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幫福
摘要: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繁忙,尤其是初三階段,學生即將參加中考,需要復習的教學內容較多,為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優化教學課堂,不斷提高教學課堂的效率,為學生指導相應的復習方法,從而實現學生復習效率和質量的提升。本文結合相關教學經驗,對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存在的偏差及其應對策略進行了探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復習課;應對策略
前言:
在初中數學的復習課是對以前沒有掌握的知識進行重新的學習,增強學生對于已掌握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實際的教學中,復習教學往往存在很多的偏差,所以,作為初中數學教師,要重視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的對此作出應對,保證初中復習課能夠發揮出應用的作用。
一、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中存在的偏差
在初中數學復習課的教學過程中,出現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是教師對學生的數學能力缺乏合理的掌握;其次,所選數學題的難度和數量太多,結果是學生只是重復練習,缺乏思考的時間。這些原因都影響著初中數學復習課的高效開展。教師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應對考試,給學生布置的數學題普遍比較困難,并且問題數量很大、難度較高,學生難以接受。在復習課中采取題海戰術,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但是這樣的方式會占用學生大量的時間,導致學生的積極性難以提高,不利于后續的學習。所以在初中數學的復習課上,教師應當重視基礎知識的復習,并采取合適的題量來強化學生的知識,而不是采取大量的習題來進行教學。
二、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的優化策略
(一)夯實基礎知識,梳理知識體系
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基礎知識的作用仿佛越來越不明顯,但是仍然會以各種形式出現在學生的解題過程當中,影響著他們的解題思路。數學題目總是基于基礎知識而變換,讓學生覺得毫無頭緒,找不到相對應的知識點。然而,實際上,隨著學生做過的題目越來越多,他們也會像形成語文語感一樣的數學“數感”,基礎知識變起到一個“點睛之筆”的作用。因此,教師可以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引導他們梳理自身知識體系。
例如,在每次上課時,教師都可以拿出一部分時間來帶領學生回顧一個知識點,并且讓學生就此做分類練習,鞏固知識,形成深刻的印象。隨著備戰中考時,對各種題目的鉆研,學生的解題能力也會逐漸增強。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建立錯題本,系統地整理自己的錯題。如果學生有不明白的地方,還應該讓學生對應相應的知識點,進行查缺補漏。這樣一來,通過夯實基礎知識,有利于學生梳理知識體系,使自己的學習結構更加清晰。
(二)開展定時訓練,追求高效學習
定時訓練對于備戰中考的學生來講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學習方法,此時,他們應該具備對時間較強的把控能力,能夠合理分配各項題目占有的時間,擁有冷靜處理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綜合以往的教學經驗不難發現,經常接受模擬訓練的學生的數學能力的確要比其他學生更強一些,他們不僅做得快,也能做得好。因此,教師可以開展定時訓練,讓學生做一套完整的中考模擬卷,提高學生的應對能力,把考試當作平時,把平時當作考試,追求高效學習。
例如,教師可以在班上開展模擬訓練,讓學生按照考試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遵守考場紀律,不慌不忙,以平常心對待考試。在整個考試環節,教師可以在教室內來回走動,觀察學生的做題進展,找出存在的一些錯誤習慣、不當行為,但是注意不要給學生太大的壓力。過后,教師應該認真批閱學生的試卷,并且反饋測驗過程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這樣一來,通過開展定時訓練,學生能夠減少對待考試的緊張情緒,在控場方面會有更好的表現,從而追求高效的學習。
(三)課前習題討論,塑造學習氛圍
在復習課上課之前,學生也會自己投入到學習當中,通過做題來繼續提升自身的數學能力。雖然學生手中有答案,但是他們難免還是會有疑惑之處,考慮到這一點,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將題目寫在黑板上,課前大家一起討論。按照小組為單位,每堂課一個小組,一道題目,合理分配時間。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前組織習題討論,從而塑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值得注意的是,與“三角形”有關的題目是整個初中學習的重點,無論是選擇題、填空題還是證明題,題目變幻多端,給學生造成了不小的負擔。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將“三角形”的一道題目寫在黑板上,大家共同思考,共同解決,共同分享學習成果。這樣一來,通過課前習題討論,利用幾分鐘的時間,學生便能夠學習到豐富的知識,積累起學習經驗,與此同時,也有利于塑造班內良好的學習氛圍。
(一)重視思維導圖,構建知識體系
在傳統的復習課中,傳統的對于知識的復習方式,基本上都是通過考試和測驗,這樣的方式能夠很好地加深對于所學知識的記憶程度,對于鞏固知識較為有利,但是這樣的方式,難以讓學生系統地掌握數學知識。基于此,數學教師在復習課上,要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將以前學習過的知識構建成一個知識網絡,幫助學生系統的學習知識,進而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
例如在復習函數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將所有的函數知識,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羅列出來,幫助學生構建合理的知識框架,進而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有效的了解,函數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輕松的記憶不同函數之間的特性和概念。
在繪制思維導圖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參與到繪制的過程中,通過合作的方式來開展思維導圖的繪制。通過共同合作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思維導圖繪制的技巧,也能夠發揮積極的引導和示范作用,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系,提高了復習的效率。例如在復習函數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讓思維導圖能夠做到深層次的細化和整合,充分地激發學生參與復習的熱情。
總結:
總之,復習課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揭示解題規律,總結解題方法,發展思維,抓住學生主體特性,注重知識梳理歸納,實施典型問題教學,讓學生在復習過程中體會數學知識的生成,并在數學的思維活動中來經歷、體驗和探索,從而真正實現數學的價值,提高初中數學復習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葉立軍, 陳莉. 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存在的偏差及其應對策略[J].? 2021(2013-5):91-93.
[2]杜雯欣. 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存在的偏差及其應對策略[J]. 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 2019, 000(001):P.73-73.