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威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日益深化,打造趣味性、有效性物理課堂,讓學生參與互動式學習、自主式學習,成為教師們關注的焦點。在城鄉接合部學校,物理教學條件容易受到限制,如何在滿足學生趣味需求的同時,開展高效物理課堂教學活動,是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此,教師要利用好生活化、真實化的教育工具和教學素材,讓學生在興趣驅動下主動與教師、同學交流問題,在有限時間內認識物理知識,打造輕松和諧且有趣的高效物理課堂。本文結合城鄉接合部實際,對初中物理有效教學活動的開展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城鄉接合部;初中物理;有效提升
在初中學習階段,物理學科占據著重要地位,對學生日常生活、今后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初中生需要學習的學科知識較多,對于城鄉接合部的初中生,他們對于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似懂非懂,缺少分析,導致沒多大耐心學習,再加上家長們忙于工作,不太懂得教育子女,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影響。因此,教師要抓住物理有效教學的關鍵,讓學生能夠在完成某節課程任務后,熟悉物理知識,并具備將其運用到現實生活的能力。為此,教師要抓住初中生求新心理、好奇心理等特征,充分利用生活、環境中的工具創新課堂教學活動,刺激學生內在探究、學習動力,讓大家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下迅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原理。
一、穿插實驗小活動,激發學習動力
科學來源于實際生活。通過開展實驗小活動,能夠幫助學生降低物理知識理解難度,讓學生在課堂內進行實驗,迅速地內化知識。對此,教師應結合初中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巧妙地設計新奇、趣味實驗活動,讓學生在參與和體驗活動時,迅速地理解物理知識和概念。比如,在講解“聲學”這部分內容時,許多學生很難理解音色這一概念。針對課程知識特點,教師可以設定趣味實驗游戲。在具體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隨機挑選男、女同學若干名,讓這幾名到課堂后面背朝大家,再模仿成人或老奶奶、老爺爺的腔調去說話,讓其他座位上的學生去猜測發言的同學。在活動中,憑借長期共同相處的經驗,學生們能夠迅速猜到同學的名字。通過穿插類似的小游戲,引導學生改變音調、響度,能夠幫助其他同學順利地理解“音色”這一概念。再如,在講解“音調”時,教師可以預先準備玩具小提琴,引導學生們嘗試低音區、高音區發音,在興趣的刺激下理解物理知識和概念。通過在教學中穿插實驗游戲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化解知識理解的疑難問題,刺激其產生持續學習動力。
二、設定自主探究實驗,培養自學能力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不僅要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更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自覺地突破疑難問題,樹立起科學探究的學習意識和態度。但是,由于不同個體間存在一定思維、認知差異,其實際的知識掌握情況也各不相同。為了保持學生良好的學習心理和心態,教師應設計一系列與課程知識相關的探究實驗,讓學生在課外進行自主實驗和活動,也可以聯合其他同伴進行合作實驗,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打下基礎。例如,在講解“光現象”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在課外搜集實驗材料,將材料帶入課堂中進行透鏡、平面鏡等實驗活動,也可以利用家中物品進行實驗工具的開發。在學生自主探究中,教師可以提示學生們運用礦泉水瓶進行“反射”“折射”等實驗。再如,在講解“透鏡及其應用”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設置探究任務,讓學生們在課外搜集凹透鏡、凸透鏡等設備,帶入課堂中進行分享和展示。通過布置自主實驗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設計,可以發揮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強化其自學、探究能力。
三、抓住生活元素,強化物理基礎
生活元素的引入是降低知識理解難度、強化知識認知的重要渠道。因此,在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嘗試和探索多種教學方法,還要善于利用校園環境、課堂環境中的生活元素,讓學生感受到知識與生活的聯系,自覺地將個人生活經驗遷移到物理課堂學習中。例如,在講解“物態變化”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冰棒、冰棍,引導大家觀察固態冰向液態水轉化的過程,使得學生們能夠聯系現實生活現象解釋物態變化。通過引入真實的生活場景,學生能夠順利地理解知識,從而具備解釋物理現象的能力。同時,在講解“電路”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詢問大家日常生活用電是串聯還是并聯,讓大家結合實際討論串并聯電路的使用條件。通過開展融入生活實際的物理活動,能夠讓學生聯系和聯想生活實際,鞏固物理知識、原理和概念,促使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加快初中物理教學改革、豐富課堂教學活動形式是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熱情的重要渠道。因此,物理教師應結合城鄉接合部的教學實際,構建契合學生實際需求的多元教學模式。具體而言,要通過穿插實驗游戲、設定自主探究活動、實施生活化教學等方式,引導學生在自主動手、自主思考和探究中發展個人物理素養,促進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永橋.構建農村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策略[J].新課程,2020(27):174.
[2]閆修乾.構建農村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途徑[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6):121.
[3]丁鐵明.農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的實現途徑初探[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0(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