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榮娟
摘要: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除了要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之外,還要注重德育工作,努力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文章立足農村小學的客觀現實,深入研究德育教育的意義,并探究了農村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幾種有效途徑:正確認識德育教育,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巧用班會時間,強化德育教育;發揮榜樣的作用,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擴大校園文化的影響;德育教育工作與實踐相結合。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途徑
小學是教育的初級階段,這是為學生打好終身學習基礎的關鍵時期。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作為小學班級中的領導者和組織者,班主任應該高度重視培養學生德育意識的工作。因此,班主任要想有效地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就需要將自身的作用發揮出來,為學生樹立榜樣作用,同時提高自身的德育品質,采用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為學生建立團結友愛的班級,使學生能夠健康成長。
一、正確認識德育教育,提高自身道德修養
德育是教學活動的起點,教育活動是教師在向學生傳遞知識時必須學會的行為方式。小學是德育的起點,班主任必須正確理解德育的重要性,并采用科學有效地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與此同時,班主任還要清楚地認識到自身對于學生道德品質塑造方面的重要性,以便成為學生的榜樣,這樣才能讓班主任意識到自身言語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在積極促進素質教育的同時,班主任還需要在班級管理中高度重視德育工作。這樣,才能實現德育的創新和突破。另外,班主任還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起到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的作用,以積極地心態去教育學生、感染學生,使學生不斷受到熏陶,從而形成良好的德育意識。
二、巧用班會時間,強化德育教育
為了在德育領域表現良好,班主任可以利用班會時間加強對學生的德育工作。在學校著一個大隊伍中,每個班級都是其中的一個小分隊。學生喜歡模仿并且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因此,班主任應該確保環境的建設,為學生提供一個健康的平臺。班主任還可以將團結互助、同學友誼、和諧相處、互利互惠的良好氛圍帶到德育工作中來,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習,這樣就可以讓學生隨著時間的推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和德育能力。班主任可以讓學生使用動手實踐的實例來學習德育,或者組織相關的專題學習活動。例如,課堂中可以開展以尊老愛幼為主題的德育活動;以遵守交規為主題的教育活動等等一系列生活中的實際案例。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德育素養。
三、發揮榜樣的作用,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
由于年齡的原因,小學階段的學生仍然沒有成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而且還沒有區分對錯的能力,智慧一味地模仿別人。因此,在德育工作過程中,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學生模仿這一特點,逐步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為了使班主任發揮榜樣的作用,就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使學生在班主任的言行中理解規范自身行為的重要性。例如,班主任的日常著裝和行為就可以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在閑暇之余,班主任應該與學生積極夠用,建立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每個學生都有想自己的長處和優勢,班主任必須要利用每個學生的長處,讓學生以他人良好的品質為榜樣,從而鼓勵學生積極地探索自己的長處。
四、擴大校園文化的影響
除了家庭之外,學校是學生逗留實踐最長的地方。因此,校園文化也可以對學生的心態產生微妙的影響,更是小學班主任建立德育文化的媒介之一。從學校的角度來講,學校的歷史文化必須得到充實和重塑,使其本質和價值體現在校園文化、規章制度等方面。從班主任的角度來看,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對校園文化進行維護和傳播,例如,通過現實生活中的良好行為詮釋校園文化的意義,并刷新學生對校園文化的認知。此外,還可以通過眾所周知的或煽動性的短語張貼在教室的布告欄中,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并不斷提高學生的心態和行為,從而幫助學生逐步掌握良好的品格。
五、德育教育工作與實踐相結合
農村小學班主任不僅要在課堂中貫徹落實德育工作,還要在實踐中運用多種德育教學方法,使學生不斷接受德育教育的熏陶。教師可以為學生組織相應的志愿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將德育意識滲透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例如,在星期六休息期間,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去養老院,幫助老人打掃衛生或者與老人聊天等,并在其能力范圍內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班主任還可以組織獻愛心活動,以各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同情心,從小培養學生友善的行為,形成互助、無私的良好素養。班主任還可以協調學生父母與學校一起向學生講授道德教育,鍛煉學生在家庭中的德育能力,以此做到知行統一。例如,班主任可以讓學生為父母分擔一些自己能力之內的家務事,父母對學生進行指導,以此樹立學生的責任心,培養學生尊重父母等良好品質。同時,父母還要告誡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發展獨立的思維方式,為學生的未來生活打下基礎。
綜上所述,在農村小學中推行德育工作,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務之一。在進行德育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家校之間的雙向配合,這樣才能讓學生所學德育知識得到有效地實踐運用,從而加深學生的德育意識。小學班主任應該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品德和能力,在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的前提下,幫助學生改正缺點,使學生得到更好地進步。
參考文獻:
[1]馬寶林. 農村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研究[J]. 讀與寫(上,下旬),2017,014(034):35.
[2]顧興紅. 農村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研究[J]. 教育,2016(12):00223-00223.
[3]呂耿. 淺析農村小學班主任應如何開展德育工作[J]. 赤子,2018,000(02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