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摘要:在新時期的教學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整合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來開展教學活動,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直觀、形象的呈現,降低其理解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本文以小學數學教學現狀為切入點,對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意義和策略進行了全面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整合策略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和教育制度的改變,數學教學模式也應發生改變。數學是我國現代教育教學體系中非常關鍵的部分,是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一門關鍵性學科。這門學科對學生的邏輯能力要求較高。在信息化時代,如果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呆板,學生就無法產生學習興趣,課堂效率也會十分低下。多媒體教學可以使授課方式變得靈活多樣,使教學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進而開發學生思維,提升其邏輯思維能力。基于此,本文立足當下小學數學面臨的問題,就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闡述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對小學數學教學有所助益。
一、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
(一)教學目標不合理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宗旨和方向。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雖然都按照教學大綱設置了相應的教學目標,卻很容易脫離學生的實際情況,一味地追求既定的教學任務和進度,忽視了學生對教學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實際需求不相符,直接限制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二)缺乏學習的積極性
抽象性是數學知識最明顯的特征之一。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育不夠成熟,思維方式以形象思維為主,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很容易出現一知半解的現象,長此以往,問題越積越多,只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再加上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習慣性地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教學形式和內容無法滿足小學生在心理和學習等方面的需求,導致學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缺乏一定的積極性和自主性,自身能力得不到充分發揮,綜合素養的發展受到嚴重限制。
二、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課堂教學模式逐漸多樣化,除了傳統的講解模式以外,網絡授課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模式,在這種網絡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獨立自主地進行探究性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人翁作用,提高課堂教育教學的質量。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最大優勢,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踐運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在講解行程應用題時,學生對于火車的行駛方向,有的時候始終搞不明白,兩列火車是同向而行還是對向而行,空間思維想象能力弱的學生,始終搞不明白火車的行駛方向,教師在教學當中如果能夠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動畫”的優勢,讓學生親眼看一看火車行駛的方向,就能理解“同向”或者“對向”等詞語的意思了。還有在行程問題中,路程、時間、速度三者之間的關系,部分學生始終搞不明白什么時候是反比例的關系,什么時候是正比例的關系。教學中如果能夠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把路程、速度、時間三者之間的關系,在大屏幕上利用“動漫”的形式演示出來,讓學生通過實際的觀察,理解在路程一定的情況下,速度和時間之間是反比例關系;時間一定的情況下,速度和路程是正比例關系;速度一定的情況下,時間和路程也是正比例關系。通過反反復復的演示,學生就能夠理解路程、時間、速度三者之間的關系,從而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能夠有效找到三者之間的比例關系,列出正確的算式,得到正確的答案。所以在講解在行程問題中,利用信息技術能夠清清楚楚地將知識形成的過程演示出來,學生看了以后就能馬上明白,不需要教師再進行畫圖演示,這樣就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創設小學數學教學情境
小學生的特點是,對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將信息技術充分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從而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的有效性往往來自真實或擬真實的教學情境。多媒體設備能很好地再現真實的情境,既能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又能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學習的實用性,從而切實提升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一塊平行四邊形木板,讓學生來計算它的面積。學生對此很感興趣,但不知道如何算。此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一個平行四邊形,并用動態演示工具將其拉成一個長方形。這樣,學生就能很直觀地感受到,原來平行四邊形是長方形的變形。因為之前已經學過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而通過剛才多媒體的動態演示,學生很快會發現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就是“長×寬”。由此可見,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這一節課的教學,不僅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能讓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理解得更深入,記憶得更牢固。
(三)整合數學資源
教師是教學活動中除了學生之外的另一大主體,其自身的專業水平和素養,對最終教學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要想實現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整合,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加強自身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借此為學生整合豐富的學習資源,并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實際情況,為學生設計更具專業性和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結論: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整合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模式,成為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在此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采取集文字、圖畫、聲音、視頻于一體的教學方式,來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活躍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的同時,為學生打造更廣闊的自主學習空間,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除此之外,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還可以降低數學知識的理解難度,幫助學生攻克教學中的重難知識點,為學生數學綜合能力及素養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德虎.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J].西部素質教育,2019(21).
[2]陳建選.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9(19).
[3]王利.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