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妍
摘要:現今,班主任的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在小學階段更顯重要,小學班主任是學生未來成長發展的啟蒙導師。在目前的新時代下,小學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時,需要融合德育教育。不僅需要引導學生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基本的道德素養。因此,小學班主任需要注重對學生身心發展加以重視,針對的開展班級管理,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教育,從而促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升。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班級管理;德育教育
前言:對于小學生來說,小學階段的學習對于今后的發展成長有些非常重要的意義。教育部門對小學班主任工作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及標準,提出小學班主任教師在開展班級管理時需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推動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傳統教學進程中,大多數小學班主任教師采用講授方式宣傳德育內容,不過小學同學已有自已的思想,對家長說教存在排斥心理。所以班主任應當將德育的工作放在首位,在向學生傳遞理論知識的過程中還應當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的培養。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樹立正確的三觀。
一、新時期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存在的基礎問題
1.相關管理觀念較為落后
班主任在管理的過程中教師的管理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國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由于教師的思維能力有限,只注重班級學生的素質表現,忽略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而導致學生的思維活動被束縛。現階段,小學班主任教師班級管理進程中,在實行德育工作環節,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較為滯后,德育工作依舊處于說教水平環節,只提高同學的道德認識,但是同學的道德情感、意志及行為依舊無法獲得進步。若想提升同學的德育素質,小學班主任教師需提高同學各方面的水平,僅憑說教這一環節是遠遠不足,把道德的認識、情感、意志及行為有機融合,才可提升同學的德育素質。
2.班主任德育理論研究不夠深入
現階段,大多數班主任教師德育理論能力較差,對德育工作開展的認識較為片面,無法認識到德育工作對同學全面發展的意義,以為德育工作只體現于形式上,且無法充分體現實效性的價值。德育是學生素質教育關鍵組成部分,是推動同學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班主任教師需不斷提升自身德育理論能力,著重提升自身的德育素質,從而較好的指導同學更好的成長與學習。
3.德育教育內容全面性不夠
當前,小學班主任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進程中,德育內容較為片面,無法充分滿足同學的需求,小學班主任教師只重視集體主義及四美五講的講授,忽略同學心理品質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小學班主任教師需按照每位同學的年齡特征,掌握同學心理變化,德育內容需與時俱進順應新時代發展,指導同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
二、新時期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與德育教育策略
1.與學生之間的加強溝通理解
要想確保小學班主任工作更加高效、科學的開展,更好的獲得小學生的信任,就需要教師在明確教學目標時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教育,要從學生的根本利益角度入手。新課程改革對小學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和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在實際的教育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就要求小學班主任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理解和看待教學輔導問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要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這樣才能夠為班主任的各項工作開展奠定堅實基礎。例如在解決某些單親家庭孩子問題過程中,教師應該保護學生的隱私,照顧學生脆弱的心理,要充分考慮每一名學生的自尊心。很多單親家庭的幼兒往往性格孤僻,不愿意與人溝通交流,自卑心理嚴重,對于這類學生教師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愛,要充分利用日常一切有利時機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充分了解學生的想法和心理動態,根據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的教育管理。在與學生溝通交流時,對于小學生不愿意回答的問題不能夠勉強,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同時應該通過傾聽的方式化解學生的自卑心理。
2.逐漸豐富班級管理德育教育內容及方式
德育教育是滲透在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教育內容,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道德修養,班主任應在進行的德育教育時,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要慢慢的來,不能急于求成。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過程多多積累經驗,豐富教學內容,為學生尋找適合的教學方式。其次教師也要多多從不同的角度和形式上等多個方面去尋找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以便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行的培養。比如,在開展德育教育時,班主任可以結合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節日開展班級活動,如端午節可以帶領學生包粽子、了解屈原的歷史事跡,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愛國情懷。
3.著重改變德育教育理念
若想保障德育工作實效性,小學班主任教師需改變德育理念,主要體現以下:第一,小學班主任教師需關注時代發展的改變,需具有深謀遠慮的態度,意識到德育工作對同學全面發展的價值。針對德育的理念、職責環節,需重視傳授同學新時代德育教育思維及理論,使得同學樹立優秀的德育思維,指導同學形成正確的三觀,從而給同學的全方位發展提供支持與幫助。第二,小學班主任教師需加大主動和學校與家庭溝通交流力度,使得學校、家庭與社會三方一同努力。小學班主任教師需加大和學生家長溝通力度,使家長可以熟悉與掌握孩子的德育學習狀況,家長根據自己孩子存在的不足,耐心與悉心指導孩子,使孩子樹立正確的德育理念。小學班主任教師可通過家訪方式,可進一步掌握學生的生活與成長環境,科學合理地開展德育工作,逐漸提升學生的德育素質,從而完成德育工作實效性的目標。其次,小學班主任教師還需將“五育并舉”落實到位,需與時俱進順應時代需求,樹立正確的核心認識、底線認識、質量認識、課程認識、協同認識,小學班主任教師還需引導學生”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將立德樹人融合于思想道德教育中,從而推動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4.加強班主任德育理論的學習提升素質
現階段,大多數小學班主任教師德育理論能力較差,德育素質較低。為此,學校負責人需定期開展各類型培訓活動,從而提升小學班主任教師德育理論能力,給小學班主教師講授德育工作實施對同學發展的重要意義,及德育工作屬于素養教育的關鍵組成環節,且需對小學班主任教師實施考核機制。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教師的德育教育屬于一項尤為重要的工作。通過該項工作的實施,能夠為同學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同學的思想品質,促進同學的健康發展。現階段,小學班主任教師的德育工作依舊存在很多不足與問題,可通過完善德育教育內容及增強德育理論教學等方法來打破困境。從而確保小學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順遂實施。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教師不僅要注重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豐富德育教育內容和形式,以身作則影響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培養全方位人才。
參考文獻:
[1]蘇學慧.論新時期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及德育教育的方式[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0(03):114-116.
[2]周紅梅.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工作與德育教育的人性化管理模式探討[A].[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