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玉蘭
摘? 要:在新課改教學不斷推進的背景下,相關教育部門要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注重教學策略的有效實施,進一步提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由于高中數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較大學習難度,很多學生都出現了敬畏之情,如何進一步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是教師值得進一步思考和探究的重要話題。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
高中階段開展數學教學活動需要教師結合新課改的要求合理優化教學內容,數學教師要科學改進教學過程,確保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高中數學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思維,引入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為構建高效數學課堂進行不斷的努力。
一、尊重學生主體,教師有效引導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要結合課程改革的發展要求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尤其是要對師生在數學課堂中的角色進行正確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承擔教學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作用,學生也不再是被動的參與知識內容探究。為了全面提高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數學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課堂主導地位,為學生提供更多自由思考的時間,幫助學生理解數學課堂中各項知識的概念與意義。除此以外,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必要的引導和幫助,使學生能夠正確完整地掌握數學教材中的知識點,在教師的科學引導下,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主動性,進一步培養高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分析教材內容,設置合理導入
課堂導入是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在教學過程中承擔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作用,在實際的教學活動當中,很多教師設計的教學導入并不具備合理性,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得到有效激發。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數學教師需要對現有的教學活動進行調整,進一步優化教學內容的導入方式。例如,在進行人教A版高中數學《集合間的基本關系》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方式展開課堂教學導入,教師先為學生展示“并、交、補”這三個字,引導學生對這些內容進行綜合分析,在學生進行簡單的討論后,教師再結合實際舉例,比如“班級中的男生”“班級中的女生”“班級中的學生”“班級中姓王的學生”對“并、交、補”的概念進行簡要展示,即“班級中的男生”和“班級中的女生”是“班級中的學生”的子集,而在“班級中的男生”中和“班級中的女生”中都存在姓王的學生,相對應的幾個集合之間都有相交的現象,當這部分內容展現后,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得到了有效調動,教師也就可以趁勢引出后續的教學活動。
三、結合課標要求,調整教學方法
新穎的教學方法是吸引學生探究學習興趣的催化劑,也是誘發學生自主探究數學活動的源動力,數學教師要緊跟新課改的教學形式,改變傳統的教育手段,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來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有效激發小學生的課堂探究興趣,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以案例教學法為例展開探究,在進行《指數函數》這部分內容的學習過程中,如果教師僅僅依靠課本思路展開講解,學生往往會感到學習過程枯燥無味,整個學習效率無法得到進一步保障,但如果能夠科學的利用恰當的案例就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課堂探究興趣。如,教師利用游戲導入新課:請全班同學按照學號排序,1號學生帶2顆黃豆,2號學生帶4顆黃豆,3號學生帶8顆黃豆,4號學生帶16顆黃豆,以此類推,算一下52號學生應該帶多少顆黃豆?問題看到這里,所有的學生都會面面相覷,此時教師引入今天的新課內容—指數函數,而后教師對以上問題進行講解,經過初步估算52號學生應帶大豆約為1.5億噸重,如果一顆黃豆按照1.5克算,那么1.5億噸是多少克?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整體教學效果也將事半功倍。
四、落實多元評價,強化學生能力
在高中階段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學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習環節,高中數學教師可以結合課堂評價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發展,針對學生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課堂教學優化,確保評價方式的多元化發展,保障學生可以共同進行教學評價,讓學生對自身存在的問題擁有客觀的認識,進而幫助學生獲得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在實施高中數學教學評價時,多元化的課堂評價方法能夠使學生對相關問題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從而有效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例如,在證明不等式相關內容的學習過程中,當學生提出不同的證明方式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評價和小組互評,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認識,綜合法、函數法、作差法等不同的方式,幫助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收獲,有效啟發高中生的數學思維,拓展學生的思維方法,保障學生能夠聯系不等式和三角函數等內容對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數學思維進行有效培養。
總而言之,高中數學課堂要堅持結合新課程改革發展理念,在調整教學思路的過程中明確教育發展目標,結合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學習能力,對學生的學習主體給予充分的尊重。教師也要合理設置課堂導入環節,通過對教學方法的創新來構建多元化的數學課堂環境,進一步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幫助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學習樂趣。
參考文獻:
[1]胡成杭.新課程背景下數學有效教學策略初探[J].新課程導學,2021(23):19-20.
[2]葛超.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探析[J].數學之友,2021(04):26-27.
[3]田宏達.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多元化教學策略芻議[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1):82-83.
[4]孫慶.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模式的創新探討[J].新課程,2021(18):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