作者的思想、情感。當學生對上述內容有一定的把握后,教師則可以鼓勵學生挑選一處自然風光,運用課堂所學的寫作手法進行仿寫,由此加深對文本寫作技巧的把握。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夠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為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發展助力。
二、培養閱讀習慣,增強學習效果
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元群文閱讀,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為學生接下來的閱讀學習夯實基礎。“不動筆墨不讀書”是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提出的閱讀理念,他認為光讀光想是不夠的,還要能夠背。另外,還要養成書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可以是摘抄,可以是心得,這樣才能夠在閱讀中有所得、有所獲。教師在帶領學生開展群文閱讀活動時,除了講授基礎知識以外,還有必要培養學生一邊閱讀一邊記錄的習慣,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清閱讀思路,還能夠幫助學生積累豐富寫作素材,為接下來的寫作做好充分準備。例如: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父母之愛”作為議題,將相類似的文本進行有機整合。可以明確的是,本篇課文講述的是一位父親冒著生命危險,救出兒子及其同學的故事,歌頌了父愛的偉大。教師結合文本特點,引入了《慈母情深》、《“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以及《背影》等課文中的片段,讓學生展開群文閱讀[2]。在此期間,學生需要書寫讀書筆記,通過比對、分析找出文本的相同點和異同點。可以發現的是,不同學生的閱讀筆記也有所差異,有的從父母之愛的描述方法入手,有的摘抄了文中的優美語句……在上述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參與群文閱讀,不僅促進了對文本內容的把握,掌握了情感表達的方法,還實現了大量素材的積累,為后續學習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深化閱讀文本,升華精神境界
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群文閱讀與讀寫結合的方式,深化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進而促進學生精神境界的升華。具體來說,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群文議題展開文本創作,闡述個人的見解,并且梳理自身在群文閱讀中的想法、思路。這樣,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寫作內容,把握學生的思維方向,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予以對應的點撥、評價,幫助學生及時明確長處和不足,進而改正不足,發揚長處,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進一步發展[3]。例如:在教學《落花生》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從落花生的寓意入手,將其作為議題,引申出如下文本,即《松樹的風格》、《白楊禮贊》以及《茶花賦》等。在群文閱讀中,學生需要找出上述文本之間的相同之處。通過對比,學生發現上述文章表面描寫植物,實則傳達了教育思想,如《落花生》中對花生的品質進行了贊揚,讓學生懂得不能只看重外表,而是要關注實用價值……當完成群文閱讀后,教師要求學生從中挑選一篇,或是設置相似的議題,由此展開寫作。這樣一來,學生可以在文本創作中闡述個人的見解,并深刻理解文本內涵,這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思想境界,還增強了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寫出更具內容的文章。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的開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和質量,對于學生閱讀實效的提升大有裨益。作為新時期的教學工作者,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充分把握閱讀與寫作之間的契合點,將群文閱讀與寫作有機融合起來,努力為學生構建高質量語文課堂,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前提支撐。
參考文獻:
[1]賴天惠, 楊曼麗. "讀寫共生"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 進展:教學與科研, 2019, 000(004):61-63.
[2]葉明玉.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與讀寫教學的結合探究[J]. 當代教研論叢, 2020, 000(001):P.39-39.
[3]楊潛. 淺談小學階段讀寫結合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 語文課內外, 2020, 000(003):17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