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
摘 要:歌唱藝術是人們抒發情緒的一種方式,也是人們傳達思想、情感以及描繪情境的重要表現形式。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新式的歌唱藝術不斷涌現,許多演唱者通過歌唱藝術進行情感表達的同時,也會融入一些現代化元素。這對于豐富歌唱藝術的生動性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基于此,文章對歌唱情感進行了概述,分析了歌唱情感的作用,論述了歌唱藝術中的情感表達,探討了歌唱藝術中“情”與“聲”的運用原則以及情感表現在歌唱藝術中的運用方法。
關鍵詞:歌唱藝術;情感體驗;表現形式
歌唱是一種藝術形式,在當下仍備受人們的追捧。歌唱藝術有著多重作用,既可以為觀眾帶來美的享受,也可以幫助演唱者宣泄內心的情緒。通過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歌唱藝術有著多種表現形式。觀眾在享受歌唱藝術所帶來的美好體驗時,也應當充分地調動自己的情感,將其與歌唱藝術相融合,從而賦予歌唱藝術以更多的情感內涵和審美價值。對于同一首歌唱藝術作品,不同的人在欣賞時會有不同的感受。例如,如果讓積極樂觀的人去欣賞,他們通常會感覺到生活是美好的,并對未來充滿向往和憧憬;而如果讓消極的人去欣賞,他們通常會將自身的境遇與歌曲聯系起來,進而產生悲傷的情感,這就是歌唱藝術的獨特之處。基于此,觀眾只有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和看待歌唱藝術,才能與其產生情感共鳴,真正體會到歌唱藝術的魅力。
一、歌唱情感概述
人的情感分為很多種類型,如有些情感是愉悅的、快樂的、激放的,有些情感則是悲傷的、憤怒的、內省的。而歌唱藝術所蘊含的情感同樣可以分為很多種類型。通常情況下,歌唱藝術的情感表達是指演唱者對自己所演唱的作品持有的一種精神狀態,即演唱者將自身從作品的歌詞或曲調中獲得的不同程度的生理或心理體驗,以歌唱的方式呈現出來。歌唱藝術的情感分為表面情感和延伸情感。表面情感通常為歌詞大意、歌曲節奏所傳達出的情感,而延伸情感則是演唱者在演唱時融入的個人情感。從古至今,歌唱都是一門情感的藝術。在演唱作品時,演唱者可以通過美妙的聲音、豐富的語言來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真情實感,歌唱藝術的情感表達所依靠的不僅僅是演唱者美妙的歌喉,還要依靠演唱者的境遇和內心活動。準確地說,歌唱藝術的情感表達是一種意境的營造,而不是一種歌唱技巧的模仿。如果演唱者在演唱時不注重情感的表達,縱然擁有美妙的歌喉,也未必能演唱出天籟之音[1]。
二、歌唱情感的作用
(一)情感是歌聲的翅膀
之所以說情感是歌聲的翅膀,是因為情感在歌唱藝術中具有重要作用。缺乏情感的演唱不能被稱之為藝術,同時,沒有聲音的情感是“茶壺里煮餃子,有本事說不出”。可以說,在歌唱藝術中,聲音和情感是相輔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這是歌唱藝術的基本特點。只擁有聲音而沒有融入情感的歌唱藝術缺乏“靈魂”,是空洞的,無法使人感到振奮。而在聲音中恰當地融入情感能夠增加歌唱藝術的內涵。例如,演唱者在演繹悲劇的藝術作品時,應運用低沉的音調,而在演繹歡快的藝術作品時,則應運用較高的音調,將喜悅之情融入其中。情感單調的歌唱藝術往往都是失敗的,真正的歌唱藝術從來都是聲情并茂的。
(二)情感是音樂作品的最好表達
在情感交流的過程中,人們如果只是單純地用文字來表達情感,往往會顯得有些蒼白無力。而歌唱藝術恰好是一種很好的情感表達載體,演唱者能夠在其中融入積極的生活態度、樂觀的情緒等多種情感體驗,給觀眾帶來一種美好的審美體驗。失去了情感的音樂作品是沒有靈魂的。為此,要想實現歌唱藝術與情感的完美融合,演唱者就應當以優美的語言和動聽的音樂為依托,為歌唱藝術的情感表達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情境氛圍。
三、歌唱藝術中的情感表達
(一)形體語言與歌唱的配合
歌唱藝術不僅要求演唱者擁有美妙的歌喉,還要求演唱者注重自身的言談舉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形體語言。歌唱藝術主要是以聲音為載體的藝術形式,但如果演唱者能夠輔以優美的形體語言,就會為其增添一份別樣的魅力。因此,演唱者在向觀眾呈現出落落大方的形象的同時,還要注意歌唱時候的站姿和面部表情。形體語言與歌唱藝術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例如,在演唱《白毛女》等作品時,演唱者應帶給觀眾一種面容憔悴、歷經滄桑的感覺,以有效地拉近自身與觀眾之間的距離,為進一步凸顯歌唱藝術的內在價值奠定堅實的基礎[2]。
(二)有表情的換氣
在歌唱藝術中,換氣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技巧。巧妙的換氣會給人一種自然的感覺,相反則會給人一種氣短的感覺。另外,換氣技巧在歌唱藝術中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要求演唱者注意調整自身氣息,有節奏、有情緒地進行換氣。演唱者在演唱不同的藝術作品時要選擇不同的換氣方式和呼吸方式,以更好地引起觀眾的共鳴。例如,在演唱熱情、歡快的歌曲時,演唱者的換氣應當是輕快的、靈活的,以表現出愉悅的情感;而在演唱傷感的歌曲時,演唱者的換氣應當是舒緩的、平穩而柔和的,速度不宜過快。歌唱藝術中的換氣技巧看似是一個小問題,實則非常重要。演唱者只有在歌唱藝術中靈活地運用換氣技巧,才能演唱出更為優秀的歌唱藝術作品,帶給觀眾更多的驚喜。
四、歌唱藝術中“情”與“聲”的運用原則
情感與聲音的完美結合是歌唱藝術的最高境界。通過仔細觀察不難發現,一些不懂得如何掌握歌唱技巧的演唱者總是覺得聲音越洪亮、音色越突出,演唱效果就越好。實際上這種想法過于片面。歌唱藝術是一門“走心”的藝術,并不是比誰的嗓門高。歌唱技巧固然重要,但情感的表達同樣重要。同樣的歌曲由不同的人演唱出來會給觀眾帶來不同的感受,這就說明每一位演唱者在演唱中投入的情感是不同的。如果每位演唱者都追求較大的音量、準確的聲音位置,只會導致千篇一律的演唱效果。因此,演唱者應將情感與聲音進行完美融合,以聲傳情,使歌曲的情感更加飽滿、豐富。雖然每位演唱者都想要將歌唱藝術演繹得更加完美,但是想要實現與觀眾的情感共鳴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這主要是因為一些演唱者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演唱者的情感得不到充沛表達,所演唱的內容就會顯得生硬、做作。演唱者只有突破這一瓶頸,才能將歌唱藝術演繹得更加完美。
五、情感表現在歌唱藝術中的運用方法
(一)了解歌曲的創作背景,領會歌曲的創作主題
每一部歌唱藝術作品在創作之初都有著自身的創作緣由,其必定離不開作者當時的生活背景以及創作時間、創作地點、事件等因素。為了更好地理解歌唱藝術作品的內容,演唱者應注重對其背后的故事進行挖掘。例如,當下的流行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所表達的就是男子對女子的愛慕之情。歌曲中的男主人公由于無法擁有心愛的女子,表現出了較為繁雜的情緒,既有想念、愛慕之情,又有無奈之情。這首歌曲之所以深受觀眾的喜愛,就是因為其在情感上與觀眾產生了共鳴。其中,在演唱“我愿意陪你翻越雪山穿越戈壁”一句時,演唱者應飽含寵溺之情。而在演唱“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他們說你嫁到了伊犁”一句時,演唱者應流露出不舍、無奈之情,將這些復雜的情緒表達出來。因此,演唱者應準確地掌握該部歌唱藝術作品的創作背景以及當時創作者的情緒,并將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只有這樣,才能在演唱中將這部作品的神韻、情韻表現得淋漓盡致。
(二)分析詞曲的創作特點,把握歌曲的表現手法
創作者在進行詞曲創作時,不但融入了自身的情感,還運用了多種多樣的情感表現方式。因此,一部優秀的歌唱藝術作品,既要把握好曲情,又要把握好語感、樂感等因素,這些是歌唱藝術作品的基礎,也是歌唱藝術作品的精髓。歌唱藝術與其他的藝術表現形式不同,其對歌曲的表現手法有著特殊的要求。對于不同類型的歌曲要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在演唱歌唱藝術作品時,演唱者需要將自身的喜怒哀樂通過內在的形式表現出來,做到曲譜無聲、演唱有聲。另外,在演唱歌唱藝術作品之前,演唱者就要對詞情和曲情進行分析,將自己內心的情感與歌唱藝術相結合,做到“曲中有情”。這是歌唱藝術的最高境界[3]。
綜上所述,在歌唱藝術中融入個人的情感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技術。演唱者只有在深入理解和把握詞曲意境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將自身的情感融入演唱當中,進而將歌唱藝術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參考文獻:
[1]張洪波.淺談民族聲樂演唱情感表現與藝術素養的重要性[J].大眾文藝,2013(14):134.
[2]張亮.淺談心理活動對歌唱表演的影響[J].北方音樂,2010(6):40-41.
[3]孫來法.淺論歌唱的情感體驗與情感表達[J].人民音樂,2008(6):32-33.
作者單位:周口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