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群莉
摘要:漢字是中華文明傳承的主要載體,也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是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需要廣大語文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以新的課程標準為指導,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優化語文教學各個環節,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能力;培養初探
引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學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學生識字能力是各項學習能力的基礎,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書寫和閱讀能力,所以對學生的識字能力培養必須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需要教師提高思想認識,調整教學方法,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觀念,有效指導教學
(一)堅持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中心開展識字教學
要在實際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礎上培養適應學生實際需要的識字能力。這實際上強調了要堅持知識與能力并重的原則,立足于學生長期的語文學習來進行識字能力培養,也就是在培養學生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時,必須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識字學習
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因為他們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學生個體具有差異性,所以落實識字教學不可能是“一刀切”,要堅持立足于小學生實際,開展多樣化的教學,特別是要注重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究精神,積極開展自主、合作或者探究式的學習活動,豐富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構建開放且充滿活力的識字教育課程
識字教學和學生識字能力的培養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性工作,也是最為重要的工作之一。識字教學與其他語文教學活動是一體的,而不是割裂獨立的,所以在進行識字教學時要納入整體語文教學規劃中,可以結合本校學生實際,大膽創設有利于開展識字教學的校本課程,用課程引導學生識字,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多樣化、有實效的教學活動
(一)抓好常規教學
學生識字能力的培養,其基礎就是每一節語文課,也就是常規教學,因為識字能力的培養基礎是識字量的積累。教師可以在每天學生開始早讀前或者開始上課前引導學生認識新字、詞,數量不宜太多但是貴在堅持,每天4—6個字詞,一學期就會積累很多;在課上,對于重點字詞要再次給學生強調,增加學生記憶印象。在學生積累一段時間后要注意檢查跟進,了解學生識字掌握情況,對于存在問題的要重點跟蹤、經常檢測,形成應激反應,這樣學生們的識字能力才會循序漸進提升。
(二)創設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力非常有效的手段。對于學生們來說,識字教學往往就是在跟漢字、字詞打交道,時間長了學生們會感覺枯燥。對此,教師需要豐富教學方法,通過創設情境提高學生識字的主動性。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豐富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有效學習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識字教學時也是如此,教師要突破單一的講授法,輔助學生進行識字和記憶。可以采用圖畫記憶法,如在學習“田”字、“傘”字時,教師就可以通過畫圖對比,來講所學字的特點,這樣對學生來說更形象、生動,學生會印象極深,也掌握了字的內涵。教師還可以采用通俗易懂的兒歌或者順口溜記憶法來輔助學生記憶,如在給學生介紹“告”這個字時,讓學生這樣來記憶,“一口咬掉牛的尾巴”,形象地表明了“告”字的特點,并且對于學生來說也掌握了字的特點,提升了辨別能力。另外,還可以采用故事引導法。小學所學的大部分漢字都是表意漢字,且很多字和象形文字的發展聯系密切,教師可以利用故事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如“休”字就可以聯想成一個人累了在大樹旁邊休息,幫助學生對漢字進行理解和記憶。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
最好的教育是學生的自我教育。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探索者、發現者、研究者,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求更加強烈。”培養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符合學生內在的心理需求。在識字教學中也要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培養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這也有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培養。培養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首先要給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學生的主動參與積極性與外界環境密切相關,教師需要給學生肯定、鼓勵,用良好的氛圍給學生構建積極向上的心態。鼓勵學生在識字中互助合作,這樣可以互相監督、檢查,不僅解放了老師,還能夠使學生有效地參與到學習中。給學生一定的方法指導,提高學生自主識字能力。首先,要引導學生先看,認清字形;其次,引導學生辨析字義,清楚字的含義;再次,要寫一寫,準確掌握;最后要用一用,加深對字的內涵的把握,這樣學生基本上能夠從各個方面把握所學字詞,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四、利用家校合作,提升識字教學實效
1、老師要利用學校召開的家長會、學校開放日的活動與家長進行溝通,特別是要給家長強調識字在學生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強化家長的重視程度。同時,針對大部分家長對于教育不夠專業的現實情況,給予家長在教育、引導學生方法上的建議,使家長有法可依,輔助學生的家庭自主學習。
2、要鼓勵家長在家庭學習和生活中引導學生識字、認字。漢字在我們的日常家庭生活中無處不在,學生與家長逛超市、商場,或者在路邊行走,各類指示牌、廣告等都是學生識字積累的素材,家長要利用好這些身邊的素材,隨時隨地地引導學生識字,這樣也能夠使學生體會到識字的重要性,強化識字意識,進而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學生語文素養培養中的基本能力之一。通過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能夠有效助力學生的閱讀與寫作,在此基礎上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與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知識積累,促進學生智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馬棉棉.探究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路徑[J].考試周刊,2020(A4):39-40.
[2]任林生.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學周刊,2020(3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