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亞蓉 齊向英
摘 要:教育是一個國家的命脈,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優質的教育離不開優秀的教師,優秀的教師必然擁有崇高的師德和得體的教師禮儀。教師禮儀是一種具有鮮明職業色彩的禮儀,具有一定的規范性、示范性和特殊性,是影響學生形成核心價值觀、建設學生思想道德的關鍵所在。師范生作為國家未來的園丁,應學會如何扮演好錘煉學生道德品格引路人的角色,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教師禮儀,堅守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塑造良好教師形象。
關鍵詞:師范生;教師禮儀;禮儀教育
“禮”是一種道德規范,是人們提升自我修養的一種行為標準,是國家長泰久安的保障。從春秋時期起,孔子的儒家學派便開辟了中國禮儀教育的先河,荀子言: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守。自古以來中國人都十分注重“禮”的教育,《禮記》是古代文人墨客的常讀書籍,從明朝起《禮記》被明政府規定為學校日常教科書,被正式納入科舉考試內容[1]。“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良好的教師禮儀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師范生提高教師形象,還可以幫助其更快的進入教師這一角色。
1.教師禮儀概述
教師禮儀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履行職業義務時必須要遵守的禮儀規范和行為準則[2]。孔子是中國首個論述教師禮儀的人,其關于教師禮儀的教育主張大致可以歸納為語言禮儀、服飾禮儀和儀容禮儀三方面,孔子認為一名好的教師必須具備言語簡潔實用、穿著樸素穩重,儀態莊重自若三大要素[3]。此后,國內學者們分別將教師禮儀分為不同的考察方面,按照場所的不同教師禮儀可分為校園內和校園外兩種,大致可歸納為德行、形象、儀態、涉外、言行五個方面[4]。
2.師范生教師禮儀教育現狀
師范生是我國未來教師團隊的后備軍,是教育事業的新鮮血液,他們的身上有著新時代的印記和無限發展的可能。但部分高校對于師范生的教育僅僅停留在對師范生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上,他們只認識到“教書”的重要性,忽視了“育人”在教師職業中的重要性。據不完全統計,在校大學生中有30%師范生沒有系統的學習過教師禮儀,40%師范生對教師禮儀理解不透徹,50%的師范生不會使用標準的教學用語,絕大部分師范生希望可以增加教師禮儀課程的課時,并且希望學校能夠開展可以提高教師禮儀的相關活動[5]。
3.造成師范生教師禮儀教育缺失的原因
3.1教育組織松散
高校教師和學生自身沒有意識到教師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在禮儀教育和學習的過程中過于功利化。教師和學生雙方都將教師禮儀教育當做是在將來求職過程中提高面試通過率的法寶,不能正視教師禮儀課程自身的價值,并且教師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評估標準,在課程講授中通常只傳授對學生找工作面試有用的技巧或教師認為值得講解的知識,而學生在學習本門課程的時候自身無法做到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因此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師禮儀教育組織的松散,導致學生學習精神渙散。
3.2教育內容籠統
教師禮儀具有一定的職業色彩和獨特性,部分授課教師在沒有明確的師范生禮儀教育培養規劃的情況下,授課時總是無意間將傳統文化禮儀、面試禮儀、商務禮儀等與教師禮儀混為一談,沒有給學生傳授一個真正的、確切的教師禮儀。而另一部分教師可以確切的告訴學生什么是教師禮儀,教師禮儀應該注意什么以及和其他禮儀的區別,認為讓學生了解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該展示怎樣的言談、舉止、著裝、妝容就足夠了,往往忽略了對師范生師德的培養,讓師范生的禮儀教育流于形式,未能從根源上讓師范生意識到教師禮儀教育的重要性。
3.3教育形式雜亂
大部分高校沒有專門為師范生設置教師禮儀課程,高校中現存的禮儀課程往往是以選修課的形式存在的傳統禮儀課程和商務禮儀課程。部分高校甚至沒有設置禮儀課程,只通過一些志愿者禮儀培訓,禮儀課程講座等形式進行小范圍的,針對特定群體的展開禮儀培訓。這些禮儀培訓內容龐雜,部分內容有所重復,讓人無從下手,摸不到頭緒,不利于學生系統的學習禮儀知識。
3.4教育團隊不專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加強師范生學習教師禮儀的主動性,提高師范生教師禮儀水平,離不開專業禮儀教育教師的不斷鉆研和言傳身教。然而師范生師德禮儀課程的講授教師通常是由與教育相關的教師或具有多年教學的老教師擔任,他們并未接受過系統的禮儀教育,基本功薄弱, 缺乏實踐經驗, 后期通過閱讀各種書籍和文獻來達到充實關于教師禮儀的知識的目的[6]。
4.師范生接受教師禮儀教育的重要性
“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何以,吾安知禮之為是也?”教師在影響學生人格和個性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學生理解禮儀的“闡述者”,是學生形成禮儀的“監督者”,是學生內化禮儀的“協助者”。教師禮儀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禮儀教育,其更側重于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與學生以及學生家長交往方面的禮儀。師范生禮儀教育不僅注重完善師范生的基本道德素養,更注重促進師范生形成高尚的師德,具備良好的教師職業精神。
2016年12月,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政治工作會議中強調了教師要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統一,言傳與身教相統一,肩負起塑造學生優良品格和品行的責任[7]。
4.1提升自身職業道德素養,形成高尚師德師風
“師德”是教育從業者應該遵守的職業道德,是教師職業的道德規范、行為準則,教師禮儀教育是師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8]。當前,仍然存在許多教師師德失范的現象,人文素養的培育僅能幫助教師提高文化素養,而禮儀是文化素養重要的外在表現。良好的禮儀修養可以使教師在工作、交往中遵守一定的原則與規范,樹立良好教師形象,由內而外展現文化氣質,最終形成高尚的師德師風。
4.2構建良好師生關系,培育道德模范學生
習近平總書記在《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重要講話中明確指出:“教育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發揮教育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9]。教師行業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一個群體,由于學生自身具有一定的向師性,教師總是會成為學生有意無意的效仿對象,教師的行為舉止、言談思想在日常的教學活動和日常生活中會慢慢的滲透給學生,從而影響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形成,推動學生思想道德的建設和精神文明世界的構建。同時,教師優良的著裝禮儀,妝容禮儀可以間接的幫助教師對學生的美育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健康的審美標準。
4.3樹立正確輿論導向,塑造良好教師形象
在這個信息大爆發的時代,一些關于教師有違師德,不遵守教師職業道德法規的惡劣行為接踵而至的出現在社會大眾的面前,性侵、侮辱、體罰學生、詆毀教育行業、有償補課等惡劣行為給中國的教師行業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由于少數教師發生違反師德、甚至違反法律的行為,引起了社會對教師群體整體素質的強烈擔憂,甚至陷入了教育恐慌。教師加強教師禮儀教育顯得尤為重要,而師范生作為教師團隊的后備軍,更應該在入職前就接受專業的教師禮儀教育,系統的學習教師禮儀,提高自我標準,為社會樹立一個正確的輿論導向,扭轉社會大眾對教師群體的看法,塑造良好的教師形象。
5.加強師范生教師禮儀教育的對策
5.1將公共選修課改為專業必修課
教師禮儀教育是每位師范生都應該學習的內容,是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必備的知識技能。公共選修課通常是為了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自身需求和個人興趣愛好而設置的選擇性課程,并不是每一位師范生都愿意選擇或有時間選擇學習教師禮儀課程。其中,有一部分學生認為自己對教師禮儀有所了解,沒必要再刻意學習教師禮儀,另一部分學生興趣愛好廣泛,選擇了其他感興趣的課程,因時間和精力有限,無法再繼續選擇學習教師禮儀課程。和理論知識相比,教師禮儀的學習和應用是一個相對比較漫長的過程,想要將教師禮儀教育落實到每一位師范生身上就應該對學生有所要求,有所限制,將本課程改為專業必修課,在低年級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學生,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教師禮儀培養;從時間上消化教師禮儀應用;從實踐中提升教師禮儀質量;將教師禮儀的學習放在前列。
5.2打造專業的教師禮儀教育團隊
教師禮儀最直接,最頻繁的對象便是自己的學生,良好的教師禮儀不僅可以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針對師范生的教師禮儀教育,高校應該專門打造一支由專業的禮儀教師組成的禮儀教育團隊,針對師范生設計出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和完善的培養方案,由任課教師編訂適合師范生學習的教師禮儀教材,并采取校內聽課學習,校外實踐學習的雙邊學習方式來提高師范生的教師禮儀。在學生學習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可選擇親臨現場或回看錄像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展示進行專業點評,并記錄在冊,協助師范生完成教師禮儀學習質的飛躍。
6.小結
教師不是只懂教學的機器,更不是知識的搬運工,師范生要做好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準備,以成為學生道德品質的指引者,知識學習的帶領者,成長道路上的扶持者,奉獻祖國的倡導者為己任,盡自己所能,肩負起真心關愛學生、努力培養學生、提高自身職業素養,弘揚高尚師德師風作為我們身為師范生的崇高使命。
參考文獻:
[1]邱江寧.浙東文人群與明前期文壇走向——從“元正統論”視角觀照[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8(05):143-152.
[2]周園.教師禮儀與形象的分析研究[A]. 北京中教創新軟件發展研究院.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4}:北京中教創新軟件發展研究院,2009:4.
[3]隨敬德.孔子的教師禮儀形象探究[J].文教資料,2020,{4}(03):144-146.
[4]趙愛婷,張曉玉,高雪琴.蘭州市教師禮儀素養現狀調查及提升路徑研究[J].中州大學學報,2019,36(05):100-104.
[5]王晨,劉婷.師范生教師職業禮儀教育的現狀和問題[J].課程教育研究,2016(11):6.
[6]楊靜.重慶市R區農村小學教師禮儀素養的現狀調查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9.
[7]戚如強.習近平師德觀述論[J].社會主義研究,2018(03):27-33.
[8]龍秋麗.淺析教師禮儀對教育的重要性[J].農家參謀,2019(18):292.
[9]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重要講話[J].上海教育,2020(28):1.
作者簡介
何亞蓉(1997-),女,陜西定邊人,在讀碩士,研究方向:學科教學生物。
齊向英(1980-),男,陜西寶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師培訓和教學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