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楠
摘要: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地理知識與生活相互呼應,相互促進,因此借助生活中的一些素材來進行地理知識講解具有積極意義。同時,生活化教學模式與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心理特征相符,將其應用于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可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探索熱情,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正確地理解與看待生活中的地理現象。相信借助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在理解地理知識的同時,利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確保初中地理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升。本文立足于初中地理教學角度,分析了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初中地理;生活化;課堂教學
引言:
初中地理教師需要將地理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依靠生活化素材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始終保持思維活躍,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越發重要,因此,對于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策略的研究有著鮮明現實意義。
1挖掘生活中的地理現象,激發探究熱情
要將生活化教學模式引入初中地理教學,就要求教師對該模式有正確認識,從而能夠在某個知識點的教學中引入生活中的地理現象,為學生架設起知識和生活間的聯系,讓學生能輕松理解相關知識點,積極主動地與教師共同思考分析,完成知識的探究學習。
如在“人口與人種”的教學中,為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結合前不久開展的人口普查工作向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要開展人口普查?當前我國的人口變化趨勢是怎樣的?”這些熱點時事的新鮮感能提高學生的思考熱情,利于幫助學生掌握人口相關的知識,又能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在“氣候”的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認識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征與降水分布特征,教師可根據生活實際提出生活化問題,如“為何青藏高原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而不是東北地區?”該問題被提出后,學生興趣盎然地展開討論,經分析思索得出原因,即青藏高原地區的平均海拔超過 4000 米,地勢非常高,故而溫度非常低;東北地區雖然緯度高,但是海拔低,因此東北地區并非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這樣將生活中各種值得思索的問題引入課堂,能夠讓學生在思索的過程中掌握地理知識,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
2創設生活化情境,呈現地理知識點
情境教學法即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入或創設形象具體、情感豐富的情境,引起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知識的教學模式 。應用情境教學法的關鍵是注重學生情感的激發,為學生帶來身臨其境之感,進而使學生從中獲得知識。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借助文本情境、生活情境等,將自然界的一些現象以及自己遇到的地理事件表達出來,使學生達到對各類地理現象的準確理解,確保學生的思維遷移能力在此過程中得到培養。
如在“多變的天氣”相關知識點的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我國不同地理位置的降水特征,以故事的方式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情境。情境的內容如下,暑假時一位美國游客到我國游玩,他最開始去首都北京游玩,清晨出門前晴空高照,不過下午時卻突下暴雨,隨后他購買了一把雨傘,避免自己被淋濕。后來他又到西北的新疆地區玩耍,由于當地居民相當好客且風土民情相當獨特,所以他在該地逗留了半個月,而這半個月沒有下一滴雨,他購買的雨傘未能發揮作用,考慮到出游的便利性,他將雨傘扔掉了。他又到了四川省玩耍,到了四川后就下了一場大雨,他也被淋成了“落湯雞”,因此又非常后悔當時把傘丟掉,并無奈喊道:“老天爺,您是故意和我作對嗎,我怎么這么倒霉。”教師向學生展示這一生活化情境,隨后讓學生基于降水分布規律解釋是什么原因讓這位游客“倒霉”。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掌握地理知識點,轉變了過去枯燥的記背式的學習方法。
3善于利用現代化設備,提升地理生活化教學水平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越來越多高科技地理信息設備被研發出來,這些科技產品為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毫無疑問,信息素養也是現代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因如此,生活化地理課堂的構建不應該忽略現代化信息元素。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現代科技能夠幫助教師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這些高科技設備有助于教師開展高效率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堂活動中引入這些現代化設備,教導學生借助這些設備開展學習活動,讓生活化地理課堂具有時代性,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注入活力。
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體驗無人機航拍技術,現在小型無人機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小型無人機價格也比較實惠,學校完全可以將之作為教學器材。教師可以讓學生借助無人機拍攝校園的鳥瞰圖,并據其繪制校園地圖。學生會對無人機技術感到十分新奇,并且在繪制過程中也能更好地掌握地圖相關知識。無人機航拍是絕對能夠反映真實情況的,學生繪制的地圖也就具備絕對意義上的生活實用性,這對生活化地理課堂的構建具有實質性幫助。
結論:
綜上所述,地理是一門具有廣泛生活實用性的學科,許多地理知識都是根據生活現象和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并且最后又被運用到生產與生活中去。鑒于此,地理知識及其學科活動始終離不開生活元素的涵養和滋潤,地理技術也已經深入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開展初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還要確保學生所學知識有足夠的生活實用性,那么構建生活化地理課堂,帶給學生生活化的地理學習體驗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教師要深挖教材內容,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并帶領學生從真實的生活環境中獲取地理知識,真正實現生活化地理教學。這是地理學科的發展趨勢,也是根本需要。
參考文獻:
[1]包景林.如何加強初中地理實踐性作業的實施[J].中國文藝家,2020(06):147+149.
[2]翟雪. 基于開放性作業的初中生地理學習興趣培養策略研究[D].延邊大學,2020.
[3]藍貴條.淺析初中地理教學中生活化元素的滲透策略[J].考試周刊,2020(42):157-158.
[4]田靜.以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為指向的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20(S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