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也應發生轉變,著重提升閱讀教學質量,實現學生閱讀素養的全面提升。通過著力培養學生的閱讀水平能夠強化他們的理解力和認知度,保證閱讀教學效率的高效提升。本文針對農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展開了以下分析。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閱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應加大對閱讀教學的重視。但是從目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來看,受教育環境的影響,學生接觸到的閱讀資源有限,這就需要教師充分挖掘閱讀教學資源,從學生閱讀水平提升的角度來優化課堂教學,實現學生閱讀素養和文學素養的提升。
一、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存問題
(一)學生閱讀積極性低
新的教學理念更加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但是從目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來看,教師仍然沿用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學生以一種被動聽課的狀態是難以激發其學習熱情的。再加上農村學校的環境本身就相對封閉,學生接觸外界其他學習方式的途徑也受限,因此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較弱,影響著閱讀教育的實際效果。
(二)學生閱讀思維品質有待提升
在閱讀的過程中,只有學生自身不斷地進行思考,才能真正消化并吸收知識。但是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上,受課時的影響,教師通過會選擇一股腦地將文章的深意講解出來。這種方式扼殺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阻礙他們閱讀素養的提升,致使閱讀教學效果不佳。
(三)閱讀教學方法有待優化
小學生的思維較為活躍,他們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如果采用一成不變的閱讀教學模式,很容易讓學生感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會降低,閱讀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二、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路徑
(一)明確閱讀任務,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素質教育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將閱讀教學任務明確化。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從閱讀教學目標出發,結合小學生的具體閱讀認知情況為他們制定明確的閱讀任務,帶著目標感去閱讀的話效果會大大提升。如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節課時,首先,筆者讓學生初讀文章,初步掌握文中的生字詞,并能夠流利地朗讀課文;之后,筆者帶領學生進行精讀,解讀文中語言的運用及所蘊含的情感;最后,讓學生表達讀后感,述說自己閱讀本文后所想象的西沙群島是什么樣子,從而鍛煉他們的語言總結與概括能力。這種明確化、細致化的教學目標,增強了學生閱讀的針對性,也促使他們自主閱讀,閱讀教學效果獲得顯著提高。
(二)營造合作氛圍,鍛煉學生閱讀思維品質
由于學生個體的認知基礎和學習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別,對于所閱讀的文本內容也有著不同的見解。為了達到思維碰撞的效果,實現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共同進步,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來營造濃厚的閱讀互動氛圍,在討論中發散他們的思維,從而實現對文本的深度閱讀。此外,小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勝心,組內討論的氛圍,他們的表達欲也愈加旺盛,有效提升了閱讀教學的效率,也實現了學生之間的合作共贏。如在講《驚弓之鳥》這節課時,筆者設置了以下探究問題:“我們知道拉弓射箭能夠將天上的大雕射下來,那如果只拉弓不射箭呢?是否能把天上的大雁射下來?”讓學生帶這樣的疑問去組內討論,課堂氛圍即刻熱烈起來。之后,組間閱讀課文,針對這個故事來發表自己的看法,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樣一種課堂氛圍的營造,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閱讀的參與度,并在濃厚的交流氛圍中精準地把握文章主旨。
(三)借助信息技術,拓寬學生的閱讀知識面
很多小學生在文本閱讀的過程中都存在一個誤區,那就是僅理解字面意思,淺嘗輒止,這屬于低效閱讀,不利于學生閱讀素養的提升。信息技術所蘊含的海量信息和便捷的功能,有效豐富了學生閱讀的方式,不僅有助于拓寬語文教學內容,而且還能夠讓學生進行課后總結與鞏固分析,幫助他們構建更完善的閱讀知識框架。最常用的便是用多媒體制作閱讀的思維導圖,將文章的脈絡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便于他們深度挖掘文本內容,提供閱讀水平提升的機遇。如在學習《望天山門》這節課時,學生通常只理解表面意思,并沒有從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境遇等方面來分析詩人所表達的情感。此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呈現本首詩的思維導圖,并適當進行點撥,穿插詩意講解,提升學生的詩詞鑒賞技巧。之后,多媒體播放詩朗誦的錄音,讓學生理解詩詞的抑揚頓挫,閉眼感受詩歌的意境,從而更加精準地理解天門山的景色及詩人對其的贊美之情。
(四)指導閱讀方法,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
要想讓學生更加自主地參與到閱讀的過程中,需要教會他們閱讀的正確方法:1.邊讀邊思考:要明白閱讀完一篇文章之后作者究竟在表達什么;2.要學會使用工具:遇到不會的字詞要養成查字典的好習慣,自覺掃除生詞障礙;3.善于劃分文章結構:在閱讀時學會找中心句、中心段落,并了解文章的行為結構;4.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閱讀時遇到產生情感共鳴和認知沖突的句子和觀點,應記錄下來,書寫自己的閱讀心得。也可以摘抄好詞好句,為作文寫作積累素材等等。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多種科學的閱讀方法,讓他們熟能生巧,保持積極、快樂的心態進行閱讀。
總之,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上要具備前瞻性的眼光,結合最新的教學要求實現閱讀教學的突破與創新,并及時發現農村小學生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用針對性的方法進行解決。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是閱讀教學質量得以提升的關鍵,教師應采用多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改善農村閱讀教學,從學生閱讀素養提升的角度來實現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
參考文獻:
[1]黃錫龍.淺談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9(36).
[2]龔冏.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完善路徑探究[J].江西教育,2018(27.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一般課題《農村小學語文課堂中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增強閱讀能力方法探究(課題編號:202001113)的研究成果。主持人:劉輝,課題組成員:宋金波、董明浩、宋全義、趙紅營、王新玲、王志敏、 馬朝紅、馮存艷、王洪雙、韓桂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