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輝
摘要:在當前的現代化生物教學中,由于長期以來受到應試教育的限制,許多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較地重視對知識點的傳遞,而完全忽略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訓。隨著我國新課程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和現代化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初中生物課堂教師們都應當高度重視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訓,優化其教學理念,改進其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合作討論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其生物課堂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生物;核心素養;生物教學;教學策略
引言
所謂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通俗而言也就是指學生在開展各種科學技術知識的綜合學習時所需要應該必須具備的各種能夠適應學習要求的關鍵技術能力。例如準確地理解各種生物學相關基礎知識的技巧;掌握基本的生物科學實驗研究的技術能力;對事情進行獨立批判思維的能力等。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首先必須要做到的就是加強對自己核心素養的認識與學習;其次則是需要更多地注重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型的綜合運用;最后,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有效地結合課堂教學內容來進行現實生活情境的構造。唯有如此,教師們才會能夠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教學效率與課堂質量,并且能夠幫助學生從課堂上獲得更多核心素養。
1、初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概述
核心素養,主要是泛指初中生自己所應該具備的,能夠滿足其終身發展及經濟社會進步所需的一種必備性品格和重要技術能力。對于初中的生物學科而言,也有具體的學科核心素養。按照課程標準,初中生物課程的教學內容可分為植物、動物、人類等幾個方面。在課堂教學中,初中生物老師們一定要能夠有意識地將課本上所講授的知識內容和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深度融合,加強對學生的自我價值觀教育,養成一種理性的思維和批評精神,使得學生們培養出一種積極參與到生物科學實踐中去,并且能夠形成一種積極參與到實踐中去,開展探究的良好習慣。具體而言,首先必須要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到自然界的各種生命群體,深入地觀察和分析,在其價值觀的層面上正確認識到這些生命的可貴,并在這種過程中辯證認識到自然界生態系統內的各種生命群體的多樣性與其統一。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在牢固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念基礎上,要培養學生的理性思考,尤其是在開設生物科學實驗教育課程的整個過程中,要充分尊重科學的規律,理性地進行分析,不唯書,只唯實,能夠對其進行詳盡而周密的科學論證,探討出現代生物科學發展的具體原則和規律。
2、當前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傳統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在當下的教學工作中,許多教師都將最終的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學習的唯一標準,而初中生物課程在中考中只占有一定的實驗成績分數,因此在教學工作的安排和設置上,許多學校會輕視生物教學工作。在具體的實踐性教學中,許多老師仍然保留著其傳統的實踐性教學思路和教學觀念,在實踐性的課堂教學中運用單一的滿堂灌和填鴨式的教學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滲透和灌輸。由于傳統的生物科學基礎知識相對來說較為抽象,教師單純地對于學生實踐中的知識點進行理論性的灌輸很容易導致讓學生云里霧里,不知所云,從而失去對于生物的認識和學習興趣,這對于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顯然是不利的。
2.2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
學生由于在學習的整個過程中往往找不到真正的學習方式和思路,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也未能培養出良好的獨立學習習慣,并且學習的態度也不夠端正。最后,對于許多初中學生而言,小學階段沒有機會接觸到任何一些有關于生物知識的東西,對于這些知識的認識較為膚淺,教師在課堂上大量地進行大段的理論灌輸,很容易就會使得學生對此產生一種厭倦的情緒,從而使得他們對于生物的認識和學習也會產生一種畏難的心理。因此在后續的科學技術教育改革中,一定要努力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科學生物知識的學習觀念,提高學生們對于學習的積極性,端正他們學習的態度。
3、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和方法
3.1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在課堂教學中,初中生物老師們就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在課堂中要做好新舊生物基礎知識的有效結合,同時所采用的授課模式也要充分地符合每一位學生的自主性和認知能力發展規律,不給每一位學生自主性增加過多的課業壓力和負擔,而是通過對構建一門以生物為核心的素養,讓每一位學生從自己所掌握的生物學科基本邏輯性及其特征角度入手,分析每一知識之間的關系,從而構建科學、合理的框架。老師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時,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教師若不能夠在課堂中切實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就很難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綜合核心素養。師生均更加認真地意識到構建核心素養的巨大價值,并且共同協商努力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3.2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構建
生物學這門領域的專業性比較強,這就注定學生在進行各種生物研究學習的同時也會碰到許多專業性的問題。這就是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綜合技術能力,即對知識的儲備也比較多,思想道德水平也比較高,在進行教學時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生物學知識能力,不斷地進行學習與探究一些更加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和學生實際需求的教育方式。這樣一來,學生們才能盡量從各種形式的生物課堂中獲得最大化的專業知識,教師們也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種形式的生物課堂中。由此可見,教師的整體綜合素養是否成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的效果。如果教師的專業素養越高,他們所授課的內容和方式越多,他們就能夠吸引他們全體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在潛移默化中也就會培養和提升他們的核心素養與學習技巧。
4、結語
在進行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作為初中生物課堂教師需要能夠高度地重視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訓與提升。只有通過引導自己所在班級的每個學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盡可能多地提高自身的綜合核心素養,學生才會能夠有效地提升對于生物研究學習的興趣,并且才會能夠夯實自己的生物知識基礎,從而推動自己能夠隨著生物研究學習發展的道路越來越遠。為有效地達到這一教學的目標,老師們需要進一步加深自己對于核心素養的培育方法理解與思考的深度,并因地制宜的將其應用于學習。此路漫長,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信息技術與農村初中生物教學的融合分析[J].王允.中國新通信.2020(23)
[2]衡水市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盧艷敏,楊玉旺.綠色科技.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