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婭
摘要:閱讀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重要手段,小學語文教師要讓學生的閱讀戰場從課內擴展到課外,這樣學生能擁有更多的閱讀時間,進而汲取更豐富的知識。基于此,本文所討論的主題是“教師如何有效促進課外閱讀”。關于具體的實施策略,筆者結合自己的經驗,在本文中給出了詳細的介紹,它們分別是:讓學生擁有選擇權、制定科學閱讀計劃和組織多樣交流活動。期望其他的小學語文教師能夠對它們進行合理利用。
關鍵詞:課外閱讀;有效促進;小學語文
在踏上課外閱讀教學之路時,小學語文教師遇到了很多絆腳石,如學生缺乏課外閱讀興趣、學生課外閱讀效率不高等。此時教師需要努力研究有效策略,旨在撬開這些絆腳石,讓自己的課外閱讀教學之路走得順利。如果教師能做到這一點,那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會獲益匪淺。但教師要知道,撬開絆腳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他們要有著耐心和毅力,用自己的努力來為課外閱讀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一、讓學生擁有選擇權
小學語文教師認為學生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因而他們總是將選擇課外閱讀材料的權力牢牢握在自己手中。教師這樣做導致了明顯的弊端:學生對教師所選擇的課外閱讀材料不感興趣,因而有著敷衍的閱讀態度和低下的閱讀效率。基于此,教師要做出改變,讓學生擁有選擇權,自己則需要為學生把關。
例如:《巨人的花園》是課本教材上的一篇童話故事,在對其進行了學習之后,學生會對童話故事產生閱讀興趣。基于此,筆者圍繞“童話故事”這一主題為學生布置了課外閱讀任務。學生首先需要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篇童話故事,然后在課外進行閱讀。有些學生喜歡有公主角色的童話故事,有些學生喜歡正義戰勝邪惡的童話故事。如果筆者為學生統一選擇了童話故事,那不喜歡該類童話故事的學生很難有著積極的閱讀態度。但學生所選擇的童話故事并不一定適合他們閱讀,此時筆者會肩負起把關的職責。當學生選擇了童話故事之后,需要告訴筆者。得到了筆者的認可之后,學生就可以圍繞其展開課外閱讀。至于沒有得到筆者認可的學生,筆者會認真與他們溝通,耐心地說出無法通過的原因,并且在考慮學生喜好的基礎上為他們重新推薦童話故事。
二、制定科學閱讀計劃
在促進課外閱讀時,制定科學閱讀計劃是一項行之有效的策略。這一點很好理解,小學生的自制力比較弱,如果沒有制定計劃,他們很容易在中途放棄課外閱讀,導致閱讀效率不高。此時教師需要用計劃來約束學生的行為,促使他們展開課外閱讀。除此之外,對于完成閱讀計劃的學生,教師還需要予以獎勵。
例如:《白鵝》、《白公鵝》、《貓》、《母雞》都是介紹動物的文章,當筆者引導學生進行了這些文章的閱讀之后,學生熱愛動物的情感就能有所激發。接下來筆者會趁熱打鐵,鼓勵學生在課外去閱讀以“動物”為主題的文章。如果筆者只籠統地進行了任務的布置,那學生會半天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如何去展開閱讀。除此之外,籠統的任務沒有帶給學生很強的約束力,學生很可能存在放棄閱讀的心理。因而筆者為學生制定了如下閱讀計劃:1、用15-30秒來選擇自己最想要了解的一種動物2、用3-5分鐘來選擇自己所要閱讀的文章3、用3-5分鐘來大致瀏覽文章4、用15-25分鐘來認真分析文章5、用5-10分鐘來進行歸納總結。在筆者所制定的課外閱讀計劃里,所有的時間都是彈性的,學生的閱讀壓力并不大,他們在計劃的引導下會提高閱讀效率。
三、組織多樣交流活動
每一名學生的閱讀喜好不同,他們的閱讀收獲亦不同。如果小學語文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了多樣的交流活動,促使學生交換自己的收獲,那學生的視野會有所開闊,他們也能積累更多的知識。在組織多樣交流活動時,教師要讓學生有著很高的參與度,此時他們需要采取措施來讓所組織的活動充滿趣味。
例如:課本教材中蘊含著寓言故事,說明寓言是學生需要學習的體裁之一。因而筆者會讓學生在課下搜集寓言故事。筆者沒有給學生很多束縛,學生可以自由地選擇喜歡的寓言故事,但他們的選擇必須要得到筆者的認可。每一名學生所選擇的寓言故事都有可能不同,因而筆者會組織交流活動,給學生搭建展示舞臺。在交流活動中,學生需要上臺講述寓言故事,并說出喜歡的理由。此時筆者和其他學生需要認真傾聽,并進行投票。投票對學生而言是神圣的權利,學生會認真履行這一權利。每一名學生都會有10張票,這就意味著他們需要選擇10個自己喜歡的寓言故事,并對其內容進行了解。也就是說,通過筆者組織的交流活動,學生會收獲更多的寓言故事,并對其所蘊含的哲理有著深刻理解。
總而言之,如果小學語文教師僅在課堂內開展閱讀教學,那學生的閱讀資源和時間都有限,他們所積累的知識量不足以支撐他們有著質的飛躍。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擴展課外閱讀教學的戰場,努力促進課外閱讀。在促進課外閱讀時,教師要時刻為學生考慮,如用興趣的鑰匙開啟課外閱讀的大門,用科學的計劃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用多樣的活動開闊學生的視野。
參考文獻:
[1]賈淑梅.論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推廣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9(32):107+109.
[2]郭文娟.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19(8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