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德
摘要:隨著新課標在我國高中教育領域中的不斷深化,物理課程在高中教育領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創新性的高中物理課程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物理知識,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核心素養,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在當前的高中物理課程教學中,眾多教師更關注學生對物理課程知識的掌握,往往以卷面成績作為物理課程教學創新的主要標準。針對這種問題,本文重點分析了新課標下的高中物理課程教學創新策略,希望能夠提升高中物理課程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物理;教學創新
高中是學生養成各項物理學科基礎能力的關鍵時期,在新課改的相關要求下,高中物理教師要關注學生在物理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重點培養學生的物理知識理解與應用能力。但是高中物理課程兼具理論性與工具性的特點,學生的物理課程學習成績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高考成績。所以當前眾多物理課程教師更關注學生卷面成績的提升,在課堂教學中采用"理論講述+題海訓練"的課程教學模式,更關注學生對物理定律、物理概念的機械記憶,這種問題導致學生認為物理課程知識枯燥,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不足的學生直接放棄物理知識學習活動。因此,創新高中物理課程教育教學形式,推動學生物理思維能力的全面發展是很有必要的。
一、調整課堂實驗,推動課程創新
在高中物理課程開展過程中,實驗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影響十分重要。多樣化的物理實驗教學活動是深化學生物理課程知識理解、培養學生物理知識探究能力的重要前提。但是由于學生的實踐能力有限,高中物理實驗課程內容的步驟較為繁瑣,所以很多教師為了提高自身的課程效率,往往在課堂上采用"講實驗"的方式,對實驗內容和過程以及結論的推動進行簡單的講解,這種問題導致學生對實驗課程內容的理解有限。因此,教師要創新物理課程實驗形式,實現物理課程教學的創新。
比如我在組織學生開展物理實驗課程的過程中,充分結合我校建設的線上學習平臺,為學生構建模擬實驗室,通過模擬實驗的方式來豐富物理實驗教學手段。因為受現實教學條件的影響,很多教師的實驗課程內容開展有限,那么在模擬實驗環境中,信息化的模式實驗室不受實際實驗材料的制約,并且呈現出更為精準的實驗效果。所以,在組織學生開展電學、力學類抽象性較強、操作復雜的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應用模擬實驗室對不同的實驗步驟進行分解,并且增強實驗結果的直觀性,比如電流的通過,力的分解等等都能直觀為學生進行展示,從而實現物理實驗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結合學生實際,推動課程創新
高中生在學習物理課程知識的過程中,具有明顯的興趣導向性。所以我們在物理課程教學過程中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興趣。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很多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那么我們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就要深入挖掘教材內容,為學生建立生活化的課堂情境,在深化學生知識理解的基礎上,推動學生物理課程學習質量的提升。
例如,我們在為學生講解電磁相關的課程知識時,在為學生講解完基礎的電磁概念之后,可以結合我們實際生活中的磁懸浮列車工作原理,深化學生對電磁知識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眾多磁懸浮列車主要采用同性相斥和電磁感應工作原理。磁懸浮立車在車底安裝有超導線圈,而車軌的兩側分別裝有鋁制線圈。那么列車啟動的過程中,車上的超導線圈通電運行,產生相應的磁場,地面軌道鋁線圈的磁場與超導線圈相切形成電流,這一電流形成的磁場與列車磁場相排斥,排斥產生的作用力大于重力,列車就能懸浮在軌道上。通過問題引導教學,拓展知識范圍,學生不僅能對物理規律理解得更加透徹,在未來運用物理知識時,也會更加得心應手。通過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深化學生對電磁知識的認知,實現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應用信息技術,推動課程創新
翻轉課堂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重要途徑。當前,受應試思維的影響,學生學習知識主要依賴于教師,很少自己主動去學習,自發地去探索,這對于學生物理綜合水平的提升,以及未來的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高中的學生已經接近成年,他們早已具備了獨立學習的能力,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學會放手,妙用翻轉課堂,變教授學生知識為引導學生。
例如:在教授電磁波的相關課程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先將電磁振蕩產生的過程、赫茲實驗及其意義等相關的知識點錄制成微課視頻,讓學生課下學習,并鼓勵學生將自己不懂的知識點整理出來與同學進行討論,當討論不出結果時,就可以課堂請教教師。如此,課堂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粗略地將知識串講一遍,然后著重為學生解答。采用這種線上學習,線下解惑的方式,既可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又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此外,在課堂教學時,教師也需要借助多媒體視頻,如此既能保證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思路是一致的,又可以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結語
綜上,物理課程學習成效對學生整體成績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那么我們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要深入貫徹落實新課標的相關要求,通過實驗教學創新、生活化教學、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方式來培養學生的物理知識學習能力,提升物理課程教學成效,從而為學生物理學科素養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程萬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優化策略[J].學周刊,2021(30):143-144.
[2]霍得榮.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困境及消解策略[J].新課程,2021(3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