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城
摘 要: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熠熠生輝、璀璨奪目,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傳統道德風尚。這些公序良俗為國家治理、社會規范、人際關系留下了一套約定俗成的規矩,規范了人們的行為,促進了社會穩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融入優秀傳統文化內涵,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彰顯出來,發揮獨特的作用。通過積極探索,開辟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點,使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彰顯特色、守正創新、融合發展。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優秀傳統文化 核心價值觀 創新發展
一、概述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包容性,儒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道家思想等融合知識、藝術、法律、習俗、信仰等,形成了傳統思想文化的精髓,強調倫理道德教育,具有教化的功能,是古代王朝文治的一種手段。優秀傳統文化經過漫漫五千年的發展、傳承,具有中華民族獨特的和善思想、進取特征和創造能力,融入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血脈之中。
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用具有博大精神的優秀傳統文化,引領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進步、價值取向,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關乎培養具有民族擔當、參與未來國家建設的高素質人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將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時代的要求、社會的需要,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斷探索、不斷研究的重要內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優秀傳統文化,逐步形成優秀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模式,讓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深深植入每個大學生的血脈之中,并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培根鑄魂、立德樹人,使當代大學生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樹立具有責任擔當的新時代大學生風貌,走向社會,建設國家。
在高校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間找到最佳契合點,展現時代價值,并將傳統道德觀與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有機結合,把優秀傳統文化中跨越歷史時空的價值取向及價值觀念,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變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牢牢把握優秀傳統文化與新時代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步伐,讓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交相輝映、熠熠生輝,變成活生生的價值實體和道德實體,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當中,切實解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機銜接、相互融通的問題。
二、找準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個切入點”
(一)找準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承點
中國有著五千多年文明發展史,孕育了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中華民族道德傳統在廣袤的大地上繁衍生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儒家思想為核心,修身養性,治國安邦,調節人際關系,涵蓋仁、義、禮、智、信、勇、誠、恕、忠、孝、悌等,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脈相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找準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切入點開展工作。
(二)找準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這個平臺,發揮獨特的功能,把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好、發展好,并與培根鑄魂、立德樹人有機結合,使大學生成為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有品質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找準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點
高校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是對實踐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仁者愛人思想的新時期體現。在教育內容上,優秀傳統文化中含有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精髓,找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點,有機銜接,創新發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三個認同”
(一)提高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涵蓋社會道德的各個方面,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是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目前,部分在校大學生重視專業理論學習,輕視政治理論學習,缺乏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了解和理解,缺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擔當精神。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從培養大學生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手,做到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有機結合,促進現代大學生汲取傳統文化滋養,全面了解和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
(二)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道德修養的認同
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十分豐富,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幾千年來深深扎根在中華大地,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規范人們的道德行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優秀傳統文化,符合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能有效提高大學生社會主義道德修養的認同。
(三)提高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新時代文明的認同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夠鮮活,缺乏吸引力, 達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提高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新時代文明的認同,應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著力點,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實起來、形式活起來,煥發出勃勃生機。
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的“三個做到”
(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的目標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各種思想精華千百年來,感染著一代又一代人,引領人們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應融入優秀傳統文化,使當代大學生體味、品味其中的內涵,知榮辱、明廉恥、辨是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熠熠生輝、發揚光大。
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追求和目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優秀傳統文化,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要求,也是新時代文明發展的需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共通之處。各高校應把優秀傳統文化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培根鑄魂、立德樹人,引導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掌握優秀本領, 面對未來,迎接挑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
所謂優秀傳統文化,是千百年來積聚起來的精髓,具有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內涵,植根于中華民族的血脈,影響一代又一代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能幫助大學生提高思想政治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敢于承擔社會責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當代大學生成長在和平時期,物質相對豐富,優越的成長環境使少數大學生缺少吃苦精神,意志力不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強艱苦樸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擔當精神教育,樹立遠大的理想,為建設社會主義掌握過硬本領,不斷拓展發展人生環境。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的方法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傳統優秀文化,對于提高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修養、筑牢思想防線,增強認識自我、辨別是非的能力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要積極教育和引導大學生提高修養,培養自尊自愛、自省自律意識,刻苦學習專業知識,自覺提高思想覺悟,維護國家法律、法規的尊嚴,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社會主義新時代文明。
高校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要的一點是營造濃厚氛圍,建立實踐基地,使大學生在實踐中體驗, 在體驗中感受,在感受中受到教育。大學生通過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自覺形成獨有的思想素質、文化特質,為人大度、行為文明。因此,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有利于育人環境充滿生機和活力,使當代大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引領他們崇德、崇學、向上、向善。
五、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面臨的“三個挑戰”
(一)面臨重技能培養人才的挑戰
首先,高校課程設置偏技能。由于受培養技能型人才思想影響,不少高校重技能人才培養,輕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學生缺少深入了解優秀傳統文化。
其次,高校師資能力不平衡。不少思政課教師對優秀傳統文化知之較少,缺少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使大學生無法接受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指導。
再次,高校思政宣傳路徑。很多高校的LED 顯示屏、櫥窗、畫廊等宣傳陣地成為廣告免費發布地,致使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面臨外來文化沖擊的挑戰
當前,網絡文化豐富多彩,當代大學生不但能在網絡世界中了解優秀傳統文化,而且有時甚至被有些不健康的外來文化影響。傳統價值觀念受到沖擊和挑戰,致使少數大學生理想信念不堅定,道德觀念受影響,沖淡了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三)面臨享樂思想融入的挑戰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部分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受享樂主義思想影響,產生了不良行為,少數大學生不思進取,成了追星族、啃老族,影響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導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動力。
六、發揮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四個路徑”
(一)發揮課堂教育作用的路徑
課堂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高校必須把優秀傳統文化有選擇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課內容中。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把經典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授于大學生,讓他們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二)發揮彰顯優秀的路徑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培養社會主義高素質人才的需要。高校傳統文化弘揚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能力、創造活力的強弱。因此,不但要吸收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還要彰顯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三)發揮網絡載體的路徑
蓬勃發展的網絡時代,高校出現了繁榮的網絡文化,應當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借助新興載體,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四)發揮道德實踐的路徑
“知行合一”是儒家思想“。知”和“行”作為道德教育不同的兩個階段,鼓勵人們積極入世,不斷進步并取得成績,并把內心的思想道德情感轉化為現實的實際行動。因此,高校應當借助優秀傳統文化,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實踐活動, 為社會培養出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建設人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陳繼紅,王易. 中國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論域、問題與趨向[J].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11).
[2]劉麗,宋明明. 淺談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J]. 遼寧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
[3]孔凡芳. 略論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義[J]. 人民論壇,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