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文學
【摘要】現代社會進入信息飛速發展時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國的教育帶來了很大的便捷與更多的教育方式。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育之間的整合也會成為今后教育的發展趨勢。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教師,也應該明確自身的立場,注重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學科的有效整合,從而確定適合學生的角色的教學方式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數學;學科整合;師生角色
引言:初中數學教師在信息技術不斷更新的情況下,對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學科整合過程中,數學教師是課程整合的實踐者和推動者。教師對信息技術有一定了解之后,就會更加靈活的掌握數學課堂的秩序與學習氛圍。教師對課程整合的正確認識,具有教育理論知識和信心技術能力將給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的效果和質量帶來深刻的影響。
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內涵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指在信息技術的環境下進行的教學行為,其方式就是在有先進的教學設備的情況下在課堂上進行相關的輔導講解,通過教育環境的數字化、教學內容的數字化、學習工具數字化為切入點,實現良好的教學氛圍。將信息技術作為教師的教學輔佐工具,也會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從而大幅度的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成績。當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在跟隨信息發展腳步的同時也已應該帶動學生的腳步,從而使學生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信息技術知識。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第二十一章節《二次函數》中,教師在講解二次函數概念的相關知識點之后,教師應該利用學生對二次函數淺顯的認識對學生講解如何繪畫二次函數以及在繪畫二次函數時需要注意到的細節問題,教師可以利用黑板來給學生做繪畫二次函數的示范,在示范時,教師應該邊繪畫邊給學生講解在繪畫時應該注意到的問題,這樣學生對二次函數圖像就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在講解繪畫二次函數圖像之后,教師利用多媒體白板讓學生來根據之前講解的繪畫技巧來自己獨立完成繪畫內容,這樣教師就可以清晰直觀的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能更加清楚的了解到學生在課堂是否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氛圍之中。這樣能夠讓學生明確該節課堂所講解知識的目的性與本節課堂掌握的知識內容。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之后教育體系的趨勢所在,教師對新形勢的及時認識與了解,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且透徹的掌握初中數學這門較難理解的內容。
二、教師是進行整合信息技術能力的掌握者
在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學科整合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具備對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力。這樣教師在講解數學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掌握信息技術中經常利用的功能與常見的解決問題辦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靈活的掌握信息技術平臺方面的教學方法,就能夠調動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的積極性和對初中數學知識的饑渴性。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下冊第二十章《數據的波動程度》,教師講解該節知識內容時,就可以利用PPT 的方式給學生講解知識內容,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加清晰的觀看到數據的波動幅度。所以教師也應該盡快學會如何正確利用PPT,EXCEL,WORD等一系列簡單的信息軟件,教師以這種方式就是對信息技術的掌握者,學生也會因為教師的信息技術操作學到更多的除數學知識以外的有意義額知識。所以,教師是進行整合信息技術能力的掌握者,只有教師能夠熟練的掌握教學中利用的信息技術,才能在數學課堂中游刃有余,讓學生透徹且深刻的了解學習數據真正的用途所在。從而真正理解教師講解的知識內容,達到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學科整合促進學生學習的真正目標。
三、教師是學習環境的創設者和學生學習的引導者
良好的學習環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投入到數學的知識海洋中。信息時代的教育不同于傳統的教育,信息時代教育呈現一種新的規律特征,這不僅對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對教師提出了巨大的挑戰。信息技術與教育之間的整合越來越濃厚,對教育的影響也隨之增大。教師應該作為新時代新型學習環境的創設者,面對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的整合,教師應該轉變原有的教學觀念,提升自身對信息技術的掌握來提升教學素養。
例如,人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上冊第一章《正數和負數》的認識,教師可以根據距離來讓學生理解正數與負數的大小,也可以在比較負數大小的時候,將負號去掉,從而得到數字越大的負數就越小。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來給學生出題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正數與負數、負數與負數的大小比較。從而真正掌握正數與負數比較大小的知識內容。教師也可以通過讓學生以表演的方式理解數字與數字之間的大小關系,讓學生在游戲中理解知識則會對知識內容更加牢固。教師作為新時代知識的創設者,應該積極將課程內容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成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一盞照明燈,減少學生在學習知識時所走的彎路。讓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更加透徹深刻。
四、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思維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對數學問題思維能力以及學生對數學內容的創新能力。在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的整合下,信息技術能夠為課堂創造一種新的教育環境,在講解抽象,概念性較強的知識時,信息技術就可以利用動態教學圖像來幫助學生很好的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內容。教師在講解幾何體時會涉及到截面圖形。部分學生的想象力并不是很樂觀,教師就可以將圖形利用計算機進行3D投射,然后給學生講解幾何體的截面圖形的由來以及截面圖形所對應的原圖形的位置,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加清晰的理解幾何體的知識內容。以這種方式教授學生知識,能夠讓學生更加清晰直觀的認識到圖形本身,也能夠激發學生對幾何體的想象力與抽象思維的培養。從而提升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自主解決數學知識,提升學生對初中數學的自信心。
結束語: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學科整合,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無論發生怎樣的變化,其根本之處不會發生本質的變化,信息技術的發展給教學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理念也應該根據時代的變化而得到相應轉變,從而使學生的數學知識空間不會發生欠缺。如此,在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有關方面的貢獻時,也能促進新課程的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發文.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學科教學的整合研究[J].學周刊,2021(07):40-41.
[2]王永剛.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學科整合教學模式初探[J].新課程(中),2019(1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