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葛 張學梅
摘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對教育工作的要求,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應積極的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語文知識的內涵,幫助學生全面掌握相關知識,并將相關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確保學生能夠滿足時代發展對學生能力的要求,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綜合實踐;實施策略
引言:
在以不斷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為目的改革工作中,小學語文教師也應明確自身扮演的角色,不斷通過教學工作的創新實現教學改革的目的,保證語文教學工作能夠對學生的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教師作為課堂中的引導者,在提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工作質量中應積極分析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設計實踐活動方案,使學生可以在課堂中有效的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確保學生可以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利用教學教材,實施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1.編排課本劇活動
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綜合實踐活動工作中要明確這項工作是以教學教材為基礎開展的,規范自身的工作,保證工作的高質量開展[1]。因此,教師在設計綜合實踐活動中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編排課本劇活動,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綜合實踐活動中,加深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在課本劇編排中,教師應為學生根據課本內容分角色,保證一個小組內每個學生均可以參與其中,使其在自身崗位中學習實踐及語文知識。例如,在《找駱駝》一課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分為“老人”、“商人”,可以設定后勤人員,引導學生一起來完成道具的制作,在實踐過程中帶領學生學習遇事要注意觀察的道理,使得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對該道理的認識更加深刻。
2.開展故事會活動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還可以使用開展故事會的方式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實踐。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在明確學生喜好的基礎上,為學生講故事,利用新奇的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對綜合實踐工作的興趣,使學生參與其中。在學生進入故事會活動中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為同學講故事,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學生會對自身看過的故事進行概括,進而提升學生的概括能力、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確保學生開展故事會活動中靈活應用自身以往學習的語文知識,進而提升語文教學工作的質量。
3.開展辯論會活動
在素質教育環境下,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較為寬松的教學環境,減少對學生思想的束縛,確保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語文教學環境下表達自身思想,力求實現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開展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辯論會的方式,豐富綜合實踐活動的形式。語文教師在選擇辯題的過程中,需要考慮該辯題是否會對學生思想產生積極影響,也要討論該辯題學生是否能夠接受,現階段學生能力是否可以對該辯題進行辯論。而在辯論賽后,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辯論進行總結,確保辯論工作可以對學生的思想產生積極作用。另外,教師在開展實踐活動中還可以通過其他的小型活動實現,例如,書法比賽,朗誦競賽等等,進而有效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質量。
二、依托傳統文化,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1.借助傳統節日
語文知識中有很多都是傳統文化,因此,在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語文教師應借助傳統節日實現相關工作,保證我國學生可以學習優秀文化,將其融入到學生成長中去。在借助傳統節日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在為學生介紹不同的傳統節日,引導學生在傳統節日中學習我國民族文化,進而對學生發展產生積極意義。另外,教師可以開展傳統節日活動,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對語文知識的實踐性,使學生在節日實踐中可以收獲更多。
2.借助民間文化
民間文化相對于語文課文而言,其更具有趣味性,因此,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要積極了解當地的民間文化,借助民間文化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以此提升相關工作的質量[2]。在借助民間文化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教師要擯棄民間文化中的糟粕,防止其對學生的思想帶來負面的影響。例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利用“減窗花”民俗活動提高教學工作的趣味性,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提升學生對我國新年的認識。
3.挖掘課外資源,踐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語文教師在設計綜合實踐活動中應明確不僅要加強對課內資源的利用,也要加強對課外資源的利用,進而提升實踐活動的豐富性。一方面,教師可以尋找與課內資源相關的文章、影視作品等為學生進行綜合實踐活動進行服務,保證學生可以在文學方面拓展自身的眼界,使得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習更多的語文知識,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社會資源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保證學生可以在實踐活動中受益良多。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抗戰紀念館,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的歷史及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結論:
在綜合實踐活動設計工作中,教師可以利用教學教材編排課本劇,使學生在課本劇編排中學習和吸收相關知識。開展故事會與辯論會也是提升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的方式,這樣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也可以逐漸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教師要注重對課外資源的利用,保證在小學階段學生就可以學習更多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另外,傳統文化會對學生思想產生正面影響,豐富學生精神世界,因此,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語文教師要加強對傳統節日及民間文化的利用,進而激發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保證教學工作的高效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楊華.?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現狀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9.
[2]李桂芳.?淺談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實施策略[J].?吉林教育,2015(1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