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洪明
摘要:現在許多家庭的孩子都被寵壞了,特別是現在的家庭條件比前幾年要好很多,也就是說一個家庭根本不需要孩子的付出。勞動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合理提高孩子對勞動的認識,加深對勞動行為的認知,同時為每個學生未來的生活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是教師和家長的首要目標。基于勞動教育如何融入小學德育與法治課堂的現狀,文章提出以下策略。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勞動教育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9-312
一、提高教師勞動教育意識促進教學過程勞動教育的有效滲透
就教育行業而言,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思維特別重要。如果教師不能有效思考融入課堂教學的措施并提出自己的意見,甚至會提出這種策略。畢竟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就結果而言,教師無法分析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各種表現,也無法在后續的教學中具體向學生提出有效的改進措施,因此在此基礎上提高教師勞動教育意識。例如,在“同伴與交往”單元中,如何在明確的主題下滲透勞動教育的問題,值得思考和實踐。以勞動教育為基礎的小學德育法治課堂,是促進家庭和學校之間互相了解和教育孩子的最佳途徑。就“同伴與交往”單元而言,在集體生活開始之前,孩子能看見從出生時睜開眼睛的第一個人,到上學前所接觸的最親密的人,人多為有血緣關系的親屬。在集體生活之后,在經歷了多年的陪伴和交往之后的小伙伴,也是我們生活和學習中的親人,我們和這些親人在日常中互相禮讓,友好包容。那在與我們相處時間較長且與我們家庭生活密不可分的親人打交道時,我們應該如何表達對家庭的愛和責任呢?就“愛”的形式而言,可以是親密的問候,也可以是力所能及的掃地、洗碗[1]。然后我們的老師就可以利用這個趨勢,要求孩子們每天在家做適當的掃地或收拾碗筷等家務。這種勞動意識對培養學生做好家務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家庭責任感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還可以大大減少家庭糾紛,減少未來進入青春期在家庭生活的交流和互動中,情感敏感的兒童會出現焦慮和不安的頻次。
二、合理運用課堂教材資源,提出新穎有趣的教學模式
雖然教材不斷更新,但值得注意的是,勞動教育始終是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一條重要主線,是永遠繞不開的。針對這一問題,應將道德與法治教學與勞動教育有機結合,對教材進行深度挖掘,教學模式創新,改進教學執行效率。例如,在“為父母分擔”單元中,為了提高本單元的實用價值,首先要從思想的角度出發,讓學生意識到家長工作的負擔和生活的內容他們應該在家里承擔,以便實用。用生活中的案例為孩子呈現真實的效果,最大程度地說服他們,為他們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讓他們真正“以勞動為榮”。從一開始,在去孩子去上學的時候,父母就會去上班。在孩子們回家的這段時間里,他們需要為孩子們準備晚餐,為孩子們洗衣服,還需要打掃家中物品的布置,擦去灰塵。有許多家務和工作任務需要完成。甚至還有家長需要加班,孩子需要帶午飯等,上述問題的積壓,不難理解家長壞心情的產生。因此,我們教師需要從家長的角度向孩子們解釋父母的不容易。孩子們現在只需要看書,其他的都可以照顧到。父母需要工作和照顧孩子,這是非常辛苦的[2]。然后我們就可以引導孩子說說父母有多辛苦。如果不確定,可以引導孩子回家,請家長了解家長的工作模式,提出家長努力工作的工作模式,孩子自己的自我有哪些要點它可以由父母分享。畢竟,只有根據實際調查結果進行調查并提出的解決方案,才能被視為針對某些當前情況或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案。同時,這節課還教孩子們如何“關心”自己的近親。只有當他們真正愛和被愛時,他們才能愛別人。只有當他們真正為他人的生活著想時,他們才能真正為自己的改變提供動力。
三、提升家庭功能聯合構建勞動教育體系
教育從來都不是學校的單人秀。教師并不是這場表演中唯一的演員。學生和家長在課堂教學的實施中也發揮著同樣的影響作用,增強家庭在學校勞動教育中的作用,并通過與家長的溝通達到促進孩子勞動的目的,也可以算是一個優秀的家庭——學校聯合行動。雙方合作打造以小學德育、法治課堂為核心的勞動教育體系,從家庭和學校兩方面進行完善。學生的勞動意識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在“與班級共成長”的單元中,我們的老師就可以借此機會提出建議。不僅是教師要與班級一起成長,還有學生和他們的家長。我們必須共同努力才能實現最終目標。成長的主題需要和家長一起溝通討論,希望孩子在執行的過程中事半功倍。教師可以為學生樹立提高教師專業素質、深化教師勞動教育意識的好榜樣。然后,家長也要和孩子一起進步,清晰的知道孩子成長現狀是非常必要的,所以要全力配合課堂實施的教育,尤其是勞動教育。家人的配合,實時的匯報,確保我們老師對學生的教學不只是形式主義,而由學生來執行。
結語
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勞動教學的過程中應揚長避短,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孩子的教育也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情,作為能夠在與孩子的長期接觸和潛移默化中教育孩子的家長,也應該適當轉變教育思維,配合學校提出的新教學理念,促進課堂教學。項目的順利開展,將增強學生的工作意識,樹立學生的使命感和奉獻精神,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
參考文獻
[1]陳軍.小學道德與法治滲透勞動教育的探索[J].讀與寫,2021,18(12):34,43.
[2]王冰清.滲透勞動教育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做合一課堂探究[J].科學咨詢,2021(13):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