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娜
摘要:寫作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的寫作水平如何通常會對其語文整體學習質量造成直接影響;同時寫作作為高考語文的重要構成部分,占有比較高的分數,而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寫作質量也會直接影響他們在高考中的分數。當然,寫好作文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應對高考,也是學生交流情感、調理心理情緒和提高文化素養的有效途徑。因此,切實做好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非常必要的。鑒于此,文章就對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了改善高中語文寫作質量的策略,以期為今后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活動提供有效的借鑒。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有效策略
前言:
寫作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在整個語文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當前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仍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如學生素材積累量小、知識面窄使得寫作內容死板寡淡、寫作教學環節缺乏科學有效銜接等。在核心素養理念下,加強重視對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現狀的改革也是刻不容緩的事情。寫作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既往學習中很多學生都是根據范圍進行仿寫,缺乏自己的理解和意圖,這樣是很難達到更好的寫作水平。高中生處于個性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教師還需要充分尊重學生這一特點,引導學生充分感知文字的情感魅力、認可文字的積極作用,從而能夠靈活應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豐富寫作內容,達到我筆寫我心的效果,進而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一、轉變寫作教學理念,優化學生寫作方法
寫作教學雖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但也能給學生和教師帶來很大的困惑。為了提升高中寫作教學質量及學生的寫作水平,就需要教師充分認識到寫作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影響作用,及時轉變過去傳統的寫作教學理念,用新的理念改變以往只注重寫作技巧培養及單純要求學生背誦范文的現象,積極引導學生學習他人的優秀寫作經驗、掌握優化的寫作方法、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多措并舉強化學生寫作訓練。如在課堂上講解課文時,對于文章中用到的修辭手法,教師就可以進行針對性指導,讓學生根據文本中修辭手法的應用技巧來進行簡短的寫作訓練,以提高學生的修辭方法應用能力和寫作能力。同時,教師還要積極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高效率的閱讀,在閱讀中積累大量的語文知識,以開闊學生視野,培養人文素養,為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在核心素養理念下,教師在教學中應以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提高學生語言能力及思維素質為出發點,盡可能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從而促使學生的寫作內容、寫作思路、寫作形式更加豐富、更加多元化。在傳授學習方法方面,教師應以引導為主,讓學生多思考、多分析,逐步培養和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不斷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方式和技巧,使其創作思維得到進一步發展,而非在局限于教師的引導下,墨守成規。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改變傳統的“權威者”“主導者”的角色,扮演好“觀察者”“引導者”的角色,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引導他們形成適合自己的寫作方式,從而促使學生在寫作中獲得成就感,真正體驗到寫作的樂趣,從而有效提高其寫作能力。比如,在學習《雷雨》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播放相關的話劇片段,讓學生在觀看話劇的過程中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充分了解劇中的人物關系及情感糾葛,并在觀看話劇的過程中給學生帶來更直觀的情感沖擊。此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如:“如果你是作者,你會怎么來編寫結局呢?現在,大家可以結合自己的想象來給這部話劇編寫一個結尾。”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很好地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更高效地開展寫作練習,從而達到提升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效果。
三、積累寫作素材,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豐富的素材積累是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基礎,缺乏素材積累的寫作就像是“無本之木、無根之源”,很容易導致學生寫作內容空洞、乏味,同時也容易造成學生寫作興趣的降低。因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靈活創作,多積累寫作素材,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葉圣陶曾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閱讀與寫作是一個統一的、相輔相成的整體,兩者間有著不可分的關聯。但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是過分重視閱讀教學而忽略寫作教學,這就需要教師及時進行調整和改進,提升對讀寫結合教學的重視,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通過廣泛有效地閱讀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通過知識的內化來靈活應用素材,并從閱讀中學到行之有效的寫作技巧和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寫作創新能力來提升整體寫作水平。此外,教師還可以依據新課標要求,結合平常寫作教學實際為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書目,讓學生自主閱讀自己所喜歡的書籍,也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讀書心得分享交流及讀后感寫作,讓學生在閱讀中、在相互交流中共同進步、共同提升,并加深學生對于閱讀知識的理解。在學生達到了一定的閱讀量和積累了足夠的寫作素材后,寫作過程也就會變得更加得心應手,所寫內容也更為豐富,這也就能很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促使學生感受寫作的樂趣。比如,在學習《荷塘月色》一文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文章主要內容,并對文章的寫作框架、寫作思路進行分析,促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仔細分析文章內容,感受文章中構詞的巧妙之處,從而及時融入寫作教學,讓學生將文中精妙的構詞方法、寫作技巧融入自己的寫作思路中,以讀促寫,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從而實現全面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教學效果。
結語:
總之,傳統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新課改下的教育教學需求。核心素養理念下,教師必須及時更新寫作教學的思維和方法,摒棄傳統過時的教學模式,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強化學生寫作訓練、合理評價學生寫作、激發學生寫作熱情,從而促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更快、更好的提升,同時促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到有效培養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賴東生.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57):11-13.
[2]于聰.基于核心素養的讀悟寫一體式教學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12):35-37.
[3]柳福鏡.高中語文寫作教學融入語文核心素養的意義及策略[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1(06):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