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艷麗
摘要:隨著全新教育時代的到來,當前我國小學教學體系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環境中,小學英語教學體系也隨之發生了相應的轉變。由于傳統教學法難以滿足現代英語教學的需要,致使自然拼讀法作為高效的教學方法,得到了英語教師的青睞,并且在英語教學中得到了有效應用,取得了理想的應用效果。本文將以小學英語人教版(PEP)教材作為研究背景,探討“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自然拼讀法;小學英語教學;應用策略
前言:
新課改的不斷深化使小學英語教學進入嶄新的階段,對英語教師來說也是一個較大的挑戰。與以往版本的教材相比而言,人教版(PEP)教材中增加了很多詞匯與知識點,因此對于單詞量的掌握與記憶,也成為了小學生和教師共同面臨的難點。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基本理念指出:學生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體驗、實踐、參與、探究和合作等方式進行英語學習,發現語言規律,逐步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不斷調整情感態度,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要跟隨課程改革的步伐,積極改變傳統教學手段,嘗試運用“自然拼讀法”來有效提升小學生對英語單詞的自主學習能力。“自然拼讀法”是目前國際主流的英語教學法,它不僅是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的孩子學習英語讀音與拼字,增進閱讀能力與理解力的教學法,更是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英語初學者學習發音規則與拼讀技巧的教學方法。英語自然拼讀法通過直接學習26個字母及字母組合單詞中的發音規則,建立字母及字母組合與發音感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英語字母組合的奧妙,掌握英語拼讀規律,從而達到看到單詞就會讀,聽到單詞就會拼的學習目的。當前這種教學法具有簡單高效等特點,符合小學生語言學習規律,且讓他們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玩,這樣不僅改變了學習英語的枯燥氛圍,還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總之是一種效果顯著的英語教學法。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摸索出幾個應用策略:
一、在入門階段培養學生的音素意識
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對小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對班級中學生群體特點進行深入分析,充分利用小學生當前的具象思維能力,在小學生初次接觸到英文字母時,即在課堂上滲透音素意識,使小學生在學習字母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指導每個字母的讀寫,還能夠指導這個字母放在英語單詞中應當如何發音,通過教師這種開蒙引導,能夠對小學生日后系統地掌握自然拼讀法具有導向性作用。
例如:教師在開展B的這個字母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小學生全面理解這一字母作為字母出現時,讀作/bi:在單詞拼讀中,則發/b/音。而m這個字母,則包含/e/、/m/這兩個因素,在單詞中,這個字母的發音為/m/。通過這種針對性的滲透,能夠為小學生后續的英語教學打下非常好的基礎。
二、循序漸進,引導學生建立字母及字母組合與發音的感知
在以往的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通常會要求小學生對英語音標進行強化記憶,以此提升小學生的拼讀能力,但這種教育方式要求小學生運用枯燥的方式對音標基地硬背,因此造成學習效率非常低下,嚴重影響小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質量。在此背景下,教師可將自然拼讀法運用在小學英語課堂上,逐漸使小學生能夠學會將英語單詞分解為不用的音素,在強化小學生對每個英語單詞的理解與掌握的同時,引導小學生在腦海中建立字母及字母組合與發音的感知。
例如:人教版小學英語中hat這一單詞,/h/、/t/這兩個音素的發音與字母本身非常相似,因此,小學生在學習這一單詞的過程中,只需要記住該單詞中的字母a,在單詞中發/?/的音,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為學生舉例cat、bag等單詞,幫助小學生強化記憶字母a在英語單詞中的發音,通過這種循序漸進的訓練與引導,能夠幫助小學生在腦海中逐漸建立起英文字母與英語單詞發音之間的聯系,以此有效提升小學生對該門課程的學習水平。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自然拼讀法的教學過程中,應對課堂教學的教學難度進行科學設計,在引導小學生建立英語發音與字母之間的聯系過程中,應循序漸進,首先從單音節單詞開始訓練,再過渡到雙音節單詞,逐漸增加音節,使小學生在由易到難的不斷訓練后,可以不在音標的輔助下,能夠獨立完成對大部分新單詞的拼讀。
三、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升小學生聽音辯詞的能力
運用“自然拼讀法”開展小學英語教學工作,通過各種教學方式幫助小學生字母和單詞記憶的基礎上,教師還可應用先進的教學軟件,如希沃白板、“一起作業網”等,幫助小學生練習根據聽到的英語單詞的發音,準確地寫出相應的英語單詞,提升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針對小學五、六年級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已經對自然拼讀法有了初步掌握和理解,此時,教師可在課堂上對學生展開針對性的訓練,組織學生嘗試音節劃分。在具體訓練過程中,教師可運用希沃白板,與本單元所學習的單詞,引導學生對音節進行辨析。并運用希沃白板中的游戲環節,引導學生分辨哪些單詞為單音節詞,哪些詞匯為多音節詞,例如elephant為多音節詞,是由3個音節組成,而panda則由兩個音節組成,而dog則為單音節詞。學會劃分音節后,進一步引導學生利用“一起作業網”訓練聽音寫詞能力。“一起作業網”中的“一拼到底”活動有自主練習和分等級競賽,學生可根據自己掌握的拼讀規律參與練習或參加不同等級的競賽。實踐證明,參加過“一拼到底”競賽的同學掌握的詞匯量大大提升,聽音辯詞能力明顯提高。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學科的教學中,運用自然拼讀教學法,能夠將英語單詞中一些比較復雜的發音轉化成具有一定規律、簡便的發音方式,并且能夠將英文字母與英語單詞的發音進行有機融合,使小學生能夠通過這一方法,有效解決在其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發音不標準、記不住英語發音的窘境。并且運用這一教學方式,最終培養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其終生學習英語打下基礎,因為對于大多數英語初學者,自然拼讀法是一門實用的工具與方法,如能掌握,不需要借助音標,就都能夠讀出80%的英語單詞,把枯燥無味的背單詞變成一件簡單的事,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孫玉龍.英語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交際, 2020, 000(008):202-203.
[2]童燕綺.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9(24):0058-0058.
[3]郭良芬.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拼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文淵(高中版), 2019, 000(007):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