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辰義
摘要:音樂學科核心素養注重學科基礎,也關注個體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個人終身發展所必備的素養,以實現音樂課程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培養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是一個長期、連續、綜合性的過程,這對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和深遠影響。新課程改革對學生音樂素養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對音樂教師的學科素養能否適應當今音樂教育改革提出更高的挑戰。因此,音樂教學內容的合理科學設計在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音樂素養;策論研究
引言:小學音樂教學在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欣賞和審美能力方面起著根本性的作用。作為新時代的音樂老師,必須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觀念具有前瞻性,還必須學習先進的教學模式,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音樂教師應首先引導學生對音樂的看法,讓學生樹立音樂教學是審美教學的觀念,而不應低估音樂教學的意義。
一、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音樂素養的意義
小學音樂是小學時期的基礎藝術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也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音樂教師需要基于小學音樂教學階段,對提高小學生音樂素養的教學策略進行了深入分析,激發學生對學習音樂的好奇心,并訓練學生在探索時獨立學習。音樂素養的培養類似于傳統知識的培養,使學生可以學習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并基于自身的理解,進行二次創作或表達自我建議。教學改革實施后,學校更加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積極創建各種音樂活動,豐富的音樂知識的傳播可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學會欣賞自己,并在將來的學習中逐步發展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二、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音樂素養的有效措施
1.改變教師教學觀念
目前,雖然小學音樂教學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但是被動的音樂教學方式還存在一定問題,其中較為明顯的問題就是教師的教學觀念不先進。為此,在小學音樂教學工作中,學校和教師應該意識到激發學生興趣的重要性,讓思想緊追時代的潮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把新形式、新理念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另外,在我國教育理念中,功利性是一種價值取向,人們將考試成績作為評判學生能力的唯一標準,也將升學率作為評判教師和學校的唯一標準,沒有重視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但是,學校和教育機構應該認識到功利性教學理念的危害性,并通過多種教育形式讓教師認識到自己是知識的傳播者,身上肩負著教育祖國未來人才的重擔,要把培養人才作為自己的職責,充分發揚奉獻精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2.創新教育形式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在制訂教育目標時,學校應該采取新穎的形式,將教育目標設置得富有趣味性。但是,從目前的現實情況來看,在開展小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部分學校制訂的教育目標比較刻板,缺乏趣味性,也沒有根據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制訂目標,導致教育目標沒有現實意義,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獲取知識的多少與預定目標不相符。其實,小學生心智還不成熟,只有設定新穎的教學內容,不斷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才能夠充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所以要想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教師必須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運用合適的教育形式。
3.激發學習興趣
音樂素養是一個不斷積累和構建的過程,它的形成具有連續性特點。從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來看,唱歌是音樂藝術中最受孩子喜愛,最容易被他們接受和理解的藝術形式,對音樂感興趣,是小學生的共性,每每進入課堂,迎接音樂老師的往往是學生的歡呼雀躍。但如果教師一成不變地重復教學方法,音樂課的學習過程就顯得索然無味,甚至形成學生喜歡音樂,但不喜歡上音樂課的尷尬局面。可見,要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首先要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科的興趣。因此,教師應不斷創新和改進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模式,自覺運用音樂教學的審美規律,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藝術形式,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精心創設的音樂情境,充沛的教學熱情,生動的語言,優美動聽的歌聲,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的實踐活動之中,生成富有音樂味兒的、靈動的音樂課堂。
4.增強音樂體驗
體驗是音樂學習的重要方式,它給予學生充分自由的音樂探索的權利。體驗包含音樂角色體驗,音樂情感體驗,音樂元素體驗,音樂游戲體驗等,它必須建立在音樂的基礎之上,并在體驗的過程中融入個體的判斷和思考。有效的音樂體驗可以讓學生感受、理解和表達作品,并獲得美的熏陶與感染,提高音樂審美能力。比如在《小星星變奏曲》這首歌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對課程教學進行設計,在課前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晚上觀察天上的星星,并且思考星星像什么,讓學生帶著疑問提高學習音樂的興趣。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想象,想象星星都像什么,鼓勵學生踴躍發言,說出自己的觀察結果。之后教師可以根據音樂來設計舞蹈動作,引導學生一邊聽音樂一邊跳舞,從而形成不同的記憶點,幫助學生擁有更好的音樂體驗,并且根據不同的舞蹈動作來感受不同節點下的音樂。在進行樂理知識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自行找出這首歌中的主旋律,然后繪制出旋律曲線,讓學生根據曲線來形象地感受到音樂節奏起伏的變化。在這種教學設計下,讓學生通過編舞的動作,來感受到不同的音樂節點下表達的情感。再根據想象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輕松地掌握歌曲的唱法、節奏以及韻律,從而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
結語: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非常重要,這是所有小學音樂教師都應注意的問題。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教學技能,以及重視自我音樂素養的提高,并且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當地的教學狀況,通過改變教師教學觀念、創新教育教學形式、增強音樂體驗,提高審美感知等,以培養小學生的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褚維維.探析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7,11(34):128~129.
[2]宋揚.小學音樂教學中對學生節奏感的培養管窺[J].黃河之聲,2015(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