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勛
摘要:多媒體課件與課堂教學的融合使數學課堂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課件使用在數學課堂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也有不少問題。本文主要論述了多媒體課件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數學教學;課堂融合
1.多媒體教學軟件的使用應于傳統教學優勢互補
毋庸置疑,多媒體教學軟件的使用使得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教師也不需要在課堂上寫大量的板書,但這并不說明傳統的教學模式將被取而代之,優質高效的數學課堂是多媒體技術和傳統教學相結合的產物.
傳統的板書具有較強的靈活性,教師可以根據課堂實際情況對板書做出合理的調整,并且學生能夠真切地體會到知識的產生過程并參與其中.此外,在多數情況下,教師板書和學生開展思維活動是同時進行的,教師的板書為學生爭取了更多的思考時間.
例如,在教《立體幾何》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用課件將一些相應的性質、公理等呈現出來,節約了課堂板書的時間.立體圖形用幾何畫板呈現,使圖形更具有立體感和直觀性,進而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而對于公式、定理的推導和證明過程,如果只用課件展示,結果是學生只瀏覽了這些證明過程而并沒有參與其中.如果教師一面講解推導過程,一面在黑板上板演,把這一步跟著一步、一環緊扣一環的推導過程從無到有的呈現一遍,學生則會感覺推導過程很真切,理解也比看多媒體演示更透徹[1].
因此,數學教師應充分利用教學軟件和板書這兩者的優勢,使之優勢互補、相輔相成,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注意學生觀看課件與動手練習相結合
使用多媒體教學軟件進行課堂教學,不僅方便了教師的教,也為學生的學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學生可以通過觀看課件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了解一些數學教材之外的趣味小知識.另外,對于課堂上沒有掌握的內容,學生可以拷貝教師的課件,在課下自行學習課上沒有及時消化的知識,還能鞏固復習已學的知識.但是一定要避免學生只觀看課件演示而沒有親自動手練習的現象發生,避免學生養成眼高手低的不良習慣.其實讓學生在課堂上動筆練習、動手操作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解題過程,學生可以在書寫過程中發現新的問題,并嘗試自己解決,從而能更好的鞏固知識.
例如,在講函數求導時,一些常用的求導公式是需要我們記住的,而其中的正弦函數和余弦函數、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的求導公式特別容易混淆.學生如果只看課件上的求導過程會覺得特別簡單,當自己動手求解時會發現它并不簡單,會在 還是 處犯迷糊.當學生發現有這些問題存在時,便會想方設法去解決,找到記憶、區分它們的方法.比如用諧音記憶法總結為“蒸蒸魚腹(正正余負)”,意思是正弦函數求導符號為正、余弦函數求導符號為負,我們知道自己總結的規律是不會忘記的.所以即使使用多媒體教學,教師也應當注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親力親為.
3.多媒體教學軟件的使用要適度恰當
多媒體教學軟件不是課堂的必需品,在教學中只起輔導作用.過多使用課件使課堂的信息量嚴重超出學生的課堂接受限度,教學重點難以突出,使有效的知識變為無效,教學效果成為無稽之談.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課件時認真分析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明確多媒體在哪些知識中適用、哪些知識不適用,進而制定出最佳的教學設計.
例如,在長方體表面積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利用課件向學生全方位的展示長方體,讓學生對長方體有個直觀的認識,并知道它的表面積都包括哪些部分,然后教師結合課件利用板書講解長方體表面積的公式推導.又如,在講解《立體幾何》中圖形的畫法時,教師使用板書有利于學生模仿教師的畫圖方法.這樣既發揮了多媒體課件的優勢,又避免了過多使用所帶來的弊端.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的使用一定要適度、恰當.
4.符合學生實際情況,體現學生主體性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題,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思維方式的體驗.所以,課件的制作必須緊密聯系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水平,遵循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認知規律等,做到文字表述部分清楚準確,繁簡得當,富有趣味性,提出的問題要有難易梯度,圖片、視頻、音樂等要精挑細選并完美融合[2].
例如,6-8歲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教師在設計低年級使用的課件時,應多使用形象的圖形和動畫.以《圓的認識》為例,教師可以用動畫演示羊村的小羊們坐小車游玩的情景,懶羊羊、沸羊羊、暖羊羊分別乘坐的是長方形、三角形、橢圓形車輪的小車,喜羊羊和美羊羊乘坐圓形小車,學生會發現懶羊羊、沸羊羊、暖羊羊被上下顛簸,而喜羊羊和美羊羊的小車平穩向前.教師提問車輪做成圓形好還是長方形,三角形或是橢圓形的好呢?學生通過觀看動畫演示發現做成圓形好.教師又提問為什么做成圓形好?圓形有什么特點?這使學生就會產生疑問,引發好奇心.這樣借助多媒體生動的表現,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渲染了輕松的課堂氛圍,創設了生動的故事情景,小學生們也就積極主動并愉快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
5.緊扣教材內容,體現出課件的輔助性,切勿華而不實
多媒體輔助教學能使教材內容的呈現形式更加豐富直觀,并使教學內容得到延伸和拓展.也就是說,多媒體課件作為輔助教學工具,始終為教學服務.所以我們在設計課件時首先要考慮教學目標是否明確,重點是否突出,對學生是否具有啟發性.其次再考慮課件的呈現形式是否美觀、是否能吸引學生的興趣等.否則,學生只專注于欣賞課件的生動與美觀了,忘記了自己要通過課件學習知識的目的.
6.加強課堂互動和師生交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數學教學不是簡單的教師教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而是教師通過合理的提問,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研究數學知識的過程,因此教學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教師利用課件創設合理的教學情景,設計恰當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交流探討,發現并掌握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
例如,在講二次函數圖像與系數的關系時,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展示 的圖像,然后分別改變一次項、二次項和常數項系數的大小和正負,利用課件展示相應的圖像.教師提問:在二次函數 中,函數圖像與a,b,c有什么關系?A,b,c分別決定了二次函數圖像的哪個性質?學生通過觀察、思考、交流發現其中的規律,進而得到相應的結論.這樣學生既獲取了知識,學會了思考,還增加了探究和交流合作能力,同時自學能力也得到提升.另外,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教師也可參與其中,對阻礙學生思維的問題進行適當點撥.
7.加強教師使用多媒體技術的培訓,提高教師的教研技術素養
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對教師的教育技術素養和使用多媒體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上文中我們很容易看到許多教師并沒有全面地認識到課堂中使用多媒體教學的利與弊.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起主導作用,提高教師教育技術素養是實現現代化教學目標的保障.
因此,學校及相關機構要加強教師使用多媒體技術的培訓,提高教師的教育技術素養.例如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參加集中培訓,進一步提高教師有關多媒體使用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另外教師也可以自學相關知識,思想上要秉承終身學習理念,不斷提升自己使用多媒體教學的綜合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多媒體輔助教學工具獨特的優勢發揮到淋漓盡致的程度.
參考文獻
[1]張京,徐淵.現代教育技術[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
[2]朱建軍.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運用多媒體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成效[J].新課程學習:百花園地,2013,(10):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